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常用的成藥”藿香正氣水“,其實來源於“藿香正氣散”。 而藿香正氣散,最早記載於唐代孫思邈的著作《千金翼方》中,其處方為”藿香(二錢),紫蘇(去梗.一錢半),厚朴(姜制.炒)、茯苓(去皮)、陳皮、白芷、半夏(湯洗七次)、桔梗(去蘆)、大腹皮、白朮,各一錢。甘草(炙.一錢二分)“。由於其能除寒燥溼,功效顯著,歷朝歷代均有使用,關於此方的記載和不同劃裁,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筆花醫鏡》、《溫熱經解》、《內科摘要》、《幼科證治大全》、《普濟方》等書中均有記載。 以下內容摘自《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第1233頁。藿香正氣水的處方如下:蒼朮160g 陳皮160g 厚朴(姜制)160g 白芷240g 茯苓240g 大腹皮240g 生半夏160g 甘草浸膏20g 廣藿香油1.6ml 紫蘇葉油0.8ml 製法如下:以上十味,蒼朮、陳皮、厚朴、白芷分別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用60%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後進行滲漉,前三種各收集初漉液400ml,後一種收集初漉液500ml,備用,繼續滲漉,收集續漉液,濃縮後併入初漉液中。茯苓加水煮沸後,80℃溫浸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取汁;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時換水一次,泡至透心後,另加乾薑13.5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大腹皮加水煎煮3小時,甘草浸膏打碎後水煮化開;合併上述水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廣藿香油、紫蘇葉油用乙醇適量溶解。合併以上溶液,混勻,用乙醇與水適量調整乙醇含量,並使全量成2050ml,靜置,濾過,灌裝,即得。 上面是國家的標準,但在實際操作中,各地的藥廠會在此方的基礎上進行劃裁,但主體不會有很大的變化。 下面我們來分析這個方子: 蒼朮,燥溼健脾,祛風散寒; 陳皮,理氣健脾,燥溼化痰; 厚朴,燥溼消痰,下氣除滿; 白芷,散風除溼,通竅止痛; 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寧心; 大腹皮,下氣寬中,行水消腫; 半夏,燥溼化痰,降逆止嘔; 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 藿香,芳香化濁,開胃止嘔; 紫蘇,解表散寒,行氣和胃。 在此方中,藿香為主藥芳香化溼,理氣和中。紫蘇葉、白芷解表散寒,和中去溼,為輔藥。厚朴、大腹皮燥溼除滿,行氣寬中;陳皮、半夏理氣和胃,降逆止嘔;蒼朮、茯苓補脾益氣,利溼和中,共為佐藥(羅大倫博士語)。另,從這些藥物單獨作用,不難看出,此方中大多數藥物(7/10)都有燥溼(利水)的作用,剩下的三味藥,除甘草調和藥性,藿香、紫蘇性溫而芳香。因此此方主要對應的是感受寒溼,脾氣受阻的情況。 說了一大堆,估計還是有人不明白,那麼我們換一種方式來論述:1.為什麼藿香正氣水能搞定拉肚子、噁心、中暑? 並不是所有的拉肚子、噁心、中暑都能被藿香正氣水搞定。實際上“拉肚子、噁心”說的是症,而一種症可能由多種原因導致。例如“拉肚子”,除了寒溼困脾所致以外,亦有可能是脾腎陽虛、肝脾、外感疫癘所致。因此只有是由感受寒溼、脾氣受阻所致的症,才能被藿香正氣水搞定。