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擼的一手老僵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昇天.要吃糖瓜祭灶(就是大家說的"小年") .好讓灶王爺上天說些好的事.圖來年吉利些. 元宵節的來歷 元宵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元宵節又名“燈節”或“燈夕”。 北魏時期,道教篤信“三元神”,其中包括“上元天官(天官大帝) ”、“中元地官(地官大帝)”及“下元水官(水官大帝)” 三位神靈,他們的生日,分別為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及十月十五, 所以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也有人認為, 它是漢代宮廷的一種祭典演變而來。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或燈節, 是民間多彩多姿的節日,也是春節最後的一天, 自此以後一切恢復常態,所以民間熱烈慶祝,故有小過年之稱。 相傳早於漢文帝期間,已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及至漢武帝建立了“太初曆”,進一步肯定元宵節的重要性。 元宵節的節期,隨著歷代的發展而不斷延長, 相傳唐代的元宵只持續三日,到了宋朝則延長至五天, 及後到了明朝,更增加至十天,即由初八開始活動, 直至年十七才結束。 中國傳統婦女,三步不出閨門,平時在白天亦難出門, 更何況是夜晚,難得元宵節當晚可以破禁,自然會盡享歡娛, 等待異性來結識,所以不少中國古代的愛情故事, 都以元宵佳節為題材。 元宵節是個熱鬧的節慶,活動很多舉其重要者如下: (一)上元祈福 民間將自然界分成三界,即天界、地界和水界,並予人格化。 因此稱為天官、地官和水官合稱三官大帝。 正月十五上元為天官大帝生日。天官的主責是賜福,所以, 民間在清晨備牲醴,祭拜天官大帝,祈求賜福。 (二)元宵祭祖 上元節吃元宵可能始自宋代,不過當時稱做“浮圓子”, 到明朝才改稱“元宵”每家做元宵、煮元宵。古時為年頭佳兆, 吃湯圓以象徵家福。元宵煮好後先敬祖先,然後闔家團聚,吃元宵, 已是團圓幸福。 (三)迎花燈 元宵節又稱燈節,所以花燈是元宵節的中心活動。民間稱花燈為「 鼓子燈」,因為過去小朋友所提的燈型似鼓鑼。元宵花燈種類很多, 如寺廟的彩燈、店鋪的走馬燈及兒童的鼓仔燈等。式樣種類很多, 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是形象燈如關刀燈、兔燈、水果燈、半燈等; 另一是活動燈,是根據民間故事編制,現在多為電動花燈, 如狀元遊街、八仙賀壽、桃園結義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傳統。 (四)猜燈謎 以往燈謎都在寺廟裡舉行,因為寺廟乃民眾閒暇時聚集的場所, 而且有花燈競賽與展示,所以從前都在花燈下榜上一個謎面, 到元宵夜由廟裡相關人員主持猜燈謎,場面熱鬧而溫馨, 因為可以得個獎品回家,算是小過年的吉祥兆頭。 現代猜燈謎的型態有揭諸在報章、雜誌上的, 有電視轉播某個寺廟的燈謎大會,也有在某些節目中穿插的燈謎, 型態多樣化,可滿足民眾不同的需要。 這也反應現代社會中過傳統節慶的多元型態。 (五)舞龍舞獅 全國各地在元宵節都有龍燈,龍是一種吉祥的神話動物, 也是民族的圖騰。臺灣早期的龍燈,長約七、八丈,在竹鼓上貼紗, 作為龍形的燈龍,在龍頭和龍身裡,點上十幾枝蠟燭, 然後綁在木棒上,由十幾個人抬著走,由龍頭追逐龍珠而起舞, 姿態優美,稱為“弄龍”。十五夜各地的獅陣也一起出動,稱為「 弄獅」,並表現功夫,其目的在驅邪祈安, 並有賀年賀節的喜慶意義。 舞龍舞獅時鑼鼓喧天,鞭炮聲不絕,更為元宵節帶來熱鬧的氣氛。 春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 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 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 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 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 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 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 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 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 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 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 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 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 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 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 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中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 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 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 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一個人的勞動沒有透過流通領域體現價值,那他的薪酬如何計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