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遊夢居士
-
2 # 聊史論今
明朝的藩王們,固然錦衣玉食,盡享榮華富貴,但是否是古代最幸福的王,那隻能說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
藩王的待遇明太祖朱元璋就像天底下所有的家長一樣,由於自己從小受凍捱餓,吃盡了苦頭,因此,在奪得天下、當上皇帝之後,除了將長子朱標立為太子之外,其他兒子都被他封為了親王,並且還為這些親王及其後代們的生活作出了一系列的安排,而這些就寫在了《皇明祖訓》當中。
《皇明祖訓》中,朱元璋明確規定了各個藩王及其後代所應授予或承襲的爵位以及與之相對應的護衛配備、宮殿、禮儀標準、俸祿待遇、官署配備等等,從最高級別的親王到最低級別的奉國中尉,只要大明王朝還在,只要你不犯什麼大錯被削除爵位,那你就可以什麼都不幹,反正就是保你衣食無憂,只管踏踏實實地享受你的人生就好了!
這就是明朝藩王們的待遇,自己什麼都不用操心,可以什麼都不幹,就可以錦衣玉食,要知道,多少人早出晚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為三餐果腹而已,如此看來,他們還是挺幸福的。當然了,這也只是理論上而已,事實上,由於朱家子孫成指數級的增長,到了明朝中後期,單單皇室成員就達到了上百萬人,往往一個省的稅賦糧餉都不足以供應他們,朝廷又不允許他們出去工作,因此餓死在家的也不乏其例。
當然了,這是後話!
藩王的煩惱總的來看,明朝的藩王們可以說是錦衣玉食、衣食無憂,幸福感應該還是挺高的!果真如此嗎?我看未必,因為他們雖然貴為藩王、皇室成員,但也是有著諸多限制掣肘的,我們就姑且統稱為藩王的煩惱吧!
那麼,藩王們都有哪些煩惱呢?
首先是人身自由高度受限。在明朝,藩王們沒有朝廷的允許或宣召,是不允許亂走的,只能老老實實地待在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裡坐吃等死,正如《皇明祖訓》規定:
凡親王及嗣子,或出遠方,或守其國,或在京城,朝廷凡有宣召,或差儀賓、或駙馬、或內官齎持御寶文書並金符前去,方許啟程詣闕。
即便要上京城,也是要朝廷派出專人宣召之後才可以動身的,更別提到處遊山玩水、“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了!因此,有些藩王可能一輩子衣食無憂,但可能終其一輩子都是在自己那差不過多隻有一個縣大的地盤裡打轉,有些級別低的,地盤甚至可能才有一個鄉鎮那麼大,生活肯定是乏味極了,從這個角度來看,說他們是高級別囚犯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次是他們沒有實權。明太祖朱元璋時期,他為自己的藩王兒子們配屬了相應的軍隊,肩負鎮守北方邊境的九大藩王自不必說,他們個個兵強馬壯,動輒十幾萬、幾十萬兵馬,位高權重,就是其他的藩王,也有著上萬人的部隊,權力也不小。
可自打朱棣開始,這種情況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畢竟他自己就是以藩王身份造反奪得皇位的,他生怕自己那些兄弟們也照葫蘆畫瓢,給自己來那麼一下,因此,在登上皇位之後,他也從一開始的削藩反對者一躍成為了削藩積極分子,開始對自己的兄弟們下手,將他們的兵權削得乾乾淨淨,眾藩王們就此失去了最大的權力支撐,關於這點,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正德年間的寧王朱宸濠,空有造反之心,卻無兵可用,只好招募了一些烏合之眾,匆匆起兵,其結果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明朝廷還不允許藩王們參政,朝廷的意思無非就是:作為皇室宗親,朝廷好吃好喝供著你們,你們安享榮華富貴就好了,至於國事政務,就不有勞你們操心了,一邊涼快去吧,膽敢違反,照樣收拾沒商量!這也對他們的權力造成了極大的掣肘。
結語總的來說,明朝的藩王們應該算是一個幸福與煩惱並存的群體,他們固然生活優渥,錦衣玉食,但在人身自由上高度受限,也沒有什麼實權,對此,那些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或許是求之不得,但對於有一身抱負、想一展身手的藩王來說,他們就只能感嘆“何苦生在帝王家”了!因此,關於他們是否幸福,只怕是見仁見智了!
