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樂新劇情
-
2 # 歷史這樣說
悅史君不知道題主是哪裡來的自信,認為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會把好不容易拿到手的皇位,拱手讓給死對頭八弟多羅貝勒愛新覺羅·胤禩,但鑑於兩人在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晚年以及雍正帝繼位早期針鋒相對的種種鬥爭,悅史君認為有必要把這個問題說清楚。
清朝康熙十七年(1678年),愛新覺羅·胤禛出生於永和宮,是康熙帝的第四子,生母是宮女烏雅氏,由出身尊貴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長大。
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年),愛新覺羅·胤禩出生於紫禁城,是康熙帝的第八子,生母是宮女衛氏,少時由惠妃納喇氏撫養。
從這裡可以看出,愛新覺羅·胤禛不僅在排行上比八弟愛新覺羅·胤禩有先天優勢,在生母地位相當的情況下,養母的地位也要高很多。
清朝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愛新覺羅·胤禛和八弟愛新覺羅·胤禩同時受封為多羅貝勒,愛新覺羅·胤禩還是受封皇子中最年輕的一位。
這時,兩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甚至愛新覺羅·胤禩因年紀小,還更得康熙帝的寵愛。
清朝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帝第一次廢黜皇太子愛新覺羅·胤礽,將他幽禁於鹹安宮,皇長子多羅直郡王愛新覺羅·胤禔爭儲失利,轉而推薦八爺多羅貝勒愛新覺羅·胤禩,結果卻惹惱了康熙帝,八爺也被鎖拿治罪,還被革去貝勒。
不久,群臣聯名保奏八爺為儲君,康熙帝沒有聽從,反而釋放廢太子愛新覺羅·胤礽,又復封八爺為多羅貝勒。
四爺多羅貝勒愛新覺羅·胤禛在此期間支援復立廢太子愛新覺羅·胤礽,同時和八爺關係良好。
清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復立愛新覺羅·胤礽為皇太子,後冊封四爺為和碩雍親王,八爺爵位不變。
在此過程中,八爺雖然因人緣好,多次被推舉,但康熙帝不僅沒有讓他如願,反而爵位都險些沒了;四爺雖然低調,但成功晉級和碩雍親王,和八爺拉開了距離。
清朝康熙五十年(1711年),皇太子愛新覺羅·胤礽再次被廢黜,東宮位虛,康熙帝卻不令人替補。
八爺積極活動,也有朝臣保薦他,但康熙帝不為所動,反而因“斃鷹事件”對八爺有所顧忌。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與八爺關係密切的十四爺固山貝子愛新覺羅·胤禵受命為撫遠大將軍西征,稱大將軍王,八爺開始支援十四爺克承大統。
四爺和碩雍親王愛新覺羅·胤禛選擇了韜光養晦,他自稱“天下第一閒人”,跟兄弟們和和氣氣,對康熙帝表現誠孝,與定西將軍、川陝總督年羹堯和理籓院尚書、步軍統領佟佳·隆科多等人交往密切,等待時機來臨。
這裡已經很明顯了,八爺無論是自己爭,還是支援十四爺固山貝子、撫遠大將軍愛新覺羅·胤禵,都是活動頻繁;四爺的表現就很淡定,讓人看著特別踏實。
清朝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帝在暢春園去世,四爺繼位,是為雍正帝,命八爺,十三爺愛新覺羅·胤祥,武英殿大學士、戶部尚書馬齊,理籓院尚書、步軍統領佟佳·隆科多等四人總理事務,後加封八爺為和碩廉親王,授為理藩院尚書,辦理工部事務,十四爺則被召回加以圈禁。
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八爺和碩廉親王、理籓院尚書愛新覺羅·胤禩被革去王爵、黃帶子,由宗人府除名,改名“阿其那”,不久病逝於監所。
從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繼位後,對八爺先拉後打的策略,就可以看出他對八爺是非常有戒備的,不得不想盡辦法來除去他。
因此,所謂“讓賢”一說,實在是荒誕不經啊!
-
3 # 把酒共東風
所謂讓賢胤禩,歷史上是沒有記載的。就算是電視劇裡,也並沒有針對胤禩推讓過皇位。
劇中的情景是這樣的。雍正初登大寶,朝局不穩,但大局已定。雖說奪嫡失敗的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還心有不甘,在當時卻也已經迴天乏力了。面對他們在朝堂上的蠢蠢欲動,雍正才有了這麼一問,“你們中有誰願意做這個皇帝,今日當眾說出來,我讓位給他”。結果是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別說是在大庭廣眾的朝堂之上了,就是私底下說這種謀逆的話也是要殺頭的。
既然雍正明知沒有人敢說出來,那麼他為什麼還要這麼問呢?第一,他是要告訴那些還不死心的人,我知道你們不服,可那又能怎麼樣呢。第二,他要看看諸王和群臣的反應,看看誰是自己人,誰是敵人,誰還在觀望。第三,既然你們不敢說出來,那就好好的配合朕治理咱大清的江山吧。
站在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角度看,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恐嚇。他們難道真的就不想說出來嗎?假如說出來就能坐上皇帝寶座的話,他們一定會爭先恐後的說出來的。可他們都清楚,這種話一旦出口,那就是不折不扣的作死。
所以呢,這句“讓賢”的話,壓根就是一個美麗的謊言,或者說是雍正帝設下的一個陷阱。
回覆列表
雍正,康熙第四子,自從太子胤礽被廢,帝位最有力的爭奪者就是四阿哥胤禛與八阿哥胤禩,最後胤禛登上帝位,朝庭之中就傳言雍正帝位來得不正。雖然大局己定,但是反對雍正的人還是存在,仍有一部傷大臣還是不死心。此時提出讓位於胤禩,恰好能分辨忠奸,測探胤禩是否還有反心。
此事更能看出帝王的睿智,你們說我帝位來得不正,好吧,我自動讓位,看你胤禩敢不敢接,你敢接皇家衛隊在年羹堯手裡,我分分鐘製造一起錯殺。再者,胤禩不接帝位,群臣還如何反對,胤禛的帝位就坐得名正言順,堵住不臣之心的嘴。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