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精是一之功,博是約之功”的意思,我認為可以從原文找到答案原文有:‘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意思是,如果知道了至善,那麼就能夠知道格物了那麼同理,如果知道了一,就知道精了原文有:‘博文’即是‘惟精’,‘約禮’即是‘唯一’;同樣是這段原文(太長省略),可知‘一’其實不是專一,而是“此心純是天理”;而“精”則是把一落到實處,也就是原文舉的例子。同理,如果知道了約,那麼就知道了博,這有些難理解說起博約,往往想起蘇軾:“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先理解蘇軾說的話:廣博地觀閱文章但有約束地選取(適合自己的),深厚地積累知識但濃縮成自己的觀點闡發理解了蘇軾的話以後,似乎又會有些摸不著頭腦,應該是先有博觀而後有約取啊?為什麼王守仁反而說:如果知道了約,那麼就知道了博 呢?這就要回顧王守仁的根本思想了:以心為本原文有:卻是須有這誠孝的心,然後有這條件發出來;譬之樹木,這誠孝的心便是根,許多條件便是枝葉,須先有根,然後有枝葉,不是先尋了枝葉,然後去種根弄懂了這段文字,就知道了,王陽明認為,約是根,博是樹葉,先有約,後有博這很好理解,舉個例子:給定一個函式,這個函式就是你的約,然後根據每一個自變數,你可以輸出一個對應結果,所以一旦你擁有了約,你就可以得到很多很多結果,就是博;然而,你卻不一定能從很多很多輸出結果反推出該函式名,因為你可能反推出無限多個函式名都滿足條件。所以博是約之功,而非相反至於為什麼人們往往認為先有博觀而後有約取,是因為人本身的侷限性道本來就是存在的,但是人卻不能生而明道,人必須要透過觀察客觀事物總結規律才能一步步接近道;舉個例子:每一個細胞都存在全套的遺傳基因,就如同道存在每個人心中,但細胞不會自己主動表達,必須有某種外在的事物促使它表達,同理,道雖然存在心中,但人必須透過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才能一步步發現心中的道可見,博觀而約取,是人不可避免的必經之路,然而,約取是本,博觀是末,不能本末倒置王陽明為什麼對朱熹的學說有所批判,是因為他認為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本末倒置,我個人對朱熹的學說並不瞭解,但就“格物致知”這一點的認識,我認為王陽明確實要高出一個境界
要理解“精是一之功,博是約之功”的意思,我認為可以從原文找到答案原文有:‘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意思是,如果知道了至善,那麼就能夠知道格物了那麼同理,如果知道了一,就知道精了原文有:‘博文’即是‘惟精’,‘約禮’即是‘唯一’;同樣是這段原文(太長省略),可知‘一’其實不是專一,而是“此心純是天理”;而“精”則是把一落到實處,也就是原文舉的例子。同理,如果知道了約,那麼就知道了博,這有些難理解說起博約,往往想起蘇軾:“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先理解蘇軾說的話:廣博地觀閱文章但有約束地選取(適合自己的),深厚地積累知識但濃縮成自己的觀點闡發理解了蘇軾的話以後,似乎又會有些摸不著頭腦,應該是先有博觀而後有約取啊?為什麼王守仁反而說:如果知道了約,那麼就知道了博 呢?這就要回顧王守仁的根本思想了:以心為本原文有:卻是須有這誠孝的心,然後有這條件發出來;譬之樹木,這誠孝的心便是根,許多條件便是枝葉,須先有根,然後有枝葉,不是先尋了枝葉,然後去種根弄懂了這段文字,就知道了,王陽明認為,約是根,博是樹葉,先有約,後有博這很好理解,舉個例子:給定一個函式,這個函式就是你的約,然後根據每一個自變數,你可以輸出一個對應結果,所以一旦你擁有了約,你就可以得到很多很多結果,就是博;然而,你卻不一定能從很多很多輸出結果反推出該函式名,因為你可能反推出無限多個函式名都滿足條件。所以博是約之功,而非相反至於為什麼人們往往認為先有博觀而後有約取,是因為人本身的侷限性道本來就是存在的,但是人卻不能生而明道,人必須要透過觀察客觀事物總結規律才能一步步接近道;舉個例子:每一個細胞都存在全套的遺傳基因,就如同道存在每個人心中,但細胞不會自己主動表達,必須有某種外在的事物促使它表達,同理,道雖然存在心中,但人必須透過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才能一步步發現心中的道可見,博觀而約取,是人不可避免的必經之路,然而,約取是本,博觀是末,不能本末倒置王陽明為什麼對朱熹的學說有所批判,是因為他認為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本末倒置,我個人對朱熹的學說並不瞭解,但就“格物致知”這一點的認識,我認為王陽明確實要高出一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