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佛爺結福

    這是外公外婆教育成功的傑作,所以才有外公外婆被正式成為爺爺奶奶。說實話這是中國傳統思想流傳至今的悲哀,如今這個年代獨生子女結婚到年齡的人數還真不少,雖然改革改放迎來了新時代,但幾千年流傳下來的重男輕女,到了二十一世紀,也沒有徹底改變,獨生子女的家庭,不在少數,有很多父母在第一胎是個女孩的時候,冒著重罰的風險,生一胎,又一胎,總想以有男孩為榮,然而有些貧窮的家庭面對鉅額的超生罰款,也只好望兒興嘆,為了滿足虛榮心,女孩一出生,沒有財力生二胎的不少家庭,就改口叫姑娘為兒子,釆取了不同程度的教育模式,把姑娘當兒養,使女孩更玩皮,更有個性,事事逞強,女孩的溫柔嫻熟沒有了,多了的是女孩子的刁蠻,任性,目中無人,一旦長大到了適婚的年齡,以招女婿上門為主,如果如不了願,也只好先嫁出去,然後奉子逼夫進自家的門,這樣的事層出不窮,也不新鮮,如果這個計劃落空,作為外公外婆心裡是不會平衡的,由於女兒的強勢,所以在婆家自以為是,根本不和公公婆婆搞好和睦關係,處處針封相對,有了孩子以後,以不合睦為由,在自己的父母支援下,所以很輕鬆的把孩子幫帶的權力,交給了自己的父母,由於虛榮心作怪外公對婆也讓孩子叫起了爺爺奶奶。

    這是一種不良現象,也是一種極度的虛偽,為了那點不起任何作用的知足,父母和女兒站在同一戰線,對人生禮儀全然不顧,這樣的家庭,作為公公婆婆在善良,在有多會善待媳婦都是徒勞,既使孫子長大,在強勢的母親的教育下,和外公外婆的誘導下,以後也不會出現多麼的祥合和融洽,孫子長大,也是在母親的偏執下,愛外公外婆的多,和自己的親爺爺奶奶相聚的少,人性的扭曲影響了下一代,也會同時遺傳給下下代,這種現象在中國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白山黑水,無處不在,也確實承在,它雖然不影響社會發展,時代進步,它卻是正常現象中的異象,它還會繼續下去,男女到現在並未徹底平等,尤其在農村格外嚴重,而城裡卻又顯得過頭,有些己經出現陰盛陽衰的局面,這只是一種趨勢,可大可小,外公外婆升級這只是計劃生育中出現的一種微不足道的一種,更嚴重大家都知道,就不用再提了,生活在大時代下,人們個個倍清。

  • 2 # 1143160127吳世金

    標題和你補充的條件,是兩個問題!主標題,是指有兩個孩子的男方父母,選擇帶女兒的孩子!沒有兩個孩子,怎麼會有選擇呢?如果不是一兒一女,怎麼會說選擇女兒的孩子呢?

    補充的問題,混淆了選擇和稱呼的概念!改變稱呼,應該是一個女兒,不會是兩個孩子,更不會是一兒一女!

    這是中國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的特殊年代的特殊人口生育現象的人口現實!

    那就說說你發現的“有趣的現象”,改變稱呼的事情!

    中國地域遼闊,民政眾多,風俗習慣存在許多差異!對於這樣的稱呼,差異性是很大的!

    就拿“倒插門”來說,就是招女婿住在一起,這是沒有歧義的!

    但是,女兒,女婿和岳父岳母一起生活!江蘇,河南,與四川,重慶貴州在風俗習慣上,就存在很大的區別!江蘇,河南,是孫輩跟著孃家姓。也就是男嫁女娶!改變了女方父母的稱呼!

    在四川,重慶,貴州仍然是男娶女嫁!孫輩跟著父親姓!孫輩不改變稱呼!

    改變稱呼的省市,出現了兩家都是爺爺奶奶!不改變稱呼的是,一家爺爺奶奶,一家外公外婆!

    在我們這個地方,就是重慶地區,改變稱呼,我們是不習慣的!

    在我們這個地方,人們雖然對姓氏很看重,宗族聯誼會,宗族祭祀從未間斷。但是,人們習慣了尊重歷史文化,不想改變!

    更為重要的是,人們對生育的遺傳有了科學的認識,男女的遺傳基因中的血緣關係,各佔一半!血緣的延續,都是五年,五年以後,只是姓氏的符號而已,沒有了血緣關係的!

    血緣傳五代,男女平等!姓氏是一個符號,姓氏的改變,古代就有,一個民族都能夠改姓,我們為什麼要糾結不放呢?

    男尊女卑,被武則天改變了!武則天以前,父親死後,守孝三年;母親死後,守孝一年!武則天認為,極不合理,守孝就是感謝父母三年的抱孩子的恩情!在孩子三歲之前,抱孩子最多的是母親,母親是最偉大的!因此,武則天把母親死後的守孝,用聖旨昭告天下,定為三年!

    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徹底推翻了壓在婦女頭上的一座座大山,改變了社會發展的方向!男女平等!

    父愛如山,母愛為水!父愛高大挺拔,母愛溫柔似水!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父親,母親!

    所以,尊重各個地方,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他們習慣怎樣稱呼,是他們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投資,《海賊王》劇場版,票房三億就有得賺,你覺得有投資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