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算了叭

    拜年是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中國拜年的習俗行之已久。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 2 # 望天下太平97660506

    過年為什麼要磕頭過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民間傳統節日;也是華夏先民辭舊迎新慶賀的一種過程;更是民俗民風,在規定的時間彰顯和傳承。雖然有些地方“過年”時間不同,方式不一樣,意義基本相同。

    過年,"為什麼要磕頭?”有幾個因素:1、因古時多用以“禮”治國、治家;2、受孔孟之道“禮義仁賢”和“尊老愛幼”教育與尊守;3、是古代文明育人、感化人的最佳手段。4、是每個懂得磕頭的老人,對不懂得磕頭的小孩(後輩)最好的傳承方式。

    習慣性磕頭過程大體一樣:初一早晨父母先起床,梳洗打扮完畢後,什火燒水搓煮湯圓,(南方地區忌初一掃屋,怕財帚走了)倘若有老人:先給老人打水洗漱;然後再給小孩穿戴洗臉。全家洗漱穿戴完後,開始吃湯圓。吃完之後,每個小孩跑道長輩身前,雙膝跪地,雙手合十,按父母之前教的,磕頭程式和祝福吉言,連磕三次頭,每次磕頭——頭要磕挨地。同時要念道“XX我給您老拜個年!祝:“xx受福,睡到飯熟”等吉言。磕完之後,長輩將早包好的紅包,打發給磕頭的晚輩(有些直接拿錢)。簡稱"拜年錢。”初二出門竄親戚進門時,小孩按大人交的磕頭禮節,照做!只是稱呼不同了。

    現在來說,有過來人不覺笑,年輕的,有些也許沒經歷過。曾經家風家教嚴的大戶人家,“磕頭”禮節也許一點沒變,除此!很多方式有所改變,兒女沒見父母要求磕頭,父母也沒想兒女磕頭,逐漸淡化了。有些有能力的兒女,反到給父母發紅包了。還有很多給單位領導、好友的子女趁此加深影響:用不同新方式也有比如微信等發紅包,也有言語祝福!

    過年磕頭禮,應當延續傳承,因為它是古老的東方文明的像徵!只不過在教育子女磕拜時,以禮義為重,別把錢看太重了。

  • 3 # 翱翔看世間

    大年三十掛老宗譜,擺上酒菜豎起5-9雙筷子,點蠟插香燒紙磕頭禪拜祖先。初一家族來訪對著宗譜插三株香禪拜磕頭,祭奠基人感恩戴德以求保佑。有錢人功效已現感恩的心很強,當然很賣力,沒錢人只能浮言了事得過且過。大門放個攔門棍那是必須的,意思就是隻有本家族可以可以享受供桌上的待遇,將外鬼野鬼攔截在外。農村過大年是最熱鬧的時候,相互問候以解過去的不愉快,走親串門增加感情,安慰老人瞭解近況,從中也能看出個家的貧富差距,門前的對聯的質量也能看出願不願意過大年。個人感受不代表他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芋可以生吃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