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軍事實力有多強?
9
回覆列表
  • 1 # 大獅

    偉大的成吉思汗能率領蒙古鐵騎橫跨歐亞大陸,除了他天生就具備的軍事頭腦、超人的膽識、以及蒙古鐵騎的彪悍,另外還有他出人意料的戰術,其中以“海子陣”最為出眾!

    當鐵木真的力量壯大後,他深深意識到自己部落在軍事方面的弱點,雖然當時在其周圍的草原部落在戰法和兵器方面都十分接近,但他的乞顏部此時的規模相比較要小,如果繼續按照傳統的戰法,黃金家族只有滅亡。因此成吉思汗進行了軍事改革,並提拔非貴族士兵與創新馬弓戰術。這其中諸如木華黎、者勒蔑、速不臺、赤老溫等門戶奴隸得到提升,鐵木真讓他們成為自己的那可兒(夥伴,伴當),讓他們可以帶刀出入自己的營帳之中。

    在長期的作戰經驗中,鐵木真與手下將領們創造出很多新型戰陣和戰術。蒙古騎兵西征時,便使用了一種靈活的運用弓弩的戰術,一個普通蒙古輕騎兵的主要裝備有一張強弓、一個強弩和兩個裝滿箭支(約60~80枝箭)的箭囊,外加兩口馬刀。

    強弓是利用角質和木材外纏繞牛筋所制,滿開的話需要至少80公斤的力量。射出的箭能輕易地穿透一頭壯牛。這種強弓配上破甲錐後可在近距離有效射穿重騎兵的正面護甲。

    馬背上的民族,天造的神箭手

    蒙古人天生就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可以在疾馳中射箭,且百發百中。蒙古人的射箭術不同於其他民族,他們稱之為“安息人射術”,而其他民族大多使用“地中海射術”,這其中便包括當時的南宋、金國、日本等國。蒙古人在馬背上不但正面射,還會翻身射後面的追兵。蒙古馬匹的在騎兵的眼中其實只是劣質馬. 蒙古馬矮小,短途衝刺速度慢,長途跋涉的能力不強。因此每個騎兵起碼有兩匹以上的馬輪番使用,所以蒙古騎兵可以日行數十里而不疲倦,較諸西歐軍隊快速好幾倍。

    此馬弓弩的戰術戰術堪稱遊牧民族的一種完美戰術。由於一輩子都跟弓箭打交道,蒙古騎兵養成了沒有固定隊型,透過“潮兒”來傳遞暗號,在廣闊的草原上縱馬馳騁,忽聚忽散,猶如海水波浪一般的作戰方式。聚攏是為了集中箭矢密集打擊,而分散是為了將敵手的箭雨殺傷力降到最低,這就是所謂“海子陣”了。

    成吉思汗無與倫比的陣法——“海子陣”

    遇到歐洲騎兵集團衝鋒,他們先是在遠距離用強弓射殺,以儘可能多地殺傷敵人和破壞對手的陣形。雖然對手是重甲騎兵,百步內蒙古騎兵也能做到一箭致命;等距離靠近再用飛行速度更快的弩箭,然後依靠自己快速的行動再次拉開和對方的距離,接著又是新一輪的箭雨……

    如此往復,而且蒙古的箭有好多種,有專門穿甲的箭,有專門對付精銳部隊的;如果對方是普通士兵,則使用普通的箭。

    蒙古騎兵還有一種響箭,一旦主將用響箭向某個方向射,士兵就跟著射,頃刻間箭如雨下,一下就可以將對方陣型打亂。

    最後等蒙古騎兵揮動馬刀開始衝鋒的時候,歐洲騎士已經所剩無幾了。蒙古騎兵經常利用自己這種靈活機動的戰術以很少的部隊殲滅敵人大量的部隊。

    成吉思汗攻花剌子模時,花剌子模的守軍如鐵桶一樣箍成圓陣,神色漠然的蒙古馬隊像獵鷹一樣衝過去,然後沿著圓陣包抄,接著是一支又一支馬隊射出,最終將圓陣撕裂。這就是“成吉思汗戰法”,鐵木真自稱“海子陣”。

    成吉思汗的海子陣也是創新的兩翼包抄的戰術,就在前鋒剛和敵人接觸的時候,或即將在和敵人接觸的時候,兩翼就開始按照上面的前鋒戰術一樣,放箭。由於蒙古的硬弓本來的射程就比其他遊牧民族的騎兵射程要遠和殺傷力,再加上馬匹向前衝刺的速度,更加深射程和殺傷力。

