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一個百萬使用者的理財平臺做過社群運營,社群日活躍使用者5萬人以上,社群每天發帖1000多,回帖上萬,不算很大型的社群,屬於垂直社群,在行業中也算比較知名。
我當時的工作包括:社群的整體統籌運營、各板塊最佳化、內容運營、社群管理等。
我認為,社群分為兩種。
一種是純粹的內容型產品,去滿足使用者的內容消費需求,像知乎。
我當時的社群就屬於第二種,我主要說一下這型別社群的內容運營。
一個社群就是一個產品,而且這個產品以內容為核心。
如何做好這型別社群中的內容運營?
1、分析社群的目的是什麼?
我當時運營的理財社群,目標主要包括:
讓新使用者快速瞭解產品、快速入門,內容以新人指南帖、常見問題解答為主;
老使用者投資交流,增加使用者粘性,解答使用者疑問;
透過社群增加使用者的信任,使用者能夠及時看到其他使用者的動態,像社群中有很多使用者發表的投資感悟、收益等,其他使用者看到,相信會對平臺更加信任,可能還會加大投資;
快速瞭解使用者的需求,透過社群建立平臺與使用者的快速溝通渠道,像意見反饋、使用者投訴、問卷調查等,一些使用者遇到問題,不習慣打電話,而是會將問題發在社群,來諮詢大家的建議;
官方資訊的釋出通道,建立個社群,便於官方釋出資訊,包括官方公告、平臺動態、活動等;
需要宣傳的內容。
一切的運營都是圍繞著這個目的進行的。
2、社群運營工作內容包括:
內容模組的鋪設:包括各個板塊的設計,每個板塊放什麼內容,不同的板塊,曝光量是不一樣的,所以要將最新、最希望使用者瞭解的內容,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內容激勵機制的建立:建立有效的內容獎勵機制,包括優質內容、發帖回帖的積分獎勵,社群胸章、專欄等;
內容的生產:內容包括UGC內容和PGC內容,像我當時運營的社群,雖然大多數帖子都是使用者釋出的(UGC內容),但官方也要定期輸出一些內容(PGC內容),這樣才能更好的控制社群氛圍。如果都是使用者發的內容,會顯得社群很亂、沒有重點;
內容的推送:根據不同的使用者推送不同的內容,像我們對新註冊使用者,會推送一些新人入門貼,包括其他使用者寫的投資感悟貼,增加對我們平臺的瞭解和信任,類似於口碑傳播;
社群氛圍控制:制定《社群管理辦法》,對違規的使用者進行處罰,維護和諧的社群交流環境;
內容稽核:包括違規內容和敏感內容的處理;
關鍵使用者運營:像KOL使用者等,每個社群都有幾個活躍的意見領袖,左右其他使用者的想法,怎麼去維護這型別使用者,對做好社群運營很重要;
官方賬號的管理:公告賬號、運營賬號、客服賬號、其他業務部門的賬號。
3、社群運營注意事項
1)建議一個有效的社群獎勵機制:這是一個社群能健康運營的關鍵,一方面要讓大家踴躍發帖回帖,另一方面要平衡更方面的利益;
2)KOL使用者的管理:設計版主、優質使用者等;
4)多逛社群,多跟使用者去交流,你需要去了解這些使用者。
作為一名社群內容運營,如果你都不喜歡這個社群,不願意去跟使用者交流,那怎麼能瞭解使用者,知道使用者喜歡什麼內容。
說說我做社群運營時遇到的一些有趣事情。
2、還有一次,某個使用者一時興起,發了一篇對平臺產品的四句打油詩,然後激起了大家的靈感,一起做起對我們平臺產品的打油詩,一個帖子,2個小時刷了1000條回覆。
作為一名社群管理員,自然要控制好社群的輿論,關鍵時刻要學會“救火”。金融行業,信任是基礎。
所以我就用個人賬號,以使用者的身份,發帖詳細解讀了這個事情,當然效果也不錯,很多使用者放下猜疑。
社群使用者有很強的群體效應,就像“烏合之眾”書中所說的,很容易被別人的觀點引導,所以,你要出一個更具有說服了,表面看起來更權威的觀點。
曾在一個百萬使用者的理財平臺做過社群運營,社群日活躍使用者5萬人以上,社群每天發帖1000多,回帖上萬,不算很大型的社群,屬於垂直社群,在行業中也算比較知名。
我當時的工作包括:社群的整體統籌運營、各板塊最佳化、內容運營、社群管理等。
我認為,社群分為兩種。
一種是純粹的內容型產品,去滿足使用者的內容消費需求,像知乎。
我當時的社群就屬於第二種,我主要說一下這型別社群的內容運營。
一個社群就是一個產品,而且這個產品以內容為核心。
如何做好這型別社群中的內容運營?
