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聚焦互聯
-
2 # 清秋雨如煙
不要去相信產能問題,不存在的。炒起話題熱度,人們的需求指數也隨之而來,調研一圈下來,市場多大就清楚了。這樣,才能做到見人下選單。現產現賣,不壓庫存,流動資金活。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
-
3 # 小伊評科技
預約銷售將成為常態
題主的這個問題稍有些針對小米之嫌,因為預約發售/定金髮售是現在以及未來中國產手機尤其是主打價效比手機的常見營銷手段,這並不是小米專利。就拿最近發售的手機來說吧,華為榮耀20pro目前依然是預約狀態,一加7pro也經歷了小半個月的搶購/預約狀態,所以我們並不能在這件事上專門指責小米。
華為榮耀20pro依然是預約狀態2019年了廠商究竟為什麼還要搞預約呢?難道真的是產能不夠麼?(一)降低初期成本
其實在目前手機市場裡面,除了在一款旗艦晶片釋出初期可能會因為旗艦晶片供應問題導致手機產能被卡脖子(比如小米9)之外。其他時間手機廠商實際上都有充足備貨的能力,但是如果要一次備足充份的數量的手機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就需要從銀行拿出來一大筆流動資金給代工廠和採購零部件,也就意味著一大筆錢就沒辦法吃利息了(一大筆錢每天的的利息可是驚人的)這明顯會增加成本。
(二)有利於規避風險
預售模式實際就是一種按訂單銷售的方式,也就是手機廠商根據預售的數量就可以大概預估下一個階段的生產數量,這樣就可以很好的規避貨物積壓的問題,畢竟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產品一定能大賣。備貨越多就需要承擔更大的風險,一旦賣不出去那就完蛋了,畢竟不是誰都有蘋果那種魄力的。
(三)儘可能地追求利潤最大化
一款手機在釋出之初生產成本是最高的,尤其是搭載新款晶片的旗艦手機。因為這個時候的手機零部件的成本價格相對都很高。而根據摩爾定律來看,手機零部件的價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我們就拿手機晶片來說吧,比如在小米9釋出的時候驍龍855處理器採購成本很高,一塊晶片要550多元人民幣,而目前可能只需要400元人民幣甚至更低的價格,其他零部件也同理。這一來二去每臺手機的成本就會降低非常多。所以在初期大批次按照元價賣出手機利潤是最低的,所以手機廠商都願意把銷售時間拉長,這樣就可以使手機的利潤最大化。
(四)有利於儘早地釋出產品
手機作為科技產品對於時效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可以用分秒必爭來形容。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手機廠商都急迫的想要搶晶片首發的原因(聯想甚至不惜用假髮售來搶一波關注)。因為往往早釋出的手機擁有先發優勢,可以吸引大量的流量,有利於手機的宣傳推廣。而後釋出的手機往往就失了先機。那麼如果一款手機要等到備貨充足才上市的話,發售時間肯定會有所延後。所以權衡利弊之下先發售後跟進生產是最好的方式。
小米為什麼老被人指責飢餓營銷?今年的小米確實有點被冤枉了主要因為小米的產品基本上都是主打價效比的原因不得不採用這種方式來節省成本。此外還有就是小米他是一家主打輕資產的公司,從內部制度以及流程也決定了它不可能在前期投入巨資去備貨的。其實講道理今年的小米表現已經不錯了,紅米K20系列半個月左右就基本實現現貨,小米9相對於之前的小米6來說也好搶很多了。我們也不能苛責太多了。
並且我們看國內國內其他廠商相比小米也好不到哪裡去都是一副嘴臉,比如藍廠的IQOO,華為榮耀V20在發售之初不也是缺貨搶購麼。所以這也是未來中國產手機行業一種常態。作為消費者,追求價效比就只能忍受前期缺貨所帶來的煩惱。這可能也就是一種畸形無奈的平衡吧。
end 希望可以幫到你
回覆列表
雷軍不止一次面臨缺貨的質問,而他的回答是,因為小米銷售利潤率低,所以不能承受太大的庫存量,甚至於,小米會追求零庫存,所以缺貨就成了一種常態。
小米的存貨量的確在逐年攀升。根據小米的招股書和財報顯示,其存貨已經從2016年底的83.7億元,激增到2017年底163.4億,2018年半年時間已經達到了217.4 億元,佔到了小米總資產的19.2%。
存貨如果進一步增加,對於“永遠只追求低利潤率” 的小米來說,一旦銷貨不理想,的確會是很大的考驗。
解決庫存壓力有兩種辦法,一是更準確地預測,二是轉移風險。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小米所忽視的線下渠道,在解決這兩個問題上卻至關重要。
客觀地看,各個廠家的手機其實已經非常標準化,使用者通常來說忠誠度並沒有那麼高。這也讓新機能否成為爆款更加撲朔迷離。小米4和Note曾經就經歷過積壓的危機,不得不從供應商處砍訂單。但線下渠道如毛細血管一樣深入下沉市場,貼近活生生的使用者,其市場感知非常敏銳,對微觀市場往往有更精準的洞察,這樣自下而上的反饋可能會更有預見性。
另一方面,實體店經銷商和廠商更容易建立起牢固的關聯,有的甚至交叉參股,他們有動力和意願幫助廠商託底。即使後續銷量不足,他們也可以透過降價的方式止損。無論是蘋果、OV還是華為,經銷商在其中都起到了安全墊的作用。
“小米利潤率過低,沒有經銷商願意降低成本,把小米手機送到二三線城市乃至鄉鎮櫃檯上。小米渠道力量弱小,管理水平和人才培養體系都有待提升,不能很好預測銷量,分散風險。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