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聽K-Pop,如果你恰好還聽Super-Junior、Henry、f(x)、4minute、G.O.D,那應該知道GenNeo這個曾經為以上藝人寫過歌的音樂人的名字,而這個名字還有另一個名字,就叫梁根榮。
梁根榮是來自新加坡的華裔音樂人。因為在新加坡出生,又在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畢業,後來還進入南韓流行音樂圈,成為歌手及製作人,因此再用國際化來定義梁根榮,就完全是多此一舉的事。
不過,梁根榮的履歷和足跡,倒真是同步到他的創作和表達中。作為伯克利的畢業生,梁根榮的音樂根基,也受到了Neo-Sou和R&B的影響,味道純正、十足藍調。而在南韓音樂圈的遊歷,又使得梁根榮有著極好的精緻化打磨,讓作品比美式的R&B,更多精細的細節。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華裔音樂人,梁根榮從2017年起,還正式進入華語樂壇。當美國的傳統、南韓的製作,與華人基因的氣質,相融合時……於是就有了三年前的EP專輯《心領域》,以及三年後的這張新EP專輯《AD ASTRA》。
而既然是Neo-Soul加R&B的唱片,自然需要用Neo-Soul加R&B的標準去衡量。可以這麼說,《AD ASTRA》無論放到哪一個國家和地區同類型音樂的唱片架上,都是一張純粹且正宗的Neo Soul及R&B唱片。當然,同樣包括原產國美國。
開場的《Ur Type》,拋開更時代感的編曲,那種對於旋律與技巧的梳理,真的讓人想起二十年前那場R&B全球風暴的核心人物之一——Usher。
《Hold Back》裡梁根榮的人聲,更是透過一些喉音的技巧,呈現出更強的厚度,整首作品的歌聲質感,再加上無比潤滑的大量裝飾音、顫音、滑音、轉音等技巧的銜接,真是有種地道黑人嗓的味道。
那種感覺,也讓我想起了一個久違的同道高人——Ruben Studdard。後者也是第二季的“美偶”冠軍,以黑絲絨般的聲音聞名。
從人聲的傳遞來講,如果不是特意有人介紹,那梁根榮的這張專輯《AD ASTRA》,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一個美國歌手,甚至還是一個經歷過十幾二十年前當代R&B及Urban盛世,或者至少有一定淵源的美國歌手演繹的。
然而,都不是,梁根榮就是一個華裔歌手和音樂人。
而之所以能夠呈現如此地道的R&B加Neo-Soul,我個人非常喜歡專輯文案用到的錘鍊二字。如果不是對R&B有深刻的理解及熱愛,如果不是透過專業的技術積累,任何歌手都唱不出如此正宗和純粹的味道。
順帶著也提一句,在音樂的世界裡,玩風格最重要的,不是玩弄風格、把玩風格,而要有真正的匠人精神,讓風格融入到自己的血液裡。
梁根榮,真的是這樣的歌手啊。
除了演唱部分的地道之外,仔細聽來,《AD ASTRA》這張專輯在音樂的呈現上,又和美式的R&B專輯,或者K-Pop圈的R&B專輯,有小小的差異。
這種差異,就是編曲的簡化。
這種編曲的簡化,並不是指偷工減料,省音色、省律動,省掉製作過程中麻煩或耗錢的部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從音色的角度來講,《AD ASTRA》整張專輯不會給人一種逼迫感,因為沒有太多的音色密度,反而讓這張專輯有著一種獨特的空間感,而且是那種充滿彈性的空間氛圍。
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梁根榮和他伯克利校友兼同鄉Amos Ang,以及Casper卡斯柏及YAO等音樂人組成的團隊,並沒有用疊加音色,來增強表現音樂的衝擊力。反倒是透過開發不同音色的層次,讓不同音色發揮到極致,從而形成更立體的空間感。
這一點,梁根榮和他的音樂朋友們,倒是在不經意間,更接近東方美學的做法。
而錄音上突出後置人聲,以及Chorus、Reverb等的運用,也讓專輯音樂整體上有種特別飄逸的夢幻感。
一邊是音色的簡化(至少是不密集),另一邊,梁根榮卻是透過人聲的拼貼,立體和聲的設計,再加上人聲與樂器之間的互動,形成一種更具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聲網。簡單中包含著精緻,流暢中又蘊藏著層次。
當然,在保證傳統的基礎上,《AD ASTRA》整體上也融入了一定PB-R&B時代的元素,但不刻意、不過度的運用,也讓專輯既新潮又經典,在兩者之間平衡得恰到好處。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梁根榮及音樂人朋友團隊的創作,在旋律上做了很多適宜的減法,讓音樂主體部分更直接、更感性,那些流暢的旋律加上樑根榮本人乾淨、明亮又藍調味十足的歌聲,很容易讓人在第一時間,就感受到舒適感。
有技巧卻讓人感受不到技巧,一切都是那麼潤滑,更讓梁根榮的作品,很適合和歌迷交朋友,若近若遠、若即若離,但聽來輕鬆又容易共情。
這裡也要特別推薦梁根榮和臺灣“金曲獎”的“最佳新人”J.Sheon一起合作的《What Can I Do》,順暢的Verse,精妙的和聲,再加上樑根榮飽滿又磁性的聲線,以及J.Sheon那種迷人的尾音,當情緒以技巧的方式呈現出來,當動聽與深情以優美的方式傳遞出來,風格就變得不再重要。
最後,負責任的說一句,《AD ASTRA》全碟六首歌曲,都值得推薦。
