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會天晴到底
-
2 # 努力的小娃子
颱風邊緣風力最大,風眼最平靜颱風(或颶風)是產生於熱帶洋麵上的一種強烈熱帶氣旋.只是隨著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範圍內發生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
颱風中心是指颱風眼區,中心的附近即周圍則是風力最大的區域。7708號颱風中心移過崇明島。在崇明島上的一位目擊者在回憶颱風中心經過時的情況說:度過了近兩個小時極其猛烈的風雨之後,突然雨停風靜,天空有中高雲覆蓋,從雲縫隙中可看到藍天,人感到又悶又熱,約半個小時後,復又出現狂風暴雨;1989年8月4日6時30分,8913號颱風在上海川沙縣登陸。颱風中心登陸時,該縣氣象站測到的風速僅4米/秒,相當於3級風力。7時,颱風中心經過市區時,龍華氣象站的風速僅2米/秒,相當於2級風力。而在臺風中心登陸前,川沙縣氣象站持續出現了約六個小時的8級大風,川沙縣高橋十四圖水文站還觀測到10級風的最大陣風風速。直到颱風中心登陸,這一地區的風速才減小。
颱風(或颶風)是產生於熱帶洋麵上的一種強烈熱帶氣旋。只是隨著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範圍內發生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也就是說,颱風在歐洲、北美一帶稱“颶風”,在東亞、東南亞一帶叫“颱風”;在南半球則稱“氣旋”。
颱風風力最大的部位是雲牆區。
颱風在水平方向上一般可分為颱風外圍、颱風本體和颱風中心三部分。
颱風外圍是螺旋雲帶,直徑通常為400-600公里,有時可達800-1000公里
颱風本體是渦旋區,也叫雲牆區,它由一些高大的對流雲組成,其直徑一般為200公里,有時可達400公里
颱風中心到颱風眼區,其直徑一般為10-60公里,大的超過100公里,小的不到10公里,絕大多數呈園形,也有橢園形或不規則的。
颱風眼區:非常奇特,那裡風力很小,天氣晴朗,平均直徑為40千米,身臨其中的海員風趣地稱颱風眼為颱風的“世外桃源”。
雲牆區:颱風眼周圍寬幾十千米、高十幾千米的雲牆區,也稱眼壁。這裡雲牆高聳,狂風呼嘯,大雨如注,海水翻騰,天氣最惡劣。
螺旋雨帶區:雲牆外是螺旋雨帶,這裡有幾條雨(雲)帶呈螺旋狀向眼壁四周輻合,雨頻寬幾十千米到幾百千米,長几千千米,雨帶所經之處會降陣雨,出現大風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