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年清淺安然
-
2 # 米南德王問道
遼國選擇向蒙古高原地區發展,是非常正確的。正是這一選擇,讓遼國保持了東北亞政權中少見的穩定式繁榮,併產生了超過其實際能力的巨大影響力。
我們可以從遼國早期的發跡歷史來看。在契丹部落時代,他們就已經從東北亞山林裡西出,進入了蒙古高原東部地區。這個程序讓契丹人擁有了更為接近蒙古高原遊牧部族的生活、生產方式。也讓他們擁有了較強的騎兵,以及與文明中心更接近的位置。
在早期同渤海人的競爭中,契丹就是靠著這個優勢,從突厥等草原勢力手中獲得了更多來自內亞等地的先進技術。貿易道路方面,相對渤海人更依賴的北方路線,他們使用的通道在自然條件上優越了不少。這就讓契丹人最後成功崛起,並端掉了東面的渤海勢力。同時也讓契丹人看到了保持與西方交通線的重要性。
隨著契丹人的壯大與耶律阿保機遼國的誕生,契丹人在當時的北方已經很少有對手可言。尤其是在五代時入侵中原的嘗試失敗,和後來頂住北宋早期兩次反撲後,他們也開始沿著兩條線,向西擴張。
第一條線是從草原地區,順著原本的貿易路線前進。其中,著名的可敦城就是遼華人在草原上的主基地。這裡也成為後來耶律大石對抗金國入侵的最後地盤。從當地開始,招募的突厥系部隊,幫助耶律大石收服了回鶻人,最終建立西遼帝國。
第二天線更為靠南,希望走大同--河套地區向西--進入河西走廊或鄂爾多斯草原等地。因此,在某個階段內,遼國實際上冊封和承認了西夏王國建立之前的拓跋繼遷家族。只是隨著西夏的過度快速發展,遼國的宗主控制無法達成。最後就只能接受這個多出來的中間商。反過來也促進遼國更重視草原部落。
正是由於遼華人的戰略方向正確,讓遼國和北宋在很長時間內都維持了和平。拋開每年的歲幣不談,雙方還是在邊境上可以進行一些貿易的。而一旦發生大規模戰亂,那麼大家的花費可能都在歲幣與貿易逆差之上。
遼國本身也因為這個發展戰略,維持了同蒙古系部落和突厥系部落的良好關係。他們甚至和更西方的喀喇汗國有姻親關係。這就成為後來耶律大石西奔的原因之一,也是很多貴族和軍隊原因跟隨耶律大石的原因。西遼王室等於是利用了過去同喀喇汗國的關係,在保持當地原有制度的基礎上,在自己的王城內又儲存了一個小遼國。
更讓人無法想到的時,隨著蒙古勢力的突然崛起,他們與契丹人之間的緊密關係也為歷史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早期的蒙古帝國,在理解四方的文明世界如何運轉時,都需要當地的契丹人老師。無論是東面的金國境內,還是西面的西域和七河流域,都有契丹貴族和勢力來投效。著名的耶律楚才,就是這些契丹老師中最著名的一個。他們對於蒙古帝國迅速利用佔領的文明地區,發展屬於自己的帝國制度和文化,都有巨大推動。
當然,也是由於遼華人的向西發展,契丹一詞,今天任然是俄語中東方帝國的代名詞。而到16世紀中前期為止,稍微對東亞有一些瞭解的歐洲地圖繪製者,也常用契丹一詞來表示江淮以北的土地或長城以北的地區。
-
3 # 執斧談史說事
遼朝向蒙古高原發展的原因有三點,一是契丹族本來就是漁獵和遊牧混合的民族,二是想要打通新的絲綢之路,三是向中原地區發展受到限制。
契丹人本來就是遊牧民族發祥於遼河流域的契丹人是一個遊牧和漁獵混合的民族,其祖先來源本來就包含了來自蒙古高原的匈奴人,以及東胡人後裔的鮮卑人和烏恆人,所以契丹族本來就是草原民族自然對蒙古高原感興趣。西遼帝國
更何況契丹人和這些蒙古高原的阻卜人和室韋人有很大的親緣性,所以契丹人在蒙古高原的統治可比東北的漁獵民族女真人穩固多了,當耶律大石西行時蒙古高原的部族紛紛相助其建立了西遼帝國,而對於女真蒙古高原的部族則基本成來沒有服氣過最終還被蒙古人給滅了。
想要打通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由於河西走廊被西夏國佔據使得遼國和北宋的對外貿易都大受影響,為北宋大力加強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而遼國則透過控制蒙古高原打通了一條草原絲綢之路,而遼國也取代了北宋成為了中亞和俄羅斯等地區中國的代稱。遼國和北宋
以至於現在中亞地區和俄羅斯還稱呼中國為契丹,而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西方國家都流傳著契丹國的傳說,直到西方傳教士鄂本·篤從印度果阿處出發進入中國新疆地區,才從當地人口中最終證實了契丹指的就是中國。
遼國向中原地區發展受到限制遼國在滅亡後唐後一度短暫的入主中原,可是隨著中原各地百姓的反抗最終又不得不退會遼國境內,後來北宋建立後遼國想要入侵中原就變得更加苦難了,所以終遼之世遼國最多也就只佔據了後晉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的幽雲十六州加上後來北宋割讓的幾個州縣等部分中原地區而已。幽雲十六州
由於遼國向南擴張進而統一中國的夢想難以實現,所以自然對於加強蒙古高原的統治更感興趣了,這樣至少在領土上遼國可以壓過被自己稱為南朝的北宋,同時還可以收穫中亞地區一眾附屬國使得自己比起北宋來更像是萬邦來朝的中華帝國,而遼國也做到了這一點至今有許多國家稱呼中國為契丹而沒有哪個國家稱呼中國為宋國。
回覆列表
遼朝,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一代)。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善於放牧,不會耕作。遼朝將國家重心放在民族發展,為了保持民族性,主張因俗而治,故而選擇向內蒙古高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