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65424935672

    消費者的購買活動表面上是為了直接獲得商品,實際上是為了從商品中得到某方面的滿足。一切所需要的商品都會給消費者帶來滿足和快樂。商品的這種能給消費者帶來滿足和快樂的特性叫做商品的效用。

    一、總效用

    消費商品的數量和所獲得的商品的效用有著密切的關係。消費一個單位的商品會獲得一定量的效用;消費兩個單位的商品所獲得的效用會比消費一個時多;消費三個單位的商品獲得的效用會更多。經濟學家把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消費一定數量的商品而得到的全部滿足量稱為總效用。

    個人對商品的需要程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且這種需要在某一特定時間之內又是有極限的,所以商品所具有的效用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一個人餓的時候需要吃飯,飯會給他帶來滿足,也就是說飯對他來說具有效用。可以想見,第一兩飯給他帶來的滿足一定很大,因為他很餓。吃了第一兩飯,他的需要得到了一定的滿足,他對飯的需要程度就不會像沒吃飯時那樣強烈。因而第二兩飯給他帶來的滿足,也就是第二兩飯的效用自然就不如第一兩的大。同樣的道理,第三兩飯的效用比第二兩的還要低。如果一個人的飯量是七兩,吃完第七兩飯後再給他飯,他就不會要了。如果勉強他吃下去,他不僅不會感到滿足,反而會感到難受。這時的飯不僅不能產生效用,反而會產生負效用了。由此可見,商品的效用是隨著商品數量的變化而變化的。

    二、邊際效用

    從總效用的變化率曲線可看出:隨著消費商品數量的增加,總效用是按遞減比率增加的。滿足消費者最後的那一單位商品效用叫做邊際效用。邊際效用也稱為總效用增量。商品的邊際效用隨商品數量的增加而逐漸減少,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各商品之中,叫做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為什麼會出現上述情形呢?可以作如下解釋。

    1.生理或心理的原因。商品量太多,而機體對其需要有限,所以消費量增加,產生滿足的反應遞減。

    2.消費者可不必付出代價或努力便能獲得所需要的任意量的東西。在這種場合下,多一單位少一單位都無所謂。正如對供給無限的物品,如Sunny、空氣等一樣,不必作出努力就能達到最大限度的總效用,它們的邊際效用也就等於零。

    3.每一種商品對消費者都可能有若干用途。其中,有的用途最重要,有的次之,有的則更不重要。消費者可能把消費量的增加按重要性的順序分配給各種用途。比如,頭一個單位的消費量滿足最重要的,第二個單位滿足次重要的,依此類推。這樣,隨消費量的增加,相應的重要性就越來越小,反映在效用量上,也依次減少。

    在微觀經濟理論中,根據邊際效用遞減原理和總效用最大化建立起來的效用理論,把市場中的消費者描繪成“經濟人”或理性的決策者。經濟人被假定為在一系列約束條件下(如收入等)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個體,而且被假定為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說,消費者在市場上的行為是理性的,他們知道自己的需要,也知道滿足需要的方法。然而,他們的收入是有限的,用有限的收入只能購買有限的商品。因此,消費者所要考慮的應該是在收入有限、商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如何妥善地使用有限的收入來選擇購買商品,以便能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即達到效用最大化。如果達到了這個目的,實現了效用最大化,就是實現了消費者均衡。

    怎樣才能實現消費者均衡呢?其原則是,消費者必須將其全部收入用於購買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並且使購買的各種商品對其所產生的邊際效用與其所付的價格成比例,也就是要使他購買每種商品的最後一單位時,每單位貨幣的邊際效用相等,這就是等邊際原理。

    三、消費者偏好和無差異曲線

    在收入和價格已定的條件下,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最終要取決於他們的偏好。消費者偏好是指消費者對不同商品或商品組合的喜好程度。現代經濟學對消費者偏好有三條假設:消費者對兩種商品的任意兩個組合,能準確地說出自己的偏好程度;消費者的偏好具有傳遞性;消費者對數量多的兩種商品組合的偏好永遠大於數量少的組合。

    現代經濟學認為,消費者在商品選擇過程中,並不一定要對感受到的滿足程度進行精確計量,比如說出某一種商品或商品組合的效用是另一種的若干倍。消費者只要知道某一種商品或商品組合比另一種所帶來的效用更多或更少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無需具體知道各種商品對消費者所能產生的效用量是多少,只要能知道消費者按喜好程度對不同商品的效用進行次序排列就行了。

    什麼是無差異曲線呢?假若消費者只需要購買兩種商品,在他的收入和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他可能買這種商品多點,買那種商品少點;也可能購買那種多點,這種少點,即兩種商品的購買數量可以有不同的組合或搭配。如果各種組合給消費者帶來的效用都是相同的,那麼這些組合的效用就是無差異的。無差異曲線就是用來表示兩種商品或兩組商品的不同數量的組合對消費者所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點的軌跡。

    消費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約束條件下選擇最優的商品或商品組合。反映消費者收入約束的是消費可能線。消費可能線又稱預算線、等支出線或價格線。它是在消費者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條件下,表示消費者能夠購買到的兩種商品數量最大組合的線。消費可能線表明消費者消費行為的限制條件。消費者購買商品所花的費用不能大於收入,大於收入的支出在收入既定條件下是無法實現的;也不能小於收入,小於收入則無法實現效用的最大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路怒”這一社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