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清代太醫院最後一任御醫是任錫庚,關於此人的介紹,史料中較少涉及,根據其家譜和《北京百科詞典——科學技術卷》來概括:任錫庚,字修如,北京人,精通醫術,曾經擔任過太醫院掌印御醫,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生,1890年,17歲的他進入太醫院,後成為御醫,最高時曾經擔任御藥庫掌印御醫,1927年去世,享年54歲。

    太醫院的簡介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御醫之一,不算特別重要的人物,但是其特殊之處在於他在太醫院的歲月正好處於清王朝山河日下的時期,太醫院作為其中一個特殊的機構,它的發展以及相關描述性記載可以讓我們得以窺探晚清些許細微的變化。其傳世手稿《太醫院志》成書於1916年,刊行於1923年,是任錫庚賦閒在家的時候根據殘存的《太醫院記事》整理成書的,全書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太醫院的制度及其相關的職責,從下圖可以發現,太醫院的發展從開始的分科到最後的各科合併,說明太醫院是朝著綜合化的方向發展的。關於職責方面,任錫庚將其簡要地概括為兩個方面:固定性職責和臨時性職責,固定性職責包括特簡供奉、內直供奉、外直供奉、駐署、辦公和製藥 ,臨時性職責包括隨扈、隨侍、特派差務、奏派差務、諮派差務,並對每一項職責進行了詳細的描述,為我們瞭解御醫的日常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資料。

    太醫院醫療分科變化表

    第二,書中對於御醫的待遇進行了描述。書中記載太醫院的官職主要有院使、院判、御醫、實授吏目、預授吏目、醫士。在品級之下有著不同的待遇和薪俸,御醫不只有各自官品應得的收入,還有一些特別獎勵,比如皇帝因為其醫治有效或者勤勉給予的特殊獎勵,比如物品獎勵、加官進爵、恩惠後代子孫之類的。

    太醫院的御醫們會因為自身的功勞惠及子孫後代

    第二,關於御醫的考試、選拔。考試主要針對肄業生,從以往的醫學書籍中出題,每年分四季考核,選拔主要有5個方面:額缺、醫學、學位、徵取、升遷除授,其中徵取是御醫最特殊的選拔方式,它是指從各地徵取名醫到太醫院任職,由此可見清朝御醫的選拔也是多種方式。

    第四,書中還詳細記載了太醫院有祭祀先醫的情況,這表明太醫院在進行治病救人的同時,還承擔著一定的醫學教育的職責,也體現了太醫院對於醫學先賢祭祀的重視。

    最後還要提及的是,因為任錫庚在太醫院任職的時間處於清朝發生巨大變革的時代,所以其中對於太醫院的院址變遷的描述,使得我們得知之前太醫院是處於後來的東交民巷的所在地,而關於針灸學習工具銅神的記載,也讓針灸在清代的發展得以為大眾所知。

    太醫院舊址,就是後來被劃為東交民巷的所在地

    簡單來說,任錫庚根據自己在太醫院的所見所聞編撰的這本《太醫院志》,為我們研究清朝御醫發展及其醫學狀況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中醫研究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所長李經緯對任錫庚《太醫院志》的史料價值評價道:“中國正在由戴逸先生主持修撰《清史》,其中單列醫藥衛生志,委託我來做,其中涉及太醫院醫藥史的部分,就參考了任錫庚的著作。”

    參考文獻:

    李梓:《最後的御醫》,《新世紀週刊》,2007年第23期

    韓晉:《任錫庚與《太醫院志》》,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韓樸:《北京歷史文獻要籍解題》,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10年版

  • 2 # 頑伯

    如果算上後來溥儀復辟 那麼最後一任御醫是溥儀的御用保健醫師愛新覺羅·鸚烈·鵬。

    公元1916年,愛新覺羅家族誕生了一位小公子,這就是愛新覺羅·鸚烈·鵬,出身御醫世家的他註定他要為皇室奉獻一生。家族世代都是宮廷御醫,祖祖輩輩都有著精湛的醫術和大量的醫學秘方,所以為了家族傳承他深受長輩器重,從小就接受醫術的教育,除了接受醫學教育以外,長輩還時常提醒他學醫先做人,要懂得懸壺濟世。年方十幾歲的鸚烈·鵬就已經掌握了大量的宮廷秘方,二十歲時,他又到哈爾濱中醫學校系統學習,技術更加的高超了。

    身在皇家身不由己,鸚烈·鵬畢業後就直接被日本人抓去繼續侍奉皇帝,還升了少校,他治病救人的願望就此被擱置了,清末混亂不堪,沒過多久,溥儀就被俘囚禁,他自然也沒能倖免。1951年時,鸚烈·鵬被定了一個莫須有的罪狀奉職偽宮廷,就被捕入獄了,這時他剛剛35歲,整整28年後,他才被釋放出來,可以說他的青春年華都在牢獄中度過了。也許是家庭的教育,醫生的血脈,他心理素質非常的強大,在獄中依然苦讀醫術,研究醫術,一絲一毫沒有放棄。

    1979年,他終於被釋放出獄,此時的他已垂垂老矣,可是他並沒有就此放棄也從未對國家有過怨言,回到家鄉他開了一間藥鋪,實現了自己埋藏多年的夢想。憑藉他精湛的醫術和多年對醫藥的研究,把很多人從鬼門關拉了回來,也經常為鄉親免費送藥。很多人都以能被這位“御醫”救治過為榮耀了。更加令人敬佩的是,鸚烈·鵬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研發了很多新型藥方,療效甚好。他還主動將這些藥方和家傳秘方獻給國家。可是很多人上門重金求藥他卻拒絕了,老人說:“醫者,治病救人也,無價可尋。”如今這位老人已經102歲了,依然精神矍鑠,依然奮鬥在醫學的一線,他所創的“追風液”,造福了大量風溼病患者,成為中國醫學史上的里程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凍好的餛飩放到保溫桶裡能保持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