    而由於兩翼的人數一般比前鋒少很多,通常佇列的間隙比較大,能持續地放箭,類似戰馬半旋轉戰術或歐洲火槍馬隊的戰術,即前一排放完,後一排繼續放。

    成吉思汗深知騎兵的最主要作用是衝鋒,所以他不會讓他的騎兵停在原地和敵人進行肉搏,這樣只會造成無謂的損失,所以前鋒在經過接觸前的射殺,衝鋒後的任務就是將敵人的陣型撕開口,在敵人陣型後部衝出去,然後回頭再進行下一輪的衝鋒,這些戰術的組合和創新。令蒙古騎兵在早中期所向匹糜。

    到了後期,由於地形的變化,例如不適合這樣大規模騎兵的衝鋒,敵人戰術的變化,例如躲在堅固的城堡裡,成吉思汗的戰術也隨之變化和更加豐富。他吸收了火藥的戰術以及利用俘虜的能工巧匠為自己製作各類攻城工具。這些戰術的創新和變化,令成吉思汗能夠在激烈的草原競爭中生存下來,並且統一蒙古和周圍中亞的遊牧部落。

    在近身肉搏中,成吉思汗手下鐵騎一樣使用彎刀,但他們的彎刀經過改良,更符合力學原理,不需要士兵的自身力量,光靠馬匹的衝擊就很容易將敵人的頭割下,這樣很好地彌補蒙古人和中亞及歐洲人比的身體力量缺陷。

    據西方文獻記載,蒙古騎兵只是將彎刀放在馬鞍的一側,刀刃彎的部分長長伸出,而靠近刀柄的部分是直的,而且比一般的彎刀靠近刀柄部分長得多,這樣保證不會誤傷自己,不但一衝入敵陣的時候就很容易順帶將敵人連人帶盔甲削掉,也為騎兵自己本身節省了體力。

    成吉思汗及其剽悍的將領在戰術戰法上從不因循守舊。用兵注重詳探敵情、分割包圍、遠端奇襲、佯退誘敵、運動中殲敵等戰法,史稱成吉思汗用兵“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

  • 2 # 冷清先生

    成吉思汗蒙古的崛起,靠什麼征服歐亞大陸,第一靠運氣,第二靠勇氣,第三靠兵器,第四靠殘忍。運氣佔一半以上的成分,勇氣、兵器各佔兩成,殘忍佔一成。

    第一,運氣,也就是上天的眷顧。成吉思汗崛起斡難河畔的時候,草原的宗主國金朝正好是衰敗之時,成吉思汗順利的完成了草原的統一。當1218年,成吉思汗對外用兵的時候,周邊的國家金、西遼、西夏、南宋、花拉子模,任何一個國家都比蒙古強大,問題是這些周邊的強大國家,由於相互戰爭、或者內亂、立國已久、政治腐敗等重大原因,導致這些強國都在從強盛逐漸走向衰敗。成吉思汗蒙古崛起的時候,全世界的強國都處在衰敗之中,成吉思汗蒙古的成功,運氣佔百分之五六十的成分。

    第二是勇氣,當時自然科技條件的限制,使得成吉思汗崛起之後,他們一開始並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世界上有多少個強國,蒙古人的無知讓自己以為蒙古人是世界最強大的,而且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們迷信的認為:“長生天”保佑他們,恰巧全世界的衰敗,又給了蒙古人太好運氣。無知者無畏的蒙古人,成為一群勇敢而殘暴的人。蒙古自身的強勁崛起,和周邊強國的自然衰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並不是很強大的蒙古人取得戰略優勢,在不斷地進攻中透過搶劫和殺戮,變得更加富裕和更加強大。

    第三,武器和屠殺,成吉思汗蒙古初起之時,武器裝備並不先進。蒙古進攻花拉子模時,花拉子模有兵力40萬,而且騎兵居多,蒙古人的運氣好到爆表,花拉子模上層意見不統一,採取了分兵抵抗的戰略,使得蒙古人可以各個擊破花拉子模的城市。由於最初缺乏先進的攻城器械,蒙古人在攻破撒馬爾罕時死亡了一萬人,蒙古人開始屠城。在以後對金,對西夏的戰爭中,蒙古人依然屠城殆盡。

    第四,屠殺和武器,蒙古滅西夏和金後,蒙古人俘獲大批漢人工匠,使得蒙古人的刀劍更銳利,弩機取代了弓箭,漢人火藥的製造和火器的使用,更讓蒙古軍隊無堅不摧,蒙古軍隊攻打到歐洲以後。一個因素是歐洲當時無大國,二是火器火炮將歐洲城堡打的粉碎,長弓弩機火銃給予歐洲鐵甲騎士毀滅性打擊。

