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吃懶王死怕做
-
2 # 航海人羅羅
願意做海員的人是最窮的人,是嗎?
我是窮人,我在做海員,但這二者之間有什麼關係,至少是沒有必然的關係。做海員,憑自己的手藝掙錢,我認為這不是什麼丟人的事。相反,男人靠自己的努力和奮鬥為家人、為妻兒撐起一片藍天,我驕傲; 做海員,我驕傲。
一、海員是窮人,你確定沒有睜眼說瞎話做海員就是為了脫貧致富,這樣的觀點我並不反對,為什麼要反對呢?別人不偷、不搶,不幹違法亂紀的事情,靠自己的雙手掙錢養家有錯嗎?
做海員的大多家庭條件不太好,這是事實,可這難道不是眾多職場供人選擇的一類嗎?
以前同船的二副分享過一次面試的軼聞。當時他是新證三副,和他一塊到公司面試的是另外一位來自北方的小夥,他們是同年畢業的同學,只是就讀於不同的海校。面試是本公司的人事和海務兩位主管,他是第二個,北京的小夥是第一個進去。當走完基本的流程,面試官開始和他拉家常,話題不約而同的引到家庭背景這一塊。讓他們吃驚不小的是前一名,也就是那名北京小夥家裡居然在北京四環有三套房,而且家族還經營著不小的生意。得知他有這樣“優越”的條件,面對面試官有一種被調戲的眼神,該小夥此時主動吐露了心聲:他就是愛航海,從小就有這個夢想。當初之所以選擇航海這個專業也是出於這樣的目的,雖然家裡一直反對。可這小夥就是堅定自己的理想,非要來船上走一遭看一看,家裡也沒轍。
面試出來兩名小夥坐在一起吃了個飯,再過幾天兩人就要遠赴重遠外派上船。雖然不是同一條船,同年、同專業、同入職這份情誼還是將兩個年輕人緊緊地拉到了一起,席間兩人免不了多喝幾杯。“別人都這樣了,咱還有什麼好說的呢,幹吧。”我們同船的這名三副苦笑著對大家說道。這一別,再次相遇大家都回來考大副了。經過打聽,後來得知北京的這名小夥一直幹到大副位置終於還是被“招”回家。他的一生,總算是打上了航海人的烙印。
上面的故事算是個例,但也說明一種現象——當海員,也不全為了掙錢。此時,高曉松那句“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迴盪在耳邊。
二、海員的世界,不需要那些自我優越的“可憐”海員苦、海員累,海員的世界窮得只剩下錢。看似玩笑話後面,其實描寫了行業的一種現象。相比較同階層、同類職業的從業人員,海員掙得並不少。相反,能做到一定的職位收入還不錯。別的不說,養家餬口家庭奔小康是沒問題。
太陽出來,海員把包裡的美鈔拿出來曬一曬透透溼氣。這是一名遠洋老軌分享的故事。記得以前發工資還是發現金,而且直接電匯回國還需要一筆不菲的手續費。所以船員們大多是自己保管現金,等到休假再帶回國。一個船期短則半年長則十個多月,積累下來也是一筆不少的現金,所以趁著太陽出來曬曬是有可能的事。這聽起來是調侃的玩笑話可實際上也存在。在外人眼中,這更像是一種“炫富”。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條放之四海皆準的定律也存在於海員這個群體中。要說有錢,相比較比海員這個群體有錢的行業多了去;要說窮,就去年咱國內通報的資料有6億人月收入不足一千元,這一群體中幾乎看不到海員的影子,這是不爭的事實。相比較這個特定的群體,海員目前月薪接近一萬的收入是不是有一定的優勢呢?所以,不要輕易的去下結論,更不要想當然的亂打誑語,雖然你不是真正的出家人。
窮、富,個人理解只是相對而言。多少錢叫富有,像馬雲家產上千億嗎?多少錢叫窮,衣不蔽體食不裹腹嗎?顯然,這樣的標準並不是真正的標準。
此生入華夏,來世還入中華家。疫情期間,這是咱國內的網友廣為流傳的一條金句。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的變好,幸福的生活也一天天的來臨。作為普通老百姓,咱們盼望著、咱們憧憬著更美好的生活。海員的工作自有它殘酷的一面,也有它溫情的一面。說到底,它只是眾多工作中的一類普通工種。不需要特別的拔高,也不需要特別的貶低。一個行業的存在,並不是因為某一些或某個別人的意志發生轉移。
像咱們中國這樣的大國發展,航遠必定是發展藍圖上的重要一環。而作為航運的親兒子,海員的種種正在發生著變化。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合適的一面,這些是發展的必然。作為海員的一份子,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入職這個行業不正是對它充滿了希望嗎?正因為相信它能帶給自己幸福的生活或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所以才有了前赴後繼的後來人。
航海人,咱驕傲; 海員,咱自豪。
回覆列表
當然不是啊,有人就是喜歡大海,喜歡一邊浪一邊工作。況且職業不分貴賤,你覺得海員辛苦賺錢,拿命拼,那煤礦工人呢?沒有一份工作容易,即掙錢又開心的工作最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