-
1 # 使用者95127077061
-
2 # 小漢字見大歷史
這個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我們希望某人迅速「離開、走開」的「滾」,題主稱之為「衍生出來」的意思,這種說法不大準確。其實這是人類認知模式在語言上的投射,在語言學上叫做「隱喻」,在文學上也是一種跟「比喻」很接近的修辭手法。不同的是,「隱喻」是「不言而喻」,不需要用「好像、比如」等比喻詞。舉幾個「隱喻」的例子
方位隱喻:用「上下、高低」表示情緒:低落。高興。
結構隱喻:用「戰爭」表示辯論:論戰、筆戰。本體隱喻:用「吹氣球的膨脹」表示快速增長、增大:通貨膨脹「隱喻」將語言變得非常人性化,將一些複雜、抽象的意思,表達得具象生動,清晰有力。比如:
錯誤程度的不同其實沒有本質上不同嗎? 五十步笑百步,則如何?知道了「隱喻」的概念。你可以發現語言中的隱喻無處不在,如果你對語言學沒有了解,根本就覺察不到這是一種「隱喻」修辭。在我看來,星爺的電影《美人魚》中有個爆笑片段就說明了這個問題,同時拿這個影片來分析你說的「滾」:《美人魚》中張雨綺叫鄧超的助理馬仔「滾」,然後他們就都在地下「滾」走,這就是一種「反隱喻」帶來的幽默,可見隱喻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於用「滾」本義讓我們覺得非常新奇。
「滾」顯然是一個動詞,在語言學上叫做「隱喻動詞」,「滾」起到簡潔具象的修飾離開的動作:快、迅速、狼狽,大部分情況下,突出說話的人「厭惡情緒」(當然我們有時候和比較親近的關係的人開玩笑也會用「滾」,所以我說是大部分)。
這個「隱喻型別」叫做「本體隱喻」,我們我們將厭惡某人,迫切想要他迅速「離開、出去」,化為具象的「滾」進行處理。
「本體隱喻」學術定義是:人類對物理世界裡的實體及物質的經驗是一種非常基本的經驗,我們可據以理解哪些較抽象的經驗,如事件、行為、感覺、觀念等,將它們視為離散的、有形的實體,以便對之進行推理。與「滾」相同「本體隱喻」的「隱喻動詞」,諸如:「閃、溜、飛」。還有一個最經典的「本體隱喻」:
電影中張雨綺罵人【喝你妹】【喝你媽】,在語言學中的【轉喻】:
轉喻:主要具有一種指代功能,它允許我們用一種實體代替另一實體。說簡單一點就是:用「親人長輩」代替「罵人」。
比如:民國時代用「袁大頭」指「銀元」,「干戈」指「戰爭」。鄧超的馬仔助理說:「叫我妹」,「把我媽挖出來」,則是用【反轉喻】製造笑料。
還有一種轉喻:整體代替部分,或者部分代替整理。
古人將「管絃」指「音樂」。「他是個瞎子」。用「他」這個整體代替「眼睛」。說兩個最經典轉喻例子,各位可對號入座!
那麼,還有一個問題是,「滾」是怎麼和「迅速離開、走開」關聯上的呢?這樣從「滾」這個漢字來分析。我記得曹操唯一流傳的一副墨跡是「袞雪」:
「袞」其實就是「滾」的初文字字,「袞」的本義是一種皇帝在祭祀等比較正式場合穿的禮服,「袞」其實是從「衣」從「公」的形聲字:
引自:李學勤(2012),《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頁730「袞」被假借表示「連續不斷、多」之貌,見《故訓彙纂》(頁2056):
「袞」也被用作形容「川流不息大河之水」,表示「大水流動」之貌,古音與「渾、混」相通。
後來就加了三點水造了「滾」字,三國時代「滾」這個字還沒有造出來,所以曹操用「袞」來形容「大雪」。
「滾滾長江東逝水,不盡長江滾滾來」都是用的本義:形容大河之水多又連續流動那種渾雄之貌,
由這個意義引申出「滾動」之意,「滾動」之貌的快速,如果發散聯想,與人的行動連結,一副人狼狽離開的樣子也就是呼之欲出了:
最後,一個問題是,「滾」用來表示的「走開、離開」在明清白話小說中很很常見,如《紅樓夢》:所以,「滾開、滾出去」不是今天才有的,古代口語中也有。其實,周星馳的電影以語言臺詞製造幽默而受到觀眾的喜愛,比如因為他的電影「旺財」和「小強」成為一種經典的轉喻。
而《美人魚》電影中處都是用【反隱喻】製造笑料,比如:
「雞」是怎麼跟性工作者聯絡起來的?有點想不通,不知道有誰知道。
但是,讓我閉關苦思七七四十九天也想不通的是,王導演真的是喪心病狂的蜜汁重口味:
把這麼漂亮的老婆用衣架晾起來,自己跑出去叫啃得雞外賣桶。朝陽群眾都忍不下去。
《美人魚》電影是在之前之後?張雨綺是不是在諷刺前夫?
回覆列表
如果你說滾字的來歷,那麼自從古代就有的,例如:俗以湯之未滾者為盲眼,初滾曰蟹眼,漸大曰魚眼。――宋·龐元英《談藪》
塵滾滾東向馳去。後遂不復至。――明·魏禧《大鐵椎傳》等等……
但是你若指“滾”走開的意思,那麼也是自古就存在的。
而你意指“滾”是貶義詞;那麼最晚也是在白話文出現的時候就存在了。例如:在曹禺的作品《雷雨》中就出現過這種意思。至於更早的話,我是不清楚了。
當然如果你想表達討厭,斥責之類的含義,在白話文之前也是存在的,只是不用滾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