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慧企星助

    大體上來說企業管理的本質包括三個方面:(1) 企業管理的基本物件;(2) 企業管理的目的;(3) 企業管理的基本特徵。下面分別對企業管理本質進行具體分享。

    一、企業管理的基本物件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的資源可以用人、財、物來概括,也就是說企業管理所面對的無非是人、財、物。財和物可以互換,實質上就是價值的不同表現形式。在企業中,沒有不歸屬於人的財和物,財和物歸屬於人表現為所有權,財、物和人的關係即所有權的歸屬關係。按此邏輯,企業管理所面對的就只是對財、物有所有權的各種人了。

    人與人不斷的在分配、交易所有權,這些活動也是企業內外活動的所有內容。人與人不斷分配、交易其所有權可以概括為人與人不斷髮生各種利益關係。企業管理對人的管理無非就是對其工作中各種利益關係的管理,不論是治理還是日常經營都是對利益關係的管理。企業中的人在工作中都是以利益關係的存在為發生關係的基礎。上下級間以利益分配和利益歸集為基本關係,在此基礎上發生其他的工作關係。同事間以利益分配和利益合作為基本關係而發生其他工作關係。

    股東和經理人之間以利益代理和利益分配為基本關係而發生其他工作關係。老闆和員工之間以利益分配和利益傳遞為基本關係而發生其他的工作關係。企業與外部也是以利益關係為基本關係來發生一切其他的關係。利益關係是企業中人與人的基本關係,無利益則無關係,則不可能發生其他關係,也就不存在管理的可能。

    二、企業管理的目的與目標

    企業管理的終極目標是利潤最大化,但是企業管理不可能直接實現這個目標。無論是企業治理或日常的各項經營活動都不能直接完成利潤的實現,它們都是實現利潤最大化的一個環節。這些環節要做的是用其直接目標為手段來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終極目標。只有每個環節在終極目標的指引下最好的完成了其直接目標,終極目標的實現才有保障。

    企業管理的直接目標是提高效率,在各個環節中以最低的成本實現最大的產出。企業只有實現了效率最大化才能實現利潤最大化。效率不等同於速度,它是成本與產出的關係,其中包含了速度因素,因為時間也是成本。這個效率是企業管理各個環節的效率,包括創新、開發設計、資本運作、生產、銷售、採購、運輸、倉儲、後勤等的效率。各個環節中又包含了各種職能,這裡的效率也包括了各種職能的效率。

    在一個總目標前只有把問題細化把目標分解,以直接目標來指導各項具體行動才有可能實現效率最大化。各個環節都實現了效率最大化才有可能實現利潤最大化。

    三、企業管理的基本特徵

    管理工作不是隻有管理者才做,企業所有人員都參與管理工作。管理工作不是多數人所想象的那麼抽象,不是理論中四大職能所描繪的那樣清晰、輕鬆。管理者也不是許多人想象的“領導”那樣高高在上、人格完美、品質優秀。

    1、管理工作是全員參與的工作

    企業管理者要做管理下級、向上級彙報等涉及他人的管理工作,同時還要對自己進行管理。自我管理方面,管理者要管理自己的時間、行為、態度、裝置、工具、理念、思想等。管理者要讓關係管理和自我管理相協調才可能把管理工作做好。比如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的領導者不光要讓全企業人員認同、吸收並執行所提出的價值觀和理念,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堅定的信念和核心價值觀並以此指導自己的行為來帶領整個企業發展,影響企業全體成員使其認可並執行該理念和價值觀。

    2、非管理崗位人員同樣參與管理工作

    非管理崗位的人除了要即配合管理者的管理外,更多的是自我管理。他們要對自己的時間、任務、行為、態度、人際關係、裝置、工具、思想等方面進行管理,這些都是管理工作。對於非管理人員而言,自己工作的完成絕大部分是靠對自己的管理來進行的,管理者不可能每個細節都去指導或指揮非管理人員完成工作。

    3、管理工作是非常具體而複雜的工作

    各層管理者以及非管理者的管理工作都是非常具體而複雜的工作,不是很多人根據職能理論所想象的那樣抽象和簡單、清晰而有條理。許多時候管理工作並不清晰,也缺乏所謂的條理。

    ①高層管理者,其工作內容主要有決策與外交。決策是有些人所想象的開會、簽字、拍板等形式上的東西,在這些形式後面是管理者對大量資訊的收集和處理、長期積累的失敗和成功的經驗、長期思考並緊跟時代步伐的系統思維、長期的管理實踐中形成的核心價值觀。在外交方面也絕不是有些人所想象的吃喝玩樂、開會、座談等形式方面的東西,在這些形式後面是企業實力的支撐、是管理者充足的準備、身體素質的代價、甚至是全體企業人員為之長期奮鬥的成果。

    ②中層和基層管理者工作的主要內容有傳遞決策、分解決策、工作的協調與安排,甚至要直接參與非管理人員的工作等。他們的工作也不僅是上傳下達、參與會議、做出指示、安排任務這些形式上的東西,其背後也有著資訊的收集和處理、經驗與教訓的獲取與積累、思維的系統化、價值觀的形成、人力的協調等一系列因素支撐。

    總之,企業管理的本質包括三個方面:管理的最基本物件是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係;管理的終極目的是利潤最大化,但直接目的是提高各個環節的效率;管理工作是全員參與的非常具體而複雜的工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自己父母不孝順的人值得交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