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新手爸媽都有一個這樣的困惑,寶寶哭了,到底要不要馬上抱起來。抱得多了,寶寶會不會更容易哭鬧。剛生完寶寶不久的小青也有這樣的擔憂,婆婆覺得還是哭鬧就應該緩一緩再抱,但是小青卻捨不得任由寶寶這樣哭。於是小青就找到了一位兒科專家來詢問此事,專家則從健康的角度告訴他,寶寶如果長時間的哭泣會影響腦部的發育。比起可能讓寶寶養成驕縱的心性,小青更願意讓其身體健健康康的,於是在這個問題的選擇上,小青還是選擇了及時抱起。▋寶寶哭鬧不止,家長不及時抱起,或許三個危害在等著對於這個問題,美國精神分析協會主席Jerome S. Blackman, M.D博士寫過一篇論文《Pick up the baby》,論文中闡述的觀點就是在寶寶哭鬧時父母應該抱起寶寶,別讓他哭睡。你也許聽過別人說的,寶寶哭了就抱,以後很難帶,讓他哭哭就好了。其實,這種方式不科學且對寶寶有傷害。寶寶哭鬧時,家長的態度很關鍵,一味不理只會讓其缺乏安全感,進而埋下更多心理方面的隱患。1、對身體的危害更大兒科專家說的理論其實在英國《每日郵報》尊敬的一篇報道中有提及,Penelope Leach博士認為嬰兒在長時間的哭泣中會產生更多的"壓力激素"即皮質醇,過量的產生會有損嬰兒的腦部。即便是寶寶哭鬧了一會兒就停止了,那也有可能是寶寶哭累了才停下來的,而不是他認為媽媽不抱,我就不哭了。除此之外,寶寶哭鬧時,腹部壓力也會增高,有一定的機率患上小兒疝氣,常見於男寶寶身上。姐姐家的二寶,小時候就是愛哭,姐姐一個人帶兩個孩子,有時候顧不得,就隨他哭鬧。但後來發現,二寶有小兒疝氣。而醫生說,這和孩子平時經常哭鬧有關,讓姐姐以後一定要注意,及時哄抱,避免對孩子身體健康的影響。2、心理上易缺失安全感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跟母親是有一定依戀關係的,他們可以感受到母親的心跳等等,內心裡知道這是安全溫暖的地方。等到寶寶出生之後,先前的環境已經沒有了。1歲以內的寶寶對於環境的變化還需要適應,這個時期也是他和新環境建立"信任"的過程。獲得信任的方式其實很簡單,就是父母給他們的一次次及時的迴應,所以如果沒有及時迴應,寶寶就會陷入焦慮,恐慌的狀態。長期在這樣的狀態下,他們只會越來越不安,長大之後這樣的不安感也會一直伴隨著。同時也有不少寶寶會開始抗拒睡覺這件事情,因為在他們潛意識裡覺得睡覺是不安全的,自己一旦睡著了,爸爸媽媽們就不能陪著自己了。3、心理上缺乏積極性站在我們成人的角度來看,當我們的情感需要會忽視時,也會引發出一系列的情緒。長期的情感需求得不到迴應,我們就會選擇放棄,也喪失了積極性。寶寶們也是一樣,自己的哭鬧得不到父母的迴應,哭久了也就累了,看似寶寶後面的確哭得少了,也不怎麼鬧了。布萊克曼博士說過,哭泣的消失不會是另一個人的安慰的結果。這代表了另一種人的戒斷,如果再重複,就會導致"低等"的幼兒。"低等"表現在缺乏對學習以及其他活動的控制和積極性。▋孩子哭鬧不止,爸媽如何應對是好?兒童心理學家黛博拉·麥克納馬拉博士曾說,孩子哭鬧時,讓孩子將脾氣發完,而不是試圖阻止。要知道哭鬧、發脾氣本身是無害的,阻止才是。抱寶寶之前我們還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明確寶寶的需求,是不是因為肚子餓了才哭?若是因為肚子餓了,那可以進行哺乳,看看寶寶的反應。如果已經滿足了其生理的需求,寶寶還是哭鬧的話,那就是他需要我們用"抱抱"來安慰了。大寶小時候也是“愛哭鬼”,尤其是一歲多剛蹣跚學步時。常常因為跌倒或走路慢哭泣,我明白,他是著急,用哭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每次我都會及時抱起他,對他說:“親愛的,我知道你有些難過,其實媽媽有時也會這樣,尤其是摔倒後,疼的也會哭,媽媽抱著你,就沒那麼疼了是不是?”