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筆墨紙硯浪費者郝大成
-
2 # wuzhu81
以前有位叫郭德綱的相聲裡說的很好,京劇臺上跑龍套的,也得是正經坐科,學過七年,現在,沒有這樣的明白人了,一年唱回戲,除了主角可能學過兩年地方戲,其他人臺上亂七八糟的,什麼行業的人都有,插科打諢,這種創新,不要也罷,我不如直接看小品。
不管鄭爽,易烊千璽,毛不易,還是別的什麼流量明星,搞京劇專場,他再有名氣,賣票再好,我也不認為那是創新,因為他不是幹這個的。
-
3 # hjitdxcn
不是接受不了創新,而是接受不了胡搞!上海京劇院的《狸貓換太子》、重慶川劇院的《金子》、上海越劇院的《甄嬛》等都是創新,而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的《長恨歌》、天津青年京劇團的《鄭和》、中國評劇院的《城邦恩仇》等就是胡搞,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
4 # Zhaoyishen
為啥接受不了,如果能有像樣板戲經典那樣的新戲頻出,能夠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能夠在唱唸做打方面有所突破,新戲有何不可?
-
5 # 皇城東子哥
不是不接受,而是有高度的創新太少了。樣板戲本身就是創新,除去時代特色意外,其藝術價值是很高的,它把京劇、歌劇、話劇、芭蕾等現代舞臺藝術的精彩之處巧妙地與京劇表演結合,同時對京劇的尖團字、韻白進行改革,使聽眾更容易聽懂,而把曲式的字數、韻轍進行改進,而演員也在舊有功法之上進行現代化的發聲、表演方法的提升。而近來出現在舞臺上的創新制作難有精彩之處,即便如此,如梅葆玖創造並完善的交響京劇《大唐貴妃》,大型歷史京劇《赤壁》,程派現代京劇《江姐》等都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習古不泥古,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創新是體現現代理解,但不一定是標新立異。
-
6 # 八大棍
誰說老觀眾不接受京劇創新?《鎖麟囊》、《洛神》、《趙氏孤兒》、《野豬林》、《海瑞罷官》等等,哪個不是創新戲?關鍵是看你如何創新,在什麼方面創新!京劇非要加入話劇和電影的表演手段,京劇舞臺上竟然出現了歌劇甚至時裝表演的東西,這是創新?把天津的包子做成“叉燒肉”的口味,北京的烤鴨加“咖哩”,這是創新呢?還是糟蹋傳統?梅蘭芳、程硯秋、麒麟童、馬連良等等大師,哪一個不是在傳統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可是像現在的某些“創新”,本人真的不敢恭維!
-
7 # 一米陽光152876876
因為妒才忌能。北京百分之九十九的觀眾都喜歡德雲社的京劇!而是一些所謂京劇大師覺得德雲社搶了他們的飯碗,誣陷抹黑德雲社,可我堅信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能分出花梨紫檀!看誰能把觀眾兜裡的錢掏出來才叫本事,不能靠著送票讓一幫不願意花錢的老頭老太太來你們,乞求他們來給你們叫好。
-
8 # Muandkamu
創新是什麼?任何的創新可不是瞎搞出來的。京劇一直都有創新,任何新的流派出現都是創新。個人不喜歡京劇,但京劇是中國戲曲的王冠確實實至名歸,因為他的藝術性最高,每一個字的發聲都是極為考究的,唱錯一個字都是錯誤。這是百餘年沉澱下來的,創新可以但不能走捷徑。郭德綱的京劇不算創新,只是披著京劇的外衣去演小品,這種方法也不新,30年前二人轉就用過了,也曾紅極一時,一票難求,鼎盛的時候到北京進行商演,但現在除了給二人轉留下了一個低俗,耍怪的名聲,連二人轉究竟什麼樣都不知道了。京劇的唱唸做打都功夫,唸白用普通話肯定就不行了。穿著戲服演小品偶爾唱兩句流水這樣的京劇創新不要也罷,幸虧只是外行在做,如果是京劇界人幹早晚會把京劇給毀了。現代社會里戲劇本來就不是一個大眾的藝術形式,他有自己固定的圈子,受眾肯定比不了通俗娛樂專案,現在北京的名家京劇大戲也是爆滿的,但這種古典東西既不能一味最求經濟效益,也不能追流量。西方歌劇也是一樣,目標觀眾只固定在小範圍群體,比不了流行樂和好萊塢電影,但也不能說他就沒落了。所謂的京劇沒落只是把他之前的影響力拔得太高了,大清朝京劇也不是全國各地民間都盛行,到現在北海小河邊拉胡唱戲的天天有。京劇影響力的下降是隨著中國貴族消亡造成的,京劇高貴的光環沒了,全國性的標籤也就被撕掉了。其實京劇也好,地方戲也好都有非常明確的區域性,能保留好傳乘,維護住固有群體就很好了。
-
9 # 言舞
原計原味的骨子老戲不能丟,就像古村落,古街道,古樹,古懂一樣要保護傳拯,不能只著去掙錢商演,但社會須要各種風格的藝術形勢的娛樂滿足廣大觀眾的要求,李玉剛,郭德剛和上海京劇院就做的很好,請觀眾不要把他們和京劇對立起來!只是百花齊放而己,只是希望票價低些,讓百姓看得起!
-
10 # 巴浩long
我支援創新,但創新後的京劇還得是京劇,改的面目全非就不好看了。文革前有好多出新編歷史劇,如李少春的野豬林,馬連良,譚富英,裘盛戎,張君秋合演的趙氏孤兒,馬先生的清官冊還有赤壁之戰等等非常好。文革期間排的幾個樣板戲也非常有水平。但也有打著京劇改革的旗號,搞個四不像,大家當然不願意看了。
-
11 # 勝負不論
最討厭京劇因循守舊固步自封,脫離大眾不思進取。老人家當年說的真對,帝王將相才子佳人部,老爺死人部,批的就是這種文藝為什麼人服務的現象
-
12 # 飛行者埃裡克
因為所謂的愛好京劇其實就是這幫人一無是處之下的為數不多的裝逼工具而已。就像當年的八旗紈絝一樣,說起吃喝嫖賭,頭頭是道。講到國計民生,則一無所知。更不要說有什麼拿的出手的一技之長了。他們用了一輩子才對這些東西稍有了解,要是創新了,他們又跟不上了變化,又拿什麼出來充長輩,充大頭呢!
-
13 # 光說大實話的實誠人
就跟豆汁一樣 夠久遠了吧 但是全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愛喝啊 你就算再創新 往裡加奶油 巧克力 可他還是豆汁啊 大家不是討厭創新 只是不喜歡被國家花大錢養著 真實又沒多少人愛聽的京劇而已
回覆列表
這裡的一個原因,是對於已經熟悉的經典劇目、唱腔,以及表演者的偏愛。俗話說:老戲新書。戲劇是高度提煉的藝術表現形式,經典就是經典。
另一個原因是戲劇已經不再是時尚的通俗藝術,電影電視等新興藝術形式完全佔有了絕大多數的觀眾群。依舊保持對於戲劇,尤其是對京劇有興趣的觀眾,是對京劇有相當瞭解和興趣的。這一類觀眾必然是對京劇經典部分非常熟悉,對於尚不能夠成為經典或是不熟悉的新戲,便難以得到共鳴。
這和電影觀眾不一樣。很少有人願意不斷觀看某一位電影明星的某一部片子,而只有相當深入這一領域的一些觀眾才可能如此。那麼他們對於一些新影片的看法,也會將其與同類經典作品對比,往往難以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