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奕天讀歷史
-
2 # 多彩雲南2
修建秦始皇地下皇陵花了38年,用了72萬工人,40年後動不了
秦始皇陵兵馬俑距今八千年,現在博物館裡展示的兵馬俑都是土黃色,據說這種顏色並不是出土時就有,參與過秦始皇陵兵馬俑挖掘的人說,剛出土時的兵馬俑顏色非常鮮豔,而且不同的兵馬俑顏色各異,有的肩部顏色不同有的腿部顏色不同,不過他們都有一種主色調,那就是紫色,兵馬俑出土後顏色很快消失,有的只有兩分鐘就變成土黃色,由於消失太快,考古學者完全沒有來得急保護,所以大家看到的兵馬俑都是土黃色,這件事情引起了國家考古局的重視,還是研究導致兵馬俑剛出土就變色的原因,以及如何保護兵馬俑。
研究發現兵馬俑身上的紫色竟然是中國紫,這種紫色顏料在自然界中還未發現,由此可見這是中國古人制造的顏色。這個研究結果雖然很震撼,直到現在,還有相當一大部分考古方面的專家學者還在研究這一奇怪的現象,如果再不能保護兵馬俑本色情況下繼續挖掘,就等於是破環文物,因此,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再次上演,只能等到正確的保護方法,方可繼續挖掘工作,這才是四十年不挖掘秦始皇墓的原因。
-
3 # 考古流帆
首先要說明這個皇宮指的是什麼,是地宮還是就是我們認為的想故宮一樣的皇宮。那麼我先擺明我的觀點,秦始皇陵並沒有挖我們意義上的皇宮,只是象徵皇宮的地宮而已。
我們就從帝王陵墓發展的角度來說說秦始皇陵地宮是什麼樣子。秦之前的商、西周、春秋戰國都是豎穴土坑木槨室墓,秦之後的西漢也是豎穴土坑木槨墓,並且在陵墓制度上漢代完全繼承了秦代的制度所以我們基本可以認定就是豎穴土坑木槨墓。我們雖然還沒有發掘秦始皇陵也沒有發掘漢代帝陵,但是我們從漢代諸侯王的墓葬中可以窺的秦始皇陵地宮的模樣。
1974年在北京大葆臺漢墓中發掘了第一次發掘了“黃腸題湊”葬具,這種葬具在漢代是皇帝和諸侯王的專屬葬具,有時候也會皇帝頒發給有功的大臣使用,《漢書·霍光傳》記載:光薨。賜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1976至1986年曆經十年發掘的秦公一號大墓(春秋秦景公的墓葬)也發掘出了黃腸題湊葬具,所以基本可以認定秦始皇陵地宮基本就是黃腸題湊葬具,下邊這張圖片就是黃腸題湊圖。
再來說說為什麼不是我們認為的皇宮那樣,真正像我們陽宅那樣的地宮出現也是在西漢開始,真正廣泛應用也是到東漢之後,並且是磚石墓,這是從“黃腸題湊”演化而來的,例如東漢末年的曹操墓,就是典型的磚石墓,所以也不能我們認為的那樣的皇宮。
雖然司馬遷在《史記》中描述:“在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駑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我認為有些誇張的說法,雖然現在科學探測出來有水銀的存在,但並不能確定水銀是什麼作用存在的。況且木槨墓最怕火,不知道在裡邊放人魚膏是什麼意思,是想讓秦始皇在地下太冷暖和暖和嗎?
回覆列表
先說秦始皇陵的修建時間吧,開始修建於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7年),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陳勝、吳廣起義軍西征時停止,歷時39年。
依據是《史記.秦始皇本紀》,“太子胡亥襲位,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酈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始皇駕崩,秦二世繼位。當年九月,就把始皇安葬在酈山陵墓。始皇剛即位時,就從全國各地送來七十多萬徒役開始修建酈山陵墓了。以此推斷開始修建的時間為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7年),始皇安葬的時間為秦王政三十七年(公元前210)。
始皇下葬後,並沒有停止陵墓的修建工作,結束時間有兩個時間節點。一個是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四月,“會上崩,罷其作者,復土酈山。酈山事大畢,今釋阿房宮弗就,則是章先帝舉事過也。”秦二世說酈山陵墓已經修好了,要繼續把阿房宮修築好。另外一個時間節點是,‘二年冬,陳涉所遣周章等將西至戲,兵數十萬。二世大驚,與群臣謀曰:“奈何?”少府章邯曰:“盜已至,眾強,今發近縣不及矣。酈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將……’在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冬天,陳勝派兵西進,秦二世很震驚,就問大臣意見,章邯請求赦免修築酈山陵墓的役徒反擊,秦二世同意了。酈山陵應該是前210年始皇下葬後,前209年已經基本完工,前208年估計還在做一些完善的工作,但是由於義軍的進攻,就提前結束了。
按照史記的記載,陵墓有三重泉水那麼深,灌注銅水,填塞縫隙,把外棺放進去後,又修造了宮殿,設定百官位次。並用水銀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機器遞相灌注輸送,頂壁裝有天文圖象,下面置有地理圖形,還有用娃娃魚的油脂做成的火炬。
按照現在的考古發現,陵園分為內外城,陵園範圍有56.25平方千米,相當於近78個故宮。內外城已經有很多兵馬俑,銅車馬和殉葬坑了,對照史籍,推測地宮處是有類似皇宮的建築的。目前地宮還未發掘,官方解釋是目前考古條件有限,為了更好的保護這些文化遺產,決定暫不發掘。
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秦始皇陵從項羽開始,歷經漢、新朝、魏晉、唐、五代,還有宋、清、民國時期,已經被多次盜挖,等地宮重見天日之時,不知道還能留下來多少有價值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