如果你聽K-Pop,如果你恰好還聽Super-Junior、Henry、f(x)、4minute、G.O.D,那應該知道GenNeo這個曾經為以上藝人寫過歌的音樂人的名字,而這個名字還有另一個名字,就叫梁根榮。
梁根榮是來自新加坡的華裔音樂人。因為在新加坡出生,又在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畢業,後來還進入南韓流行音樂圈,成為歌手及製作人,因此再用國際化來定義梁根榮,就完全是多此一舉的事。
不過,梁根榮的履歷和足跡,倒真是同步到他的創作和表達中。作為伯克利的畢業生,梁根榮的音樂根基,也受到了Neo-Sou和R&B的影響,味道純正、十足藍調。而在南韓音樂圈的遊歷,又使得梁根榮有著極好的精緻化打磨,讓作品比美式的R&B,更多精細的細節。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華裔音樂人,梁根榮從2017年起,還正式進入華語樂壇。當美國的傳統、南韓的製作,與華人基因的氣質,相融合時……於是就有了三年前的EP專輯《心領域》,以及三年後的這張新EP專輯《AD ASTRA》。
而既然是Neo-Soul加R&B的唱片,自然需要用Neo-Soul加R&B的標準去衡量。可以這麼說,《AD ASTRA》無論放到哪一個國家和地區同類型音樂的唱片架上,都是一張純粹且正宗的Neo Soul及R&B唱片。當然,同樣包括原產國美國。
開場的《Ur Type》,拋開更時代感的編曲,那種對於旋律與技巧的梳理,真的讓人想起二十年前那場R&B全球風暴的核心人物之一——Usher。
《Hold Back》裡梁根榮的人聲,更是透過一些喉音的技巧,呈現出更強的厚度,整首作品的歌聲質感,再加上無比潤滑的大量裝飾音、顫音、滑音、轉音等技巧的銜接,真是有種地道黑人嗓的味道。
那種感覺,也讓我想起了一個久違的同道高人——Ruben Studdard。後者也是第二季的“美偶”冠軍,以黑絲絨般的聲音聞名。
從人聲的傳遞來講,如果不是特意有人介紹,那梁根榮的這張專輯《AD ASTRA》,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一個美國歌手,甚至還是一個經歷過十幾二十年前當代R&B及Urban盛世,或者至少有一定淵源的美國歌手演繹的。
然而,都不是,梁根榮就是一個華裔歌手和音樂人。
而之所以能夠呈現如此地道的R&B加Neo-Soul,我個人非常喜歡專輯文案用到的錘鍊二字。如果不是對R&B有深刻的理解及熱愛,如果不是透過專業的技術積累,任何歌手都唱不出如此正宗和純粹的味道。
順帶著也提一句,在音樂的世界裡,玩風格最重要的,不是玩弄風格、把玩風格,而要有真正的匠人精神,讓風格融入到自己的血液裡。
梁根榮,真的是這樣的歌手啊。
除了演唱部分的地道之外,仔細聽來,《AD ASTRA》這張專輯在音樂的呈現上,又和美式的R&B專輯,或者K-Pop圈的R&B專輯,有小小的差異。
這種差異,就是編曲的簡化。
這種編曲的簡化,並不是指偷工減料,省音色、省律動,省掉製作過程中麻煩或耗錢的部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從音色的角度來講,《AD ASTRA》整張專輯不會給人一種逼迫感,因為沒有太多的音色密度,反而讓這張專輯有著一種獨特的空間感,而且是那種充滿彈性的空間氛圍。
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梁根榮和他伯克利校友兼同鄉Amos Ang,以及Casper卡斯柏及YAO等音樂人組成的團隊,並沒有用疊加音色,來增強表現音樂的衝擊力。反倒是透過開發不同音色的層次,讓不同音色發揮到極致,從而形成更立體的空間感。
這一點,梁根榮和他的音樂朋友們,倒是在不經意間,更接近東方美學的做法。
而錄音上突出後置人聲,以及Chorus、Reverb等的運用,也讓專輯音樂整體上有種特別飄逸的夢幻感。
一邊是音色的簡化(至少是不密集),另一邊,梁根榮卻是透過人聲的拼貼,立體和聲的設計,再加上人聲與樂器之間的互動,形成一種更具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聲網。簡單中包含著精緻,流暢中又蘊藏著層次。
當然,在保證傳統的基礎上,《AD ASTRA》整體上也融入了一定PB-R&B時代的元素,但不刻意、不過度的運用,也讓專輯既新潮又經典,在兩者之間平衡得恰到好處。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梁根榮及音樂人朋友團隊的創作,在旋律上做了很多適宜的減法,讓音樂主體部分更直接、更感性,那些流暢的旋律加上樑根榮本人乾淨、明亮又藍調味十足的歌聲,很容易讓人在第一時間,就感受到舒適感。
有技巧卻讓人感受不到技巧,一切都是那麼潤滑,更讓梁根榮的作品,很適合和歌迷交朋友,若近若遠、若即若離,但聽來輕鬆又容易共情。
這裡也要特別推薦梁根榮和臺灣“金曲獎”的“最佳新人”J.Sheon一起合作的《What Can I Do》,順暢的Verse,精妙的和聲,再加上樑根榮飽滿又磁性的聲線,以及J.Sheon那種迷人的尾音,當情緒以技巧的方式呈現出來,當動聽與深情以優美的方式傳遞出來,風格就變得不再重要。
最後,負責任的說一句,《AD ASTRA》全碟六首歌曲,都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