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感覺騰訊做電商的成績不太好?
2
回覆列表
  • 1 # 國際觀察員

    我是數說社會,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騰訊做不好電商,主要是沒有"電商基因"。

    電商基因是個很神奇的玩意,你需要有很強的洞悉先機的能力。馬雲在網際網路還是電話寬頻的時代就嚷嚷以後將是電子商務的時代,東哥也是一邊當老闆一邊當客服才把京東拉扯大,看準的是以後電商能發展起來。要知道,當時全國的電腦總數量也沒幾個,上網交易的次數更是寥寥無幾,他們是冒了多大的風險?!

    電商平臺也是網際網路商業的一種,一旦取得先機會獲得60%-70%的市場份額,但對比聊天軟體,使用者粘性並沒有那麼高。阿里巴巴和京東一直在做的是前瞻性佈局,淘寶能買賣後就要做評價,做流程跟蹤,做退款流程,做商家可自我定製的商鋪頁面、做多樣化選擇和資料分析。大資料時代來了,就要做點選推廣,做自動化產品推薦。為了把客戶的錢留住,做了支付寶和餘額寶。為了促進客戶可以更多消費做了螞蟻金服。有了支付寶又馬上走出淘寶,透過融資和合作參與到餐飲、理財、醫院、出行等各種各樣的行業。而京東這方面,走的是靠譜+快速的差異化電商之路,提前花了大筆資金佈局物流和線下京東超市。這是馬雲和東哥的性格所決定,也是電商的必須,一旦慢下來馬上會被跟隨者後來居上。

    馬化騰先生和馬雲先生性格是不一樣的,而公司老大的性格往往會深刻影響公司的行事風格。相比之下,騰訊更多是採取風險較小的跟隨策略,別人有ICQ他們做QQ,別人有米聊他們做微信,別人有迅雷他們做QQ旋風,別人有校友網他們做朋友網……騰訊可以依靠QQ和微信極高的使用者活躍數輕易獲得別人難以獲得的快速成功,走得還更穩健,自然不必和阿里巴巴那般冒險,這樣的商業模式和電商需要提前洞悉先機、提前佈局的發展需求是格格不入的。而這一點,就是騰訊公司的基因種下的因,做不好電商只是自然形成的果。

  • 2 # 公子吉說

    1術業有專攻,騰訊做社交通訊發家,阿里做電商平臺發家.騰訊做不好電商就猶如阿里做不好社交。

    2騰訊現在做細分領域電商沒意思,做大平臺難。市場存量已小,使用者習慣已形成,電商之間的規模效應導致差距越來越大。

    3騰訊優勢大流量,大流量轉換電商流量沒問題,可是電商不是全靠流量,需要多方面經營,騰訊不專業(已經有了拍拍失敗的經驗)所以現在做流量價值的最大化,合作和投資了其它電商。

    畫外音:騰訊終究有一顆不死的電商心。

  • 3 # 尋尋覓覓花開花落

    現在騰訊做電商很困難,因為有淘寶天貓和京東,馬雲和劉強東沒有給馬化騰留餘地,騰訊想插一腳很難。另一方面馬化騰似乎在電商方面也沒太多想法,好像更願意投資或者收購有商機的企業。

    這些年騰訊在做好自己的主要業務外有不少好的投資,例如美團和滴滴,效果也很好。騰訊為什麼要一定做電商?很難做好的事為什麼要做?不如干點別的,能賺錢才是目的,做電商要有機會,尤其是做一個成功的電商,現在對上馬雲和劉強東沒什麼勝算,讓馬化騰做賠本的生意是很難的。

  • 4 # 實體店老王

    不是感覺,是非常不好。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騰訊早在起步階段,馬化騰屢次想賣掉QQ,但最後堅持下來,並趕上了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浪潮。

    社會趨勢,騰訊抓住了網民的痛點。騰訊起步是靠社交QQ。它的所有應用都是透過社交映射出去的,這包括QQ音樂、影音、管家、以及一些系列的遊戲,當時中國的網民並沒有現在這麼厲害,QQ起步的時候網民就連自主註冊一個遊戲賬號都很困難,而QQ作為當時最火爆的社交工具,恰巧利用了這點,將其旗下所有的遊戲賬號都與QQ捆綁,只要有QQ號碼就可以直接登入所有旗下游戲。在那個遊戲類別、網民知識匱乏的年代,QQ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戰略佈局不同,投資重點不同。騰訊之所以一直在模仿的原因就是想透過Q+社群佈局一個自己的使用者生態圈,從線上到線下,從吃喝玩樂到衣食住行,目的就是為了讓使用者在自己的生態圈裡流動。電商、微博都弄了,但看背後的用心程度、資金投入方面,又哪有新浪、阿里投資的多呢?當年馬雲做電商的時候是以電商為基準,之後對映其它供應鏈,比如物流、倉儲、品牌建設等,旨在做一個專一的電商。而騰訊之所以建立拍拍網的原因僅僅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態圈裡多一個類別,再加上騰訊當年的業務更傾向於遊戲與社交,電商能做好才怪。一個是社交流量轉電商,一個起點就是電商。一個是社交NO.1,一個是電商NO.1,一個非商業化流量使用者,一個專注商業轉化流量,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其實做電商不光是有平臺、商品就可以的,還要去進行維護,這包括後臺的供應網路,以及平臺體驗都很重要。騰訊的流量並非商業化流量,在轉化方面是非常差的。再加上當年沒有找到什麼專業的領軍人物,電商沒做起來也很正常。說白了,在當年拍拍網沒了騰訊能活,淘寶沒了,阿里巴巴活不下去了。

  • 5 # 夢雨青藍

    騰訊做電商之心不死,阿里做社交初衷不改。

    網路巨頭,搶佔線上線下流量之心從未動搖過。只是都有嘗試,都有失敗,但是從未放棄。

    單說騰訊陣營。其實騰訊做電商一直都有的,騰訊自己也有自己做電商的實戰。拍拍網。記得當時也是做得很火熱的。但是效果不太好。

    後來騰訊官方改變了策略。投資,入股,控股。京東,唯品會,蘑菇街,楚楚街,等等其他電商平臺。都相繼有騰訊的身影。

    包括時下的拼多多。

    騰訊電商做得確實不是很厲害了,但是佈局已經很厲害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Phone XS和XS Max都有哪些高階的保護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