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曉曉
-
2 # 瘋狗的輕武
鋁彈殼也不是沒有啊,尤其是鋁合金有重量輕的優點,這對飛在天上的玩意來說是個大優勢。比如A10的GAU-8打的就是鋁殼彈
而且作為最早電解鋁,稱之為鋁爸爸的美華人早在19世紀末就開始對鋁殼彈進行研發了。鋁彈重量只有銅彈的65%,鋁還比銅便宜的多。
當然,現代也不光是航空上用鋁彈。美國在70年代的時候曾經考慮將5.56小口徑彈改成鋁製,這樣一來既讓單兵能攜帶更多彈藥,也可以降低成本。但是鋁的強度始終不行,容易在擊發時彈殼底部破裂,導致燒穿現象。而如果在殼底新增帶韌性的密封帽,又會增加製造成本,不適合用在制式小口徑步槍彈這種大規模量產的東西上。所以後來不了了之。
而且手槍彈也不容易出現高膛壓步槍彈那種燒穿現象(不是沒有,只是比步槍彈好點),但問題還是有。因為鋁沒有銅那種自潤性,卡殼很常見。平時用來打著玩兒是沒問題,但用來自衛就不合適。
-
3 # 武備營
當然也有用鋁合金製造的彈殼,只不過很少見,下面我就大概的按照歷史線為大家梳理一下彈殼的發展史。
紙質或者是亞麻布彈殼1835年普魯士軍隊裝備了一款後裝彈藥的槍支以及配套的彈藥,而這種用亞麻布或者是紙造出的彈藥就是定裝彈藥的雛形。首先就是將亞麻布或者是紙捲成筒狀,然後依次裝入圓形彈丸以及發射藥和底火,然後用繩子扎等方式封住兩端的口,最後再將彈丸和發射藥之間用線紮緊,這種彈藥最大的貢獻就是將彈丸和發射藥裝在了一起,再配合後裝擊發步槍,簡直就是跨代的武器,所以當時的普魯士也是嚴格恪守這種武器的秘密。不過紙質或者是亞麻布的彈殼容易受潮,而且在運輸攜帶的過程中極易損壞,發射完畢後還會殘留大量的殘渣,所以很快美華人毛爾斯就將彈殼的材料換成了金屬,並最終流傳至今。
金屬製彈殼發展至今彈殼主要為兩種,一種是鐵質塗漆或鍍銅鍍鋅,另一種就是黃銅彈殼了。這裡我們分別闡述一下兩者的優劣,毫無疑問黃銅比鐵更加適合於做彈殼。
第一點就是黃銅耐腐蝕性比鐵強,鐵在儲存時極其容易生鏽,所以一般都會在表面鍍一層耐腐蝕物質
第二點就是銅的自潤滑性要比鐵好太多了,拿銅和鐵作比較你就會發現銅表面好像有一層油一樣特別光滑,自潤滑性強的銅彈殼在退殼這個過程中更具流暢性,不容易卡殼,而鐵則需要在表面塗一層自潤滑性好的物質,比如經過特殊處理的油漆或銅,如果沒有這一層物質,那麼整個退殼動作就是鐵與鐵之間的摩擦,再加上鐵極其容易生鏽,那畫面就好比兩個砂紙在摩擦
第三就是銅的延展性比鐵好,為了防止燃氣洩漏,彈殼要求緊貼槍膛,延展性好的銅很容易在壓力下變形,而鐵就不一樣。如果說鐵的優勢的話,那應該就是便宜了
瞭解了銅和鐵的優劣後我們再回到主題看鋁合金質彈殼,這種彈殼極易儲存,自潤滑性和延展性比較中規中矩,不過強度卻很差,所以一般不用這種材料,但是話又說回來鋁合金輕啊!在一些手槍,航炮,以及需要大量攜帶子彈的機炮上面就比較省力,最後耐腐蝕性也強,有的艦炮用的也是鋁製彈殼,畢竟海水的腐蝕性太大了。
最後就是霰彈槍子彈了,霰彈一般採用金屬底紙質或者是塑膠質的彈殼。也就和鋁沒有啥關係了。
-
4 # 輕兵器愛好者
鋁彈殼是存在的,並且人們對於鋁彈殼的設想其實很早就出現了,英國就曾經試驗過用鋁製造.303槍彈的彈殼,但是這個彈殼並不完全是由鋁製成的,它採用了多段式的結構,底部還是銅製的。這是因為彈殼底部有底火等結構的存在,受力更加脆弱,因此沒法用鋁。但是現代已經有全是鋁製成的彈殼了,從9x19mm口徑的手槍彈殼到30mm的機炮彈殼都有鋁殼的存在。
鋁殼相比銅殼有很多好處,第一個優點是輕,這是鋁的物理屬性決定的,同體積的鋁比銅輕了好幾倍。這意味著士兵在戰場上能攜帶更多的彈藥,即使不多帶彈藥也能減輕士兵的負重。對於飛機來說重量輕這個優點更加明顯,飛行器對於重量是相當敏感的,更輕的彈藥以為著能攜帶更多彈藥。第二個優點是便宜,鋁比銅更便宜,能降低彈藥的生產成本。
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點,首先作為彈殼的材料需要具備一定的延展性,並且堅固耐用。在這些方面鋁明顯比銅更差,尤其是發射過後的鋁殼基本無法二次利用,無法復裝。不過話說回來,軍用彈殼基本都不存在復裝的需求,所以這在軍用上不算是缺點。
不過上軍用上與其用鋁彈殼,還不如用鋼,鋼的成本更低,而且鋼彈殼的技術也已經很成熟了。而且鋼也比鋁堅固,能夠更好的保護槍彈及其發射藥,在槍械發射時也更加安全。
回覆列表
1827─1829年之前都是前裝槍:使用時,要先從槍口裝入發射藥,再填入彈丸,還要用通條將彈、藥衝壓填實,然後才能瞄準射擊。
1827─1829年,普魯士軍械工人發明後裝槍。用紙筒製成彈殼,將彈丸、發射藥和底火一起裝在彈殼內,是最早的使用彈殼的定裝式槍彈。紙殼槍彈容易受潮、破碎是其最大的缺點。1851年美華人毛爾斯發明金屬殼槍彈,很快被淘汰了紙殼槍彈。
從以上槍彈發展歷史可知,製造使用槍彈時對金屬殼的要求並不高。
金屬殼槍/炮彈可以用銅皮卷制,可以鑄造,也可以用手工敲打(相當於低速衝壓)方式製造出來
——直到六七十年代,這些加工方式都還是很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