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經緯測繪

    1)任命一個數字遺囑執行人

    你的家人或者最親的好友可以管理你的線上“遺產”,如果他們有你的密碼,他們就會很容易關閉掉你的賬號。但問題是,你願意將你的隱私和安全洩露給他人嗎?即使這些人不會偷窺你的隱私,你的安全資訊也有可能丟失或者被盜,或被駭客攻擊。與其將你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告訴你最親近的人,你還不如告訴你的律師任命一個數字遺囑執行人,如果發生了不幸,後者將獲得你的所有數字遺產。

    2)使用密碼管理器

    由於人死後 ,即使是委託他人,也很難再繼續每天堅持登陸數字服務。不過,你可以註冊一個安全服務或者密碼管理服務,在你需要的時候啟動它。這樣,在你死後,你的律師就可以將“主密碼”交給數字遺產執行人手中。你可以選擇密碼管理服務LastPass, 註冊一個獨立的雲端儲存賬號。LastPass提供多種多因素身份驗證方法的支援,如YubiKey、指紋識別裝置、GoogleAuthenticator,以確保主密碼意外洩漏時機密資料不會外洩。

    死後,“數字遺產”該如何處置

    3)檢查你所使用的網頁或者服務是否擁有能為你處理“後事”的功能

    谷歌Inactive Account Manager(不活躍賬號管理)就是典型代表。這項服務可以讓你來決定自己的Google+, Blogger, Drive, Gmail, Picasa Web Albums, Google Voice以及YouTube 等賬號的命運,並促使你為自己建立一個截止日期。

    如果所設定的日期快要來臨,你就無法進入賬號,這項服務就會給你傳送一條確認簡訊,如果在很長一段時間你沒有回覆,谷歌預設你已經死亡。當截至日期過後,這項服務會將你的照片、影片或者郵件傳送給你事先指定的聯絡人。

    社交網站在這一方面影響更大。很多已經去世的人群可能從未留下遺書來說明如何處理自己線上網站資訊或者是否將自己的秘密分享給好友或者家人。如果你負責自己一個親人賬號的安全或者管理,希望以下資訊能帶給你幫助:

    Facebook

    就Facebook而言,你有兩種選擇:你可以讓這家公司刪除你親人的賬號,或者讓他/她的賬號變為“紀念號”。當賬號變為紀念號後,任何人都不能再登陸,不過你親人的好友仍能夠發表留言。此前,Facebook只允許好友看到紀念號使用者,現在這家公司決定為了尊重逝世使用者意願,在他們死後,維持他們的隱私設定不變。另外,逝世使用者好友還可以要求看死者身前“回首好時光”影片。 Facebook在2009年推出了這項功能,當時剛好也是這家公司一名早期員工在一次腳踏車事故中不幸死亡。

    死後,“數字遺產”該如何處置

    如果你可以證明你是死者的親人,你只能申請將一個賬號做紀念號。你需要提供死亡證明。更為重要的是,如果申請了紀念號,就不能要求解除。

    谷歌

    如果你的親人根本就沒有機會使用谷歌Inactive Account Manager, 你也可能透過谷歌認證程式來進入他們的賬號。注意措辭,這裡說的是“可能”,因為谷歌不能承諾一定滿足你的請求。如果你認證透過,你就可以獲得死者的賬號,包括郵箱、YouTube影片和谷歌 Play應用商店。認證程式稍微有些麻煩,且技術含量較低,對於谷歌這樣的公司來說,這一點確實讓人驚訝。使用者需要將自己的身份證和已故親人死亡證明以傳真或者郵遞方式發給谷歌。

    Twitter

    不幸的是,Twitter並沒有提供類似Facebook紀念號選擇。使用者只能直接聯絡這家公司,並隨附你的身份證和已故親人死亡證明來要求其關閉賬號。Instagram 和LinkedIn 也是採取相似處理方式。對於一些小型社交網站,它們或許也是這樣做的。

    Outlook和Yahoo Mail

    谷歌至少還承諾了來調查你獲取親人電子郵箱賬號的權利,微軟和雅虎則明確表示,它們不會分享使用者的賬號。不過,它們在收到請求後會關閉已故使用者的賬號。微軟已經推出了Next of Kin服務,如果你能提供證明,證明你與死者之間的親屬關係,以及死者死亡證明,這項服務將會把死者生前所有郵箱儲存在一張DVD中發給你。

    Dropbox

    Dropbox比較好處理,只要你的親人留下一臺跟這項雲端儲存服務相連線的計算機就OK。如果沒有留下計算機,你可以嘗試聯絡這家公司,要求其讓你進入親人的賬號,不過Dropbox 並不承諾就一定會批准。

    蘋果ID/iCloud

    不幸的是,蘋果在其服務條款中有一項“生者不享有對死者名下財產的所有權”的規定。根據這項條例,蘋果賬號是不可轉移的,你所能做的就是透過聯絡iCloud客服來關閉死者的賬號。

    如果你還沒有考慮那麼長遠,我們不責怪你。但是,在我們還活著的時候,我們為何不去以一種更簡單方式去準備這些呢?你也看到了,上面提到的幾項服務,如果讓你的親人前去索要或者刪除你的賬號,是有多麼費力 。確保你的賬號被刪除而不是讓它們成為“孤魂野鬼”,這不光是你給家人一種安慰,你實際上也在阻止他人冒充你來盜取資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西紅柿是生吃,還是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