1、分析社群的目的是什麼?
我當時運營的理財社群,目標主要包括:
讓新使用者快速瞭解產品、快速入門,內容以新人指南帖、常見問題解答為主;
老使用者投資交流,增加使用者粘性,解答使用者疑問;
透過社群增加使用者的信任,使用者能夠及時看到其他使用者的動態,像社群中有很多使用者發表的投資感悟、收益等,其他使用者看到,相信會對平臺更加信任,可能還會加大投資;
快速瞭解使用者的需求,透過社群建立平臺與使用者的快速溝通渠道,像意見反饋、使用者投訴、問卷調查等,一些使用者遇到問題,不習慣打電話,而是會將問題發在社群,來諮詢大家的建議;
官方資訊的釋出通道,建立個社群,便於官方釋出資訊,包括官方公告、平臺動態、活動等;
需要宣傳的內容。
一切的運營都是圍繞著這個目的進行的。
2、社群運營工作內容包括:
內容模組的鋪設:包括各個板塊的設計,每個板塊放什麼內容,不同的板塊,曝光量是不一樣的,所以要將最新、最希望使用者瞭解的內容,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內容激勵機制的建立:建立有效的內容獎勵機制,包括優質內容、發帖回帖的積分獎勵,社群胸章、專欄等;
內容的生產:內容包括UGC內容和PGC內容,像我當時運營的社群,雖然大多數帖子都是使用者釋出的(UGC內容),但官方也要定期輸出一些內容(PGC內容),這樣才能更好的控制社群氛圍。如果都是使用者發的內容,會顯得社群很亂、沒有重點;
內容的推送:根據不同的使用者推送不同的內容,像我們對新註冊使用者,會推送一些新人入門貼,包括其他使用者寫的投資感悟貼,增加對我們平臺的瞭解和信任,類似於口碑傳播;
社群氛圍控制:制定《社群管理辦法》,對違規的使用者進行處罰,維護和諧的社群交流環境;
內容稽核:包括違規內容和敏感內容的處理;
關鍵使用者運營:像KOL使用者等,每個社群都有幾個活躍的意見領袖,左右其他使用者的想法,怎麼去維護這型別使用者,對做好社群運營很重要;
官方賬號的管理:公告賬號、運營賬號、客服賬號、其他業務部門的賬號。
3、社群運營注意事項
1)建議一個有效的社群獎勵機制:這是一個社群能健康運營的關鍵,一方面要讓大家踴躍發帖回帖,另一方面要平衡更方面的利益;
2)KOL使用者的管理:設計版主、優質使用者等;
4)多逛社群,多跟使用者去交流,你需要去了解這些使用者。
作為一名社群內容運營,如果你都不喜歡這個社群,不願意去跟使用者交流,那怎麼能瞭解使用者,知道使用者喜歡什麼內容。
說說我做社群運營時遇到的一些有趣事情。
2、還有一次,某個使用者一時興起,發了一篇對平臺產品的四句打油詩,然後激起了大家的靈感,一起做起對我們平臺產品的打油詩,一個帖子,2個小時刷了1000條回覆。
作為一名社群管理員,自然要控制好社群的輿論,關鍵時刻要學會“救火”。金融行業,信任是基礎。
所以我就用個人賬號,以使用者的身份,發帖詳細解讀了這個事情,當然效果也不錯,很多使用者放下猜疑。
社群使用者有很強的群體效應,就像“烏合之眾”書中所說的,很容易被別人的觀點引導,所以,你要出一個更具有說服了,表面看起來更權威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