    西夏的滅亡,是因為政治衰敗和本族人口少,金的滅亡也是因為政治衰敗,本族人口少而漢人不支援金政權,而蒙古滅金還要依靠南宋的力量。1227年滅西夏、1234年滅金,南宋的滅亡純粹是腐敗導致的。蒙元滅南宋用了45年時間,期間在釣魚城蒙哥被宋軍打死,要不是腐朽的南宋政權中的投降派賈似道等掌權,誰滅誰還不一定呢。

    不是成吉思汗很強大,而是世界太衰敗,南宋太腐敗了。

  • 3 # look者

    這個問題要從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來看待。

    一、內因方面:

    一個集團的興衰,決定於內部因素。

    1、蒙古人尚武,這無疑是最主要的,只有透過對外戰爭才能得到自己需要的事物,因此整個國家都有一股“勁”蓄勢待發,耍嘴皮子在弱肉強食的世界只能認栽。殺戮能保持軍人的勇敢,同時給敵人造成心理上的恐慌,掠奪則減輕了後勤的壓力。蒙古軍人從小就開始進行訓練,玩具就是弓箭、馬刀。等成年時就已經是一位身經百戰的戰士,作戰經驗也豐富。他們在訓練中養成了服從的習慣,像趴冰臥雪的訓練是很常見的,而且他們對物質從不挑剔,指哪打哪。面對這樣的軍隊,可以說很難取勝。

    2、蒙古軍隊軍事能力,蒙古軍隊在開戰前都會展開大規模的圍獵行動,這麼做有兩個目的:準備糧食和軍事演習。準備糧食就不用多說,咱們重點說說軍事演習方面:蒙古軍隊透過圍獵來檢驗戰術及指揮能力,如何選定設伏地點、誘敵深入、驅趕獵物、合圍獵物等等都是戰術及指揮能力的體現,在後來的對外戰爭中蒙古軍隊都體現了這種戰術。

    3、裝備:蒙古馬體型較小,但卻是忍耐力最強的馬,不論環境多麼惡劣,蒙古馬都能找到水源地,這在荒漠戰中至關重要。蒙古弓拉力大,大概需要80公斤的力量才能拉開,保證了射擊的力量。蒙古鎧甲大多為皮革製造,輕便堅韌,不像歐洲鎖子甲,成為戰士的負擔。同時蒙古軍隊按照自己的喜好裝備武器,這使得己方軍隊的戰力大大提高。同時蒙古人重視工匠,善於裝備大量的先進武器,這也是取勝的關鍵之一。

    4、蒙古人團結、領袖的英明:在成吉思汗時期,沒有一位將軍背叛,這是成吉思汗的過人之處,在蒙古國建國後,成吉思汗也沒有找藉口殺掉手下的將領。而且成吉思汗不已出身看人,主要看人的實力,比如木華黎就是奴隸出身,但大汗不以為意,哲別更是曾經射傷過大汗,但大汗仍委以重任。

    二、外因方面:

    外因主要是促進作用,並不決定事物的發展。

    1、外國內部的不團結:例如花剌子模,因為是新徵服大量土地,人心不齊導致最後失敗。

    2、政府的腐敗,導致優秀人才流失,這個不多說。

    3、地形:東歐平原地勢平坦,適合大兵團快速機動,因此西征很快就結束了。而江南水鄉河網密佈,四川多山地,軍隊只能小塊的作戰,因此征服南宋花了大量的時間。

    綜上所述,成吉思汗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結果。

  • 4 # 天外村藥房

    首先糾正您一個問題,成吉思汗並沒有征服歐亞大陸。他只是征服了亞洲的一部分和歐洲的很少一部分。即使到他孫子輩忽必烈,蒙古帝國達到巔峰時,也只不過佔據大半個亞洲和東歐一個角而已。

    下面回到正題。成吉思汗及其蒙古帝國能夠在短時間橫掃歐亞大陸,主要有以下幾個憑仗。

    首先是成吉思汗本人及其子孫接連出了幾位軍事天才。

    其次蒙古人的彪悍和超強的騎射水平,以及遊牧部族長距離大範圍機動的能力,在成吉思汗手上得到最佳發揮,從戰術能力轉換為戰略能力。

    還有徵服華夏文明地區的軍事技戰術,被迅速吸納入蒙古軍隊體系中。而被征服地區的生產力也為蒙古征討提供了後勤基礎。

    當然,還有同時期其對手的諸多昏招,也客觀上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的征服得到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懈可擊之美女如雲的故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