在那之後,大寶也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但每次我都會耐心安撫,而且會告訴他,媽媽在,媽媽在抱著你。後來我發現,大寶哭鬧的次數越來越少,而且在很多時候,不習慣依賴我,即使摔倒了也會勇敢的站起來,更不會哭鬧。你看,當你用溫柔且耐心的方式對待孩子,他會感覺自己的情緒被看到了,媽媽是在乎我的,我也是安全的。而這些,將對孩子以後的性格產生影響。教育家蒙臺梭利說:“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手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接納-擁抱-共情所以,在面對孩子哭鬧不止時,我們首先要無條件接納他的情緒,即使這是負面的。孩子會因此敢於表達自己的感受,而父母理解的接納行為,會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其次,在孩子哭鬧不止時,面對小月齡寶寶,除了理解還要給予溫暖的擁抱。媽媽的懷抱永遠是孩子最貪婪,也是最有安全感的地方。抱起孩子後再用溫柔的聲音跟孩子對話,聆聽或鼓勵,都是父母此時應做到的。最後,要嘗試幫孩子調節並教他如何處理情緒。也許你的寶寶還小,但不表示他一點都聽不懂你所說的意思。用溫柔的話語和充滿愛的微笑,讓孩子可以跟你共情他的感受。枕邊育兒寄語:在面對孩子哭鬧時,最簡單的解決方式永遠不是隻“解決燃眉之急”,而是用你的微笑和言語表達出你對他的愛。等到寶寶大一點的時候,爸爸媽媽們可以讓他們學習翻身爬行,床上放一些安全的玩具,給寶寶找點事做,當寶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也就暫時放下了對父母的依戀了,進而哭鬧的現象也會逐漸減少了。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階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相信大部分新手爸媽都有一個這樣的困惑,寶寶哭了,到底要不要馬上抱起來。抱得多了,寶寶會不會更容易哭鬧。剛生完寶寶不久的小青也有這樣的擔憂,婆婆覺得還是哭鬧就應該緩一緩再抱,但是小青卻捨不得任由寶寶這樣哭。於是小青就找到了一位兒科專家來詢問此事,專家則從健康的角度告訴他,寶寶如果長時間的哭泣會影響腦部的發育。比起可能讓寶寶養成驕縱的心性,小青更願意讓其身體健健康康的,於是在這個問題的選擇上,小青還是選擇了及時抱起。▋寶寶哭鬧不止,家長不及時抱起,或許三個危害在等著對於這個問題,美國精神分析協會主席Jerome S. Blackman, M.D博士寫過一篇論文《Pick up the baby》,論文中闡述的觀點就是在寶寶哭鬧時父母應該抱起寶寶,別讓他哭睡。你也許聽過別人說的,寶寶哭了就抱,以後很難帶,讓他哭哭就好了。其實,這種方式不科學且對寶寶有傷害。寶寶哭鬧時,家長的態度很關鍵,一味不理只會讓其缺乏安全感,進而埋下更多心理方面的隱患。1、對身體的危害更大兒科專家說的理論其實在英國《每日郵報》尊敬的一篇報道中有提及,Penelope Leach博士認為嬰兒在長時間的哭泣中會產生更多的"壓力激素"即皮質醇,過量的產生會有損嬰兒的腦部。即便是寶寶哭鬧了一會兒就停止了,那也有可能是寶寶哭累了才停下來的,而不是他認為媽媽不抱,我就不哭了。除此之外,寶寶哭鬧時,腹部壓力也會增高,有一定的機率患上小兒疝氣,常見於男寶寶身上。姐姐家的二寶,小時候就是愛哭,姐姐一個人帶兩個孩子,有時候顧不得,就隨他哭鬧。但後來發現,二寶有小兒疝氣。而醫生說,這和孩子平時經常哭鬧有關,讓姐姐以後一定要注意,及時哄抱,避免對孩子身體健康的影響。2、心理上易缺失安全感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跟母親是有一定依戀關係的,他們可以感受到母親的心跳等等,內心裡知道這是安全溫暖的地方。等到寶寶出生之後,先前的環境已經沒有了。