而“中暑”,由於“暑邪夾溼”,所以中暑易致溼邪困阻氣機,導致汗出不暢、身重倦怠、便溏洩瀉等症出現。若是這種情況,則使用藿香正氣水會有一定療效。2.為什麼藿香正氣水給人一種能搞定很多小毛病的感覺? 想進一步說,藿香正氣水給人一種能搞定很多夏季常出現的小毛病的感覺。仔細回憶下,你常見使用藿香正氣水的情況是否多發生於夏季? 一方面,夏季宜感受暑邪,出現氣機受阻的情況,藿香正氣水能起到一定作用;另一方面,由於夏季炎熱,人們往往喜食生冷,例如大量的冷飲、瓜果等,這些食物,少食是能解暑降溫,但多食則會使脾胃溼寒,這樣就人為地造成了所謂的藿香正氣水的適應症,因此就感覺似乎它能搞定很多小毛病;第三,從處方來看,藿香和紫蘇亦是辛溫解表藥,因此對於風寒暑溼所致的感冒亦有一定療效;第四,藿香正氣水實際上是一種乙醇溶液,乙醇本身亦有擴張毛細血管的作用(中醫稱之為開散)。3.關於“成分有毒說” 一、拋開劑量來談毒性,是不正確的;二、拋開藥物炮製方法(半夏、厚朴)及劑型來談毒性,是不正確的;三、偷換概念(廣藿香),是不嚴謹的。4.關於“治療面板病” 方中含蒼朮,蒼朮作為一味具有祛風作用的藥物,在中醫關於面板病的很多方劑中都有使用;另外此方中有許多健脾的藥物,脾乃後天之本,脾氣健旺則一身氣機通暢。正氣旺盛,則邪氣不幹。說一點題外話: 關於中醫中藥的爭論實在是太多。無論是支持者還是反對者,最好都能靜下心來,儘可能地深入瞭解一下中醫及現代科學的常識問題。切莫先入為主,能做到就事論事,不盲從亦不以偏概全,那很多問題就能解決了。 對於現代自然科學的態度,我認為至少作為醫生,每個人都應當具備基本的常識,不僅僅是科學知識,亦包括科學態度及方法。切莫走極端,要麼不信科學,要麼迷信科學。 對於中醫,我認為其需要進一步地發展(注意是發展,而非所謂的現代科學化)。這門基於臨床的藝術,只有在大量地實踐中才能有進一步地認識和發展,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去學習它,檢驗它。
這個常用的成藥”藿香正氣水“,其實來源於“藿香正氣散”。 而藿香正氣散,最早記載於唐代孫思邈的著作《千金翼方》中,其處方為”藿香(二錢),紫蘇(去梗.一錢半),厚朴(姜制.炒)、茯苓(去皮)、陳皮、白芷、半夏(湯洗七次)、桔梗(去蘆)、大腹皮、白朮,各一錢。甘草(炙.一錢二分)“。由於其能除寒燥溼,功效顯著,歷朝歷代均有使用,關於此方的記載和不同劃裁,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筆花醫鏡》、《溫熱經解》、《內科摘要》、《幼科證治大全》、《普濟方》等書中均有記載。 以下內容摘自《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第1233頁。藿香正氣水的處方如下:蒼朮160g 陳皮160g 厚朴(姜制)160g 白芷240g 茯苓240g 大腹皮240g 生半夏160g 甘草浸膏20g 廣藿香油1.6ml 紫蘇葉油0.8ml 製法如下:以上十味,蒼朮、陳皮、厚朴、白芷分別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用60%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後進行滲漉,前三種各收集初漉液400ml,後一種收集初漉液500ml,備用,繼續滲漉,收集續漉液,濃縮後併入初漉液中。茯苓加水煮沸後,80℃溫浸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取汁;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時換水一次,泡至透心後,另加乾薑13.5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大腹皮加水煎煮3小時,甘草浸膏打碎後水煮化開;合併上述水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廣藿香油、紫蘇葉油用乙醇適量溶解。