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369109692826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繪的是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在現在的山西、內蒙一帶。

    出自:《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

    原文:

    敕勒歌

    南北朝:樂府詩集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

    遼闊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陰山下,天空彷彿圓頂帳篷,廣闊無邊,籠罩著四面的原野。

    天空藍藍的,原野遼闊無邊。風兒吹過,牧草低伏,顯露出原來隱沒於草叢中的眾多牛羊。

    擴充套件資料:

    《敕勒歌》的誕生時代,正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的北朝時期。由於漠南地區當時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們把漠南一帶成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齊時敕勒人的鮮卑語的牧歌,後被翻譯成漢語。

    賞析:

    “敕勒川,陰山下。”敕勒川安逸地伏在高聳連綿的陰山腳下。舒緩的低地“敕勒川”與陡起的“陰山”相遇,一高一低之間落差激盪。

    彷彿電影鏡頭由眼前的低緩谷地上搖至遠處的山脈,繼而推向天空。“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空像氈帳一樣,罩在四方曠野之上。“穹廬”是北方遊牧民族所住的氈帳。

    的確,蒼莽的天空無邊無際,望不見盡頭,好像倒扣在人們腦袋上的半球,正與隆起的帳篷類似。這和中原“蒼天如圓蓋”的天圓地方猜想異曲同工,都是先民從生活出發。

    對自然的樸素而充滿敬畏的觀察和推想。以草原上常見的事物來摹狀草原上常見的景象,彷彿脫口而出,其實準確生動;看似不事雕琢,細細想來卻感到妙極了。

    而語句之間透露出的對天地的敬畏、對草原的熱愛,卻是漢代遠嫁的烏孫公主 “穹廬為室兮氈為牆”的悲愁所不能比擬的了。

    “籠”是籠罩,“蓋”是覆壓;“籠”溫柔,“蓋”有力,共同寫出天地之廣大。而把天看作氈帳屋宇,正表明牧民以四海為家。在覆壓感之下,又多了一層遊牧民族的豪放、曠達。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悠遠的藍天在上,廣袤的曠野在下。長長的青草被風吹伏,顯露出其間的牛羊正在自由漫步。

    天高氣爽,大概是在秋日,正在吃草的牛、羊膘肥體壯。多麼寧靜又充滿活力的畫卷啊!“天蒼蒼,野茫茫”連用兩組疊詞,透過拉長音韻使人體味出草原與天空是廣闊的,一眼望不見邊。

    “風吹”“草低”“見牛羊”是有因果聯絡的自然現象,在草原上本應見怪不怪,然而在民歌中卻別有一番廣闊宏大、寧靜甚至慵懶的美好。南宋王灼評之曰:“能發自然之妙。”

    “草低”而不是“草倒”“草伏”,一字寫出了草高而柔軟,風強而不烈,動中又寫出靜來。“見牛羊”向來被認為是神來之筆。

    “顯露出其中的牛與羊”,這是一幅多麼安閒自然的圖畫啊!“見”一般解作“現”的通假字,意謂“顯現出”。然而,我以為此解釋固然生動,若說“見”是“見到”也未嘗不可。

    “風吹草低,讓我見到了其中的牛羊”,與“悠然見南山”一樣充滿“無意中”“不經意”的閒適感。從全詩來看,前半篇由小及大,由近及遠。

    從敕勒川所處的地理位置寫到草原的空闊環境;下半篇由上及下,再把天空中的鏡頭推回草原。這首民歌的語言樸素而靈動,用字準確生動、句子簡練明快。

    從音律節奏上看,全篇音協律美,讀來朗朗上口。“三三四四三三七”,短長相間,迴環曲折。起筆“仄仄平,平平仄”相對相協,爽朗明快。

    從意境的角度上看,整首民歌風格統一、色調一致,描繪了深遠廣袤的草原景色。孫安邦評之為“渾樸蒼莽,跌宕多姿”。用王國維先生的“意境說”來分析。

    全詩寫川、山、天、野、風、草、牛、羊,都是“無我之境”。雖然未著“人”字,卻勾勒出一個胸襟寬廣、眼界闊大、熱愛草原、心思安閒的牧人形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吳秀波明明是實力派,為什麼卻大器晚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