1歲以內的寶寶對於環境的變化還需要適應,這個時期也是他和新環境建立"信任"的過程。獲得信任的方式其實很簡單,就是父母給他們的一次次及時的迴應,所以如果沒有及時迴應,寶寶就會陷入焦慮,恐慌的狀態。長期在這樣的狀態下,他們只會越來越不安,長大之後這樣的不安感也會一直伴隨著。同時也有不少寶寶會開始抗拒睡覺這件事情,因為在他們潛意識裡覺得睡覺是不安全的,自己一旦睡著了,爸爸媽媽們就不能陪著自己了。3、心理上缺乏積極性站在我們成人的角度來看,當我們的情感需要會忽視時,也會引發出一系列的情緒。長期的情感需求得不到迴應,我們就會選擇放棄,也喪失了積極性。寶寶們也是一樣,自己的哭鬧得不到父母的迴應,哭久了也就累了,看似寶寶後面的確哭得少了,也不怎麼鬧了。布萊克曼博士說過,哭泣的消失不會是另一個人的安慰的結果。這代表了另一種人的戒斷,如果再重複,就會導致"低等"的幼兒。"低等"表現在缺乏對學習以及其他活動的控制和積極性。▋孩子哭鬧不止,爸媽如何應對是好?兒童心理學家黛博拉·麥克納馬拉博士曾說,孩子哭鬧時,讓孩子將脾氣發完,而不是試圖阻止。要知道哭鬧、發脾氣本身是無害的,阻止才是。抱寶寶之前我們還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明確寶寶的需求,是不是因為肚子餓了才哭?若是因為肚子餓了,那可以進行哺乳,看看寶寶的反應。如果已經滿足了其生理的需求,寶寶還是哭鬧的話,那就是他需要我們用"抱抱"來安慰了。大寶小時候也是“愛哭鬼”,尤其是一歲多剛蹣跚學步時。常常因為跌倒或走路慢哭泣,我明白,他是著急,用哭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每次我都會及時抱起他,對他說:“親愛的,我知道你有些難過,其實媽媽有時也會這樣,尤其是摔倒後,疼的也會哭,媽媽抱著你,就沒那麼疼了是不是?”在那之後,大寶也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但每次我都會耐心安撫,而且會告訴他,媽媽在,媽媽在抱著你。後來我發現,大寶哭鬧的次數越來越少,而且在很多時候,不習慣依賴我,即使摔倒了也會勇敢的站起來,更不會哭鬧。你看,當你用溫柔且耐心的方式對待孩子,他會感覺自己的情緒被看到了,媽媽是在乎我的,我也是安全的。而這些,將對孩子以後的性格產生影響。教育家蒙臺梭利說:“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手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接納-擁抱-共情所以,在面對孩子哭鬧不止時,我們首先要無條件接納他的情緒,即使這是負面的。孩子會因此敢於表達自己的感受,而父母理解的接納行為,會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其次,在孩子哭鬧不止時,面對小月齡寶寶,除了理解還要給予溫暖的擁抱。媽媽的懷抱永遠是孩子最貪婪,也是最有安全感的地方。抱起孩子後再用溫柔的聲音跟孩子對話,聆聽或鼓勵,都是父母此時應做到的。最後,要嘗試幫孩子調節並教他如何處理情緒。也許你的寶寶還小,但不表示他一點都聽不懂你所說的意思。用溫柔的話語和充滿愛的微笑,讓孩子可以跟你共情他的感受。枕邊育兒寄語:在面對孩子哭鬧時,最簡單的解決方式永遠不是隻“解決燃眉之急”,而是用你的微笑和言語表達出你對他的愛。等到寶寶大一點的時候,爸爸媽媽們可以讓他們學習翻身爬行,床上放一些安全的玩具,給寶寶找點事做,當寶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也就暫時放下了對父母的依戀了,進而哭鬧的現象也會逐漸減少了。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階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