合併以上溶液,混勻,用乙醇與水適量調整乙醇含量,並使全量成2050ml,靜置,濾過,灌裝,即得。 上面是國家的標準,但在實際操作中,各地的藥廠會在此方的基礎上進行劃裁,但主體不會有很大的變化。 下面我們來分析這個方子: 蒼朮,燥溼健脾,祛風散寒; 陳皮,理氣健脾,燥溼化痰; 厚朴,燥溼消痰,下氣除滿; 白芷,散風除溼,通竅止痛; 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寧心; 大腹皮,下氣寬中,行水消腫; 半夏,燥溼化痰,降逆止嘔; 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 藿香,芳香化濁,開胃止嘔; 紫蘇,解表散寒,行氣和胃。 在此方中,藿香為主藥芳香化溼,理氣和中。紫蘇葉、白芷解表散寒,和中去溼,為輔藥。厚朴、大腹皮燥溼除滿,行氣寬中;陳皮、半夏理氣和胃,降逆止嘔;蒼朮、茯苓補脾益氣,利溼和中,共為佐藥(羅大倫博士語)。另,從這些藥物單獨作用,不難看出,此方中大多數藥物(7/10)都有燥溼(利水)的作用,剩下的三味藥,除甘草調和藥性,藿香、紫蘇性溫而芳香。因此此方主要對應的是感受寒溼,脾氣受阻的情況。 說了一大堆,估計還是有人不明白,那麼我們換一種方式來論述:1.為什麼藿香正氣水能搞定拉肚子、噁心、中暑? 並不是所有的拉肚子、噁心、中暑都能被藿香正氣水搞定。實際上“拉肚子、噁心”說的是症,而一種症可能由多種原因導致。例如“拉肚子”,除了寒溼困脾所致以外,亦有可能是脾腎陽虛、肝脾、外感疫癘所致。因此只有是由感受寒溼、脾氣受阻所致的症,才能被藿香正氣水搞定。而“中暑”,由於“暑邪夾溼”,所以中暑易致溼邪困阻氣機,導致汗出不暢、身重倦怠、便溏洩瀉等症出現。若是這種情況,則使用藿香正氣水會有一定療效。2.為什麼藿香正氣水給人一種能搞定很多小毛病的感覺? 想進一步說,藿香正氣水給人一種能搞定很多夏季常出現的小毛病的感覺。仔細回憶下,你常見使用藿香正氣水的情況是否多發生於夏季? 一方面,夏季宜感受暑邪,出現氣機受阻的情況,藿香正氣水能起到一定作用;另一方面,由於夏季炎熱,人們往往喜食生冷,例如大量的冷飲、瓜果等,這些食物,少食是能解暑降溫,但多食則會使脾胃溼寒,這樣就人為地造成了所謂的藿香正氣水的適應症,因此就感覺似乎它能搞定很多小毛病;第三,從處方來看,藿香和紫蘇亦是辛溫解表藥,因此對於風寒暑溼所致的感冒亦有一定療效;第四,藿香正氣水實際上是一種乙醇溶液,乙醇本身亦有擴張毛細血管的作用(中醫稱之為開散)。3.關於“成分有毒說” 一、拋開劑量來談毒性,是不正確的;二、拋開藥物炮製方法(半夏、厚朴)及劑型來談毒性,是不正確的;三、偷換概念(廣藿香),是不嚴謹的。4.關於“治療面板病” 方中含蒼朮,蒼朮作為一味具有祛風作用的藥物,在中醫關於面板病的很多方劑中都有使用;另外此方中有許多健脾的藥物,脾乃後天之本,脾氣健旺則一身氣機通暢。正氣旺盛,則邪氣不幹。說一點題外話: 關於中醫中藥的爭論實在是太多。無論是支持者還是反對者,最好都能靜下心來,儘可能地深入瞭解一下中醫及現代科學的常識問題。切莫先入為主,能做到就事論事,不盲從亦不以偏概全,那很多問題就能解決了。 對於現代自然科學的態度,我認為至少作為醫生,每個人都應當具備基本的常識,不僅僅是科學知識,亦包括科學態度及方法。切莫走極端,要麼不信科學,要麼迷信科學。 對於中醫,我認為其需要進一步地發展(注意是發展,而非所謂的現代科學化)。這門基於臨床的藝術,只有在大量地實踐中才能有進一步地認識和發展,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去學習它,檢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