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KaiSeRBurNInG
-
2 # 米粒閒聊
北非戰場(本文指的北非戰場是,利比亞的沿海地區及埃及的埃利兩國的邊境地區還有突尼西亞部分地區。時間是從隆美爾在1941年4月率領德軍發動進攻開始到1943年5月,德意軍隊投降為止),如果從英國和德國及義大利,敵對雙方對此戰場的直接投入(軍隊數量、裝備數量)上來判斷,不能算是主戰場。可如果,加上將這些軍隊、裝備從各自本土或其它地區運到北非戰場,所動用的運輸工具,就包括有火車、汽車、運輸機和運輸船隻(在跨洋渡海時,還要有海上和空中護航)。並且在北非戰場作戰,因其自然環境不同於歐洲戰場,所以就連飲用水,毎一滴都要用運輸卡車,跑上幾百公里,甚至一、兩千公里。德國為了保證他的非洲軍團(包括一個摩托化師及第15裝甲師)的作戰及生存,配備的運輸力是入侵蘇聯一個集團軍運輸力的十倍。還因為北非戰場的氣侯酷熱乾燥,德國坦克發動機的壽命由正常的1400英里——1600英里,下降到了300英里——900英里。而北非戰場的沙漠地帶,使機動車輛的磨損增大,進一步增大了後勤保障的困難。這些原因,造成了德國為北非戰場,實際投入的各種資源是龐大的。這隻舉德軍一個例子,而英國和義大利投入的軍隊和裝備更多,消耗和損失就更多。特別是,敵對雙方為了保障對北非戰場的運輸線的安全,在東南地中海地區的海上及空中,進行了長時間、較強烈度的戰鬥。北非戰場不僅是陸地上的戰鬥,還有海上及天空的搏殺。
北非戰場的重要性。對於英國來說,北非戰場的勝負既是關係到本土生命線安危的問題(北非戰場的失敗,意味著對英國本土提供的生存資源,要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增加的運輸距離最遠將達到一萬餘公里,運輸成本會大大的增加,安全性會大幅降低),還影響到大英帝國計程車氣和威望。自開戰以來,英國軍隊,在北歐、西歐及希臘,連戰連敗。已不能再敗了,可以說已無資本再敗了。希特勒,在最初階段,認為既使丟掉整個北非,在軍事上也是可以忍受的,因為即便英國佔領了北非,單憑英國一己之力,是構不成対歐洲丈陸的真正威脅,而且德軍能快速的擊敗蘇聯,英國本身就已算不上一個對手了。但時間不長,希特勒岀於政治方面的考慮,也就是為了墨索里尼的“面子”,保障墨索里尼在義大利的統治,他才決定岀兵北非。時間到了1941年底,隨著美國的參戰,北非戰場的重要性增加了。因為,美英兩國的軍事力量就會對Continental產生威脅。從北非地區,可以跨海對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撒丁島和西西里島進行登島作戰,進而對法國、義大利和歐洲的“軟腹部”——巴爾幹半島,實施攻擊。事實上,美英聯軍在取得北非戰場的勝利後兩個月後,就進行了登陸西西里島的戰役(1943年7月10曰,希特勒於7月12曰,就停止了堡壘計劃,並從東線抽調兵力來增加西線防禦力量),並且造成了義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垮臺。
而且,北非戰場的勝利、斯大林格勒戰役與瓜達爾卡納爾島的勝利,被視為二戰中三個轉折點之一。所以,北非戰場應該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
回覆列表
不是
給一個數據,北非打成那樣,德國一共死了一萬多人
當然隨著冷戰開始到蘇聯解體,北非戰場的作用被吹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