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881987119284

    和麵時不能一次將水加足。麵粉倒在盆裡或面板上,中間扒出一個凹塘,將水徐徐倒進去,用筷子慢慢攪動。待水被面粉吸乾時,用手反覆搓拌麵,使麵粉成許許多多小面片,俗稱“雪花面”。這樣,既不會因麵粉來不及吸不而淌得到處都是,也不會粘得滿手滿盆都是麵糊。而後再朝“雪花面”上灑水,用手攪拌,使之成為一團團的疙瘩狀小麵糰,稱“葡萄面”。此時麵粉尚未吸足水分,硬度較大,可將麵糰勒成塊,將面盆或面板上粘的麵糊用力擦掉,再用手蘸些水洗去手上的麵粉灑在“葡萄面”上,即可用雙手將葡萄面揉成光滑的面菌。此種和麵法叫“三步加水法”,可使整個和麵過程乾淨、利索、達到“麵糰光、面盆光、手上光”的效果。  麵糰吃水因用途不同而用量不等。以七五粉或富強粉為例,每500克麵粉,擀麵條的麵糰,吃水180-200毫升,包餃子的麵糰吃水200-210毫升,包包子的發酵面吃水225-250毫升,第一步加水60%-70%,第二步加水20%,最後加足。只要這樣和麵就能達到“三光”。適合用熱水面團製作的食品  熱水面團也叫沸水面團或燙麵。和麵水溫一般在60-100度。由於在熱水的作用下,麵粉中的蛋白質凝固,並分解水分,麵筋質被破壞,澱粉大量吸收水分而膨脹變成糊狀並分解出單糖和雙糖,因此就形成了熱水面團性糯、勁小,成品呈半透明狀,色澤較差,但口感細膩、富有甜味,加熱也容易成熟的特點。  熱水面協和適宜製作蒸餃、燒麥、鍋貼、油糕等。和熱水面團的方法  熱水面團的調製方法是將麵粉倒入盆內,加熱水(60-100度)用麵杖攪拌,邊倒水,邊攪拌,攪拌動作要快,特別是冬季更要敏捷,才能使面均勻燙熟。用水量要在調製過程中一次摻完摻足,不能在成團後調製。因為成團後補加熱水再揉,很難揉得均勻。如太軟(摻水過多),重新摻粉再和,也不容易和好,還影響麵糰性質,而且吃時粘牙,最後一次揉麵時,必須灑上冷水再揉成麵糰,其作用是使製品吃起來糯而不粘,麵糰和好後,需切成小塊晾開,使其熱氣散發,冷卻後,蓋上溼布條備用。適合用溫水面團製作的食品  麵粉與50度左右的適量溫水調製的麵糰稱為溫水面團。由於水溫高於冷水,水分子擴散加快,從而使麵筋質地形成受到一定限制,而澱粉的吸水性卻有所增加,這種麵糰的筋性、韌性、彈性低於冷水面,製成品種色澤次於冷水面團。  溫水和麵的特點是柔中有勁,富有可塑性,容易成形;熟制後也不易走樣,口感適中,色澤較白,這種特點,特別適用於製作各種花色蒸餅,如白菜餅、金魚餅、四喜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ED Player怎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