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走街串巷看民俗
-
2 # 曹老師xixi
程昱作為曹操五大謀臣之一,給人的印象就是老謀深算的文臣,在各種影視作品遊戲及小說中基本上都是以這樣的,就這樣的一個人,怎麼也讓人聯想不到他能與掌管軍政大權的都督聯絡到一起。
但是。。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曹操集團中,第一個有此項權利的不是曹氏宗親大將,也非五子良將,乃是“謀臣”程昱。
查閱程昱生平,你就會發現程昱乃是曹操謀臣中的另類,武將中的奇葩。武將?對,你沒有聽錯,是武將,程昱出道乃荀彧推薦,本可以其智謀才華在早期曹操集團中博得重要職位,但程昱非要走武將路線,明明可以靠才華非要搶武將飯碗。看看程昱官職變遷,早期為東中郎將,後為振威將軍,奉威將軍,曹丕代漢後擔任衛尉,死後追封車騎將軍。要不講這個人,妥妥的一將軍嘛。再對比荀攸荀彧叔侄,尚書、侍中、光祿大夫,這才是典型的文官路線。
再看曹操對程昱的評價“程昱之膽,過於賁、育。",賁、育都是戰國時有名的勇士,說明在曹操的心中對程昱的第一印象是勇。再看後世王溥評價:”魏晉以賈詡之籌策、賈逵之忠壯、程昱之智勇·····”一個文臣謀士加個勇合適嗎?
實際上程昱卻實是勇武,拘記載程昱身長八尺三寸,就比關羽矮一點點,身材十分健壯,早些年就被曹操委以兗州的軍政大權,舉幾個例子,曹操徵徐州時,留程昱荀彧守鄄城,後張邈聯合呂布攻打兗州,期間荀彧主謀,程昱率軍,最終守住三城。袁紹移兵南攻鄄城時,曹操在外征戰,自給程昱留了七百守兵,程昱拼死抵抗,嚇退了袁紹。只是程昱在率軍征戰的時候,善於用計,因此給人的印象是謀士,後來曹操南征荊州,劉琮投降後,程昱已年67歲,對曹操說道“所謂‘知足不辱’如今是我急流湧退的時候了。”主動交出兵權,退居二線。
這樣一個智勇之臣,確實有資格成為曹操集團的第一個“都督”(這裡解釋一下,曹操集團中是不設大都督一職的,不像東吳有周瑜大都督呂蒙大都督的,因為早期曹魏地盤也小,就一個兗州,程昱是都督兗州,並不是都督職位,但作為統管軍政大事這個權利的,在曹魏確實是第一人。)。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
首先有兩個基本要素是要先確立的
其一:人民群眾決定歷史,英雄人物只是會影響歷史;
其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結合這兩個元素的結果:從經濟史角度來看待人民的作用。
經濟史的研究過程中含四要素:人口、資源、技術與社會制度。其中,社會制度是對於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起根本性作用。因此,個人所說的人民的決定力量,就是一種社會制度的框架性設計與約束。由於人是一種適應性預期動物,所以,在制度性框架的建設到毀滅,人類的感知會產生時滯效應與偏差。這是社會意識落後於社會存在的道理。但這並不意味著最終的歷史結果與走向會改變,英雄人物的作用是“提前”與矯正人們的時滯,而不是改變歷史的結果,因此他們僅僅是在影響歷史。
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生產力嚴重落後,政治腐敗昏庸,勞動力流動性增強,戶籍制破碎,人均資源短缺,群雄割據,義軍蜂起。而就根本性經濟框架而言,是毋庸置疑的莊園經濟制度,其在政治上的延伸即為士族階層的形成與劃分。
因此,曹操的眾謀士對於曹魏政權所起到的作用應分為兩類:其一、對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建設與恢復;其二、對根本制度性政策的改良,使其順應莊園經濟與士族階層的歷史大勢。
第一類的代表者為:郭嘉、程昱、劉曄;
第二類的代表者為:陳群、司馬懿、荀彧、荀攸。
先討論第二類。荀彧、荀攸叔侄、司馬懿在對於曹操起兵過程給予了極大的政治輔助多於軍事輔助。其皆出身於河內潁川,歷代官宦世家,家族豪盛,聲望輝隆,他們之於曹操是士族代表性人物,對於曹操義舉所獲得的政治支援幫助極大。為曹操起兵討逆提供了士族代表與莊園經濟的合法性。而在隨後的過程中,曹操的唯才是舉,打破士族門第、奪取漢炳的行為為這種雙方合作帶來了不和諧因素,最終反映在了荀彧難以善終,司馬懿奪權等政治事件中。
而陳群,同樣出身大族,也是士族階層的典型代表。他為穩固曹魏政權做出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就是九品中正制。(個人認為三國時期是整個中國歷史中最不重要的時期之一,其整體對於真正的歷史研究意義不大,學術價值較低,而唯獨除了陳群此舉)。九品中正制是順應莊園經濟制度,維護士族利益的根本性制度改良,其為彌補武帝后期與士族的不和諧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說曹操時代的曹魏政權猶如空中樓閣,劉備孫權尚有機會一統天下,那麼曹丕時代則是徹底葬送了這種可能性。這個政權只會從內而外自我消亡,而不會從外而內被其他政權消滅。應該說陳群對於曹魏政權的貢獻是相當大的。
在第一類中,郭嘉、程昱、劉曄對於曹魏政權的建設較多體現為軍事類輔助。“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清治德業,殊於荀攸,而籌畫所料,是其倫也。”
郭嘉自不用說,是軍師級別的人物。鬼謀籌劃,即使不死,恐也難以得魏政權重用。程昱終生不曾位列三公。曹魏君主曾有三次機會統一天下,劉曄抓住了這三次全部機遇,可惜的是曹操、曹丕、曹睿均沒抓住,如之奈何。其軍事嗅覺即為靈敏,然就如張遼一樣,一生不能被曹魏政權信任,晚年稱病裝瘋,鬱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