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君1211

    鰲拜是忠臣,這點無可厚非,但鰲拜是權臣又特別強勢,有點功高壓主,對小皇帝來說,真的心裡沒底,所以鰲拜是必須要解除權力的。

    康熙羽翼漸鋒後,鰲拜成了倒黴孩子,被解除了一切兵權,看在他功勞的份上,幸運的沒被殺掉,其實康熙很明白,鰲拜是忠臣,只不是有點飛揚跋扈而已,如果鰲拜真反,他掌握四十多萬清軍是很容易反的,所以幾十年以後,康熙又給鰲拜平反。

  • 2 # 隨波探史

    要回答這系列問題,要從下面幾點來分析。

    一、鰲拜謀殺傳教士湯若望 湯若望是一位來自德國的傳教人,他曾經治好過皇太后的病,還給順治的未婚皇后也就好了病。孝莊皇后非常感謝他,拜他的教父,並且請他參加了順治帝大婚典禮。鰲拜給順治選定登基的日子是9月1日,湯算出9月1號有日食,後來改為10月1日。

    1661年,順治出天花,臨死時在確天儲君的時候,想把皇位傳給他的堂弟,安親王嶽樂,後來經過湯若望的勸說,終於把皇位傳讓給玄燁(康熙)。加上湯奉行的西方文化,這樣引起鰲拜與湯若望水火不容,鰲拜結合楊光先想誅殺湯若望,後經孝莊皇后極力勸阻,才不了了之。隨著康熙的逐漸長大,慢慢發覺鰲拜的獨權霸道,使他們之間的矛盾逐步激化。

    二、再次挑起黃白兩旗的矛盾 1626年,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位。他為了提高自己所屬的兩黃旗地位,下令將原來左右翼之末的兩白旗,換上了兩黃旗,造成兩白旗和兩黃旗產生矛盾。1643年,皇太極死後,攝政王多爾袞才改正過來。1665年,鰲拜為了打擊正白旗,聯合蘇克薩哈的勢力,再度挑起黃白兩旗之間的矛盾。1667年年初,鰲拜當著當時13虛歲的康熙的面,私自蓋印殺掉正白旗戶部尚書蘇大海、直隸朱昌祚和朱手下巡撫王登聯三人。

    三、康熙親政的禮物 康熙14歲時,索尼剛上疏太皇太后要讓康熙親政,不久索尼就死了。鰲拜想獨攬全權,想要幹樣蘇克薩哈。這時康熙偷偷的給孝莊太皇太后密摺,決定親政,孝莊同意了。選定親政日子為1667年8月25日(陰曆七月初七),並在舉行隆重的親政典禮上,正式對三個輔政大臣宣佈:你們不再輔政,叫輔佐大臣。蘇克薩哈見鬥不過鰲拜,便在七月十二日,向康熙上折請求辭職,想奏請康熙允許他去守先帝的陵寢。鰲拜竟然以此為把柄,彈劾蘇:皇帝剛親政,你就要離職,這是對皇上的不忠不孝。

    鰲拜給蘇克薩哈搞了24項罪名,要求康熙朱連蘇九族,蘇克薩哈與其長子凌遲,其餘斬首,共14條人命。康熙一推再推不同意,鰲拜就擼起袖子,就要跟康熙著急。把14歲的康熙嚇得連連叫準。只是改成蘇長子凌遲,其餘全斬首,在康熙親政的第五天,蘇家被滅了族,這就是鰲拜送給康熙最好的禮物。

    四、蠻橫無理,心藏殺機 鰲拜看到康熙要親政,便故意裝病在家不上朝,想讓14歲的康熙,批改很厚的奏書。康熙還是帶人到鰲拜的家裡拜訪他。結果康熙一到鰲拜的家,鰲拜一欠身,康熙的屬下一掀開炕,結果在鰲拜的身下發現一把劍,當時群臣愣一下:鰲拜明明知到康熙要來,怎麼會還帶劍在身上?還是康熙聰明,說“滿人舊俗,劍不離身”。康熙已經親政了,鰲拜還在他的家裡辦公,六個部除了刑部和禮部沒有他的人,其他四個部全是他的家人。群臣有什麼摺子不先送到他家,明天你就有好戲看。

    康熙與鰲拜的爭權奪利矛盾,日益尖銳,他們執政的方針和政策也不同,鰲拜崇滿,康熙想統治整個中國。鰲拜把所有的權力都緊緊的抓在手中,那蠻橫的態度讓康熙無法忍受。讓想要施展一般抱負的少年康熙帝,窩的一肚子的火,早已下定決心,除掉橫在自己親政道路上的攔路虎。

    綜上所述,鰲拜算是奸臣,康熙捉拿他是不冤枉的。

  • 3 # 逝去即歷史

    不用考慮鰲拜是忠臣還是奸臣,康熙皇帝抓鰲拜肯定不冤,因為鰲拜作為一名臣子已經逾越了做臣子的界限,侵害了康熙皇帝的皇權。

    自古以來,無論大臣是忠臣還是奸臣,皇帝剷除大臣的底線就是這個臣子觸犯了或是害怕臣子觸犯皇權。所謂篡權奪位,即使沒有奪位,篡權也是皇帝所不能容忍的,只要抓住機會,一定會將其誅殺,死後也會對其進行清算。

    不能簡單的用忠臣奸臣來評判鰲拜。

    鰲拜忠的是大清王朝,而且在當然輔政大臣之前對皇太極、順治而言,鰲拜是忠臣。

    而且是為了大清奪得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忠臣良將,是“滿洲第一勇士”。 鰲拜其實對於康熙皇帝是瞧不起的,認為康熙一個小娃娃皇帝,沒有經過戰爭,不知道前輩打江山的不易。

    鰲拜在輔政期間其實是做出了許多貢獻的,之所以囂張跋扈,一方面是自持功高,另一方面其實是不滿意康熙皇帝當時滿人的地位。

    當時鰲拜和蘇克薩哈之間的換地風波其實是黃白旗之爭,鰲拜是鑲黃旗,蘇克薩哈是正白旗。

    當初多爾袞將好地分給了正白旗,不好的地給了鑲黃旗,蘇克薩哈是多爾袞死後舉報多爾袞獲得的升遷,所以鰲拜瞧不起蘇克薩哈,如今權勢在手當然要爭口氣。 鰲拜多次利用輔政大臣的身份強行處置、打壓對手,其實是為了爭奪權力,是權力之爭,只不過在爭奪過程中,由於瞧不起康熙小皇帝才招來了殺身之禍。

    總的來說,鰲拜雖然不是大奸大惡之臣,但是卻藐視皇上的權威,康熙抓他不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叉車升降油缸同時升是哪裡出了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