回覆列表
明朝做藩王那是極爽的一件事,如果不是在明朝首封的藩王或者明末動亂斷糧逃命的藩王,那麼可以說是舒舒服服的過一輩子,吃喝玩樂只要不作妖不造反不狂躁不抽風,那真是享盡人生富貴。明代的藩王是個廣義上對王爵的統稱,有內藩親王,郡王和外藩邦王三種。享福就享受最高檔次的吧,以明朝親王來說:明制,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年滿五歲宗人府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排輩請名,年滿十歲請封,年滿十五請婚,蕃建國,親王就蕃居住。
親王府規制周長是三里三百零九步五分。城高二丈九尺,下寬六丈,上寬二丈。另一種規定是,東西闊一百五十丈二寸二分,南北長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面積約33萬平方米,將近是紫禁城的一半大小。王府四城的正門,南曰端禮,北曰廣智,東曰體仁,西曰遵義。進入城中有基高六尺九寸三組正殿,依次是承運殿、圜殿和存心殿。朱元璋反覆告誡親王們能睹名思義,承擔起藩屏帝室的任務。前殿承運殿最高大,闊達十一間,是整個王府建築的主體。緊接著是圜殿和存心殿,各闊九間。整個格局與紫禁城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很相似,是國王舉行慶典和行使權力的場所。
所有宮殿都是窠拱攢頂,中畫蟠螭,飾以金邊,畫八吉祥花。殿中的座位用紅漆金蟠螭,掛賬用紅銷金蟠螭,座後壁則用畫蟠螭彩雲。正門、前後殿、四門城樓,飾以青綠點金。殿門廡及城門樓皆覆以青色琉璃瓦。親王宮得飾硃紅、大青、綠,其他居室止飾丹碧。承運殿兩廡為是左右二殿。自存心、承運,週迴兩廡至承運門,為屋百三十八間。殿後為前、中、後三宮,各九間。宮門兩廂等室九十九間。凡為宮殿室屋八百間有奇。廊坊市以青黛。此外還有頂門樓、庭、廂、廚、庫、米倉等共數十間。社稷、山川壇位於王城內的西南,宗廟位於東南,位置與北京紫禁成相同。
說完住再說行,明洪武年定親王滷薄儀仗:親王儀仗,洪武六年定:宮門外設方色旗二,青色白澤旗二,執人服隨旗色,並戎服。殿下,絳引幡二,戟氅二,戈氅二,儀鍠氅二,皆校尉執。殿前,班劍二,吾杖二,立瓜二,臥瓜二,儀刀二,鐙杖二,骨朵二,斧二,響節八,皆校尉執。殿門,交椅一,腳踏一,水罐一,水盆一,團扇四,蓋二,皆校尉執。殿上,拂子二,香爐一,香合一,唾壺一,唾盂一。十六年詔,親王儀仗內交椅、盆、罐用銀者,悉改用金。建文四年,禮部言,親王儀仗合增紅油絹銷金雨傘一,紅紗燈籠、紅油紙燈籠各四,敔燈二,大小銅角四。
從之。永樂三年命工部,親王儀仗內紅銷金傘,仍用寶珠龍文。凡世子儀仗同。然後是吃,以永樂年間親王廚料為例“醬一百斤。香油五十斤。椒二十斤。乾魚一百斤。醃羊一隻。子鱭魚四十斤。醃豬一口。醃鵝一隻。醃鹿一隻。醃麂二隻。醃雞九隻。白麵一百斤。茶芽五斤。茶葉二十斤。醬瓜四十條。黑沙糖十斤。藕煎五斤。木瓜湯煎五斤,醬茄一百五十箇。醋蒜三百箇。酒五十瓶。醋二十瓶。芝麻一石。糖茄一百五十箇。米三石。宣德間仍加豬二十口。羊二十隻。酒一百瓶。成化間令經過有司去處、送鵝二隻。時新菜蔬供用。”進膳時,親王上座,文武四品官員站立殿中,五品以下各官站立在丹墀(古時宮殿前的石階)上。
隨後都對親王進行跪叩。奏樂便在此時開始了,以此烘托氣氛。吃飯時娛樂也不錯,依明制,享有親王用樂待遇者,可以同時擁有王府樂舞生和王府樂戶。洪武年間定,親王之國,配備樂舞生120名,樂戶27戶:合用樂舞生一百二十名、齋郎四十名、禮生一十名……樂工二十七戶、燒香道士四名,該布政司著落附近府州縣照例僉送應用。再說說穿戴:冕服俱如東宮,第冕旒用五采”,“冕九旒,旒九玉,金簪導,紅組纓,兩玉瑱”;“冕冠,玄表朱裡,前圓後方,前後各九旒。每旒五采繅九就,貫五采玉九,赤、白、青、黃、黑相次。玉衡金簪,玄紞垂青纊充耳,用青玉”。
其常服,洪武元年定,烏紗折上巾。永樂三年定,冠烏紗折角向上巾,(亦名翼善冠,親王、郡王及世子俱同。)袍赤,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各金織盤龍一。玉帶、靴,以皮為之。再來說說“工資”,親王歲祿為萬石,另有大量賜田,有的親王竟達上萬頃。(景王、潞王在湖廣等地莊田多達4萬頃,福王莊田2萬頃,桂王、惠王、瑞王的莊田各3萬頃。河南全省土地,居然有一半歸各王府所有。)但靖難之役後,藩王出身的永樂皇帝朱棣登上皇位,為了加強對藩王的管理,解除了藩王的兵權,並以“藩王無詔不得離開封地”嚴格限制其行動。藩王們取消了年歲朝覲的慣例,成為了高階“囚獄”。
也不能干預地方事務財政。那麼沒事幹只能盡情地享受人生,以生孩子為第一要務,沒有繼承人就面臨著除國的風險,所以沒事就“造造小人兒”,比如著名的慶成王朱鍾鎰,他生了九十四個兒女,而且四代同堂,他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曾孫、曾孫女的數量,外加老婆、小老婆、兒媳、孫媳等女眷,整個王府的主子數量,已經突破了四位數。那明武宗朱厚照看著這份請求宗人府核實的奏摺連他都笑了,這玩意吃頓團圓飯得互相介紹誰是誰爹了。明朝的王爺進京難,清朝的王爺出京難。明朝的親王們在封國的一畝三分地裡,王爺們什麼也不用管什麼也不用愁,踏踏實實的盡享富貴,窮奢極欲,遊山玩水,看遍風月,雖然被一定程度的限制了自由,但也是富貴的無以復加,人生如此夫復何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