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麼麼兔小小隻
-
2 # 使用者55127447378
水兒脫水最為常,發熱,嘔吐,腹瀉為主要病因,判斷脫水,一口唇乾燥,眼球凹陷,少尿,面板彈性減低。首要是消除病因,及時補水,最好的方法是口服補水法,一次白糖10至15g加食鹽3至5g兌溫開水100至150亳升分三次喂下。在七八十年代是最常用的補液方法。比當今的靜脈補液法安全的多。
-
3 # 翹望終南山
謝邀!因為小孩子不會說話,觀察孩子是否缺水很重要。1、根據孩子的體重計算每日進水量。2、尿色黃時多加點水。3、嘴唇保持溼潤。4、情緒良好。如果能做到以上情況,孩子應該不會發生脫水現象。但在孩子發燒、嘔吐、腹瀉等情況發生時,要警惕脫水情況發生,一般觀察囟門、眼睛、嘴唇、面板彈性、情緒等。如果發生異常情況,應該及時就醫。
-
4 # 生命召集令
小兒的內環境波動不穩定,身體的任何不適都會引起一系列的症狀。由於病毒、細菌等感染或飲食不當而導致的腹瀉、嘔吐、發熱等都會引起水分的流失,隨著水分的流失會帶走機體的營養成分,更重要的是脫失的水分會使小兒內環境發生變化,引起疾病。對於腹瀉、嘔吐、發熱、出汗多的小兒藥特別注意小兒是否有脫水情況,學會判斷小兒脫水情況,以正確判斷脫水,及早作出正確的補液以糾正脫水。小兒脫水嚴重者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所以正確判斷脫水至關重要。
根據需小兒脫水的量,以及精神狀態、身體的皮溫、尿量、血壓等情況可以將脫水輕度、中度、重度三個等級。輕度脫水的小兒失水量約30~50ml/kg體重,失水量佔體重的3%~5%左右,該種情況的小兒精神狀態稍差,僅有略微煩躁不安。對於輕度脫水的患兒其表現不典型,很多時候會被忽略,所以家長應對其敏感,儘早補水。中度脫水的小兒失水量佔體重5%~10%,失水量約50~100ml/kg體重,該狀態下的小兒精神稍差,家長會發現其狀態不濟,自行補水效果欠佳,應到醫院進行補液等治療。重度脫水的小兒失水量佔體重>10%,精神狀態極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面板黏膜極度乾燥,前囟和眼窩深度凹陷,眼瞼不能閉合,哭鬧的時候沒有眼淚,四肢末梢面板厥冷,極少尿液甚至無尿,重度脫水的患兒情況及其危機,由於小兒處於昏睡狀態、家長可能會忽略而拖延病情,甚至危及生命,一經發現或懷疑,家長應及時送醫就診。
作為家長或是醫務人員,能準確及早地判斷小兒脫水情況可避免病情進一步進展。對於重度脫水的患兒,家長儘早意識到孩子的脫水情況,並儘快就醫可以避免生命危險。對於輕度脫水的患兒,家長若能儘早發現,可透過餵食補充水分以糾正脫水,若情況無好轉應儘早就醫。
本期答主:常旭,醫學碩士
回覆列表
嬰兒脫水,常見起因:吃油、奶粉中脂肪含量過高、受寒、飲食不潔、寒熱不時、恐懼,都會上吐下瀉,從而脫水。
常見症狀:上吐、下瀉、發燒、怕冷、骨寒顫、大便氣味酸臭、不消化、摸肚子冷、通身虛汗、通體無一處不疼痛、怕風、意識不清、渾身乏力、站不起來、不活潑、眼睛視物不清、笑不出來(也有的特別愛笑的小嬰兒還可以笑出來的)。
小嬰兒脫水,很容易死掉的。
治療方法:無脂奶粉,烤香,再衝泡,餵養小嬰兒。多吃多睡多曬太陽防風靜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