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過去的那些人
-
2 # 博書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這是我讀完馬爾克斯這本意義深刻的書首先想到的,《百年孤獨》這本書,講的是宿命。不僅是一個家族持續一百年的宿命,更是拉丁美洲那片土地上居住的人民一百年來的宿命。
1、布恩迪亞家族的人缺乏真正的情感交流,他們的孤獨是與生俱來的。
在一百年來馬孔多的歷史裡,布恩迪亞家族中的人缺少任何實質上的感情溝通,沒有信任和了解。
布恩迪亞家族的男性後代,幾乎都是家族第一代先祖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精神和人格的延續,他們要麼生性癲狂,精力旺盛,最後死於非命;要麼則是孤僻冷漠,聰明過人又在孤獨中離世。布恩迪亞家族的女性後代,則是家族第一代先祖烏爾蘇拉和第二代先祖庇拉爾·特爾內拉的精神延續,烏爾蘇拉代表了家族含蓄內斂,勤勞向上的優秀人格,庇拉爾·特爾內拉則代表了家族放蕩奢靡,不知節制的低劣人格。
他們始終沒有擺脫孤獨,時間在一百年之後彷彿第一代先祖發現的那樣永遠停留在星期一,馬孔多的一切都陷入停滯不前。直到家族中的最後一代人被剛一出生就被螞蟻吃掉,馬孔多消失在一陣颶風之中。
2、以奧雷里亞諾上校上校為代表的家族成員的反抗和掙扎是徒勞的,他們註定失敗。
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一生髮動過三十二場武裝起義,無一成功。他與十七個女人生下十七個兒子,一夜之間都被逐個除掉,其中最年長者不到三十五歲。他逃過十四次暗殺、七十三次伏擊和一次槍決。三十二次的起義讓他對戰爭和人類歷史的產生懷疑和絕望,進而陷入徹底的孤獨和冷漠。
在戰爭後期,上校殺死自己的親密戰友,革命陷入停滯和反動,預示了拉丁美洲人民反抗鬥爭無可避免的失敗。在眾叛親離和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奧雷里亞諾上校在漫漫長夜中苦苦掙扎,他決定結束這場荒謬的戰爭,接受政府提出的和平條件,與政府簽訂尼蘭迪亞協定,放棄退休金,遠離塵囂,在吉卜賽人梅爾基亞德斯留下的那間鍊金實驗室裡,在反複製作小金魚的徒勞中度過餘生。
家族中的人繼承先祖的開拓精神,透過發動戰爭、開鑿航道、修建鐵路等方式試圖與外界世界的進步文明聯絡起來,最後均以失敗告終。喻示了試圖與進步文明取得聯絡的拉丁美洲本土文明的失敗。
3、忘記歷史等於背叛,馬爾克斯實際上寫了一個徹底的悲劇。
馬爾克斯在小說的敘述中採用了大量象徵、隱喻、意識流等魔幻現實主義手法,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將現實與虛幻巧妙糅合,展現出一個虛構的真實世界。布恩迪亞家族的歷史,實際上代表了整個拉丁美洲的歷史。他們試圖融入外部世界的先進文明,渴望拋下保守落後的本土傳統,但是最終所有的努力和掙扎,都像奧雷里亞諾上校發動的三十二場戰爭一樣成為徒勞。
小說一開始,馬爾克斯寫了馬孔多人患上失眠症和遺忘症後的種種荒誕,喻示人們不可忘記歷史。
小說最後,馬爾克斯寫道:“羊皮紙手稿所記載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註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 既表達了馬爾克斯對西方文明入侵拉美本土文明的憤懣和抗議,又表達了他與浴火重生的拉美人民重建家園的期待。
布恩迪亞家族的歷史,無疑是個悲劇,這樣的悲劇在文明世界不應該被重演。
回覆列表
首先,對本書簡介一番~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
言歸正傳
讀《百年孤獨》之前,我便對這本赫赫有名的名著耳聞已久,終於在一個風雨交加、大雨磅礴、天崩地裂(滑稽)、電閃雷鳴、大乘渡劫……的夜裡,在某當買下了這本書。
讀《百年孤獨》之時,首當其衝的感覺便是…………人名真真真長,好複雜的感覺,不過熟讀適應之後,還是得有一種莫名的感覺,隨後沉寂在被奇異的故事之中,隨著家族一代代人進行“奇異”的旅遊,家族中的人各自有著自己的故事,個人感覺讀整本書之時總有一種肉有若無的壓抑的感覺。
有一種家族每一個人的命運似乎早已在冥冥之中已經被安排,宿命如此的感覺。無論他們是否按照如今的軌跡走下去,依然無法逃脫那早已註定在“羊皮卷”上的命運。
最深的感覺還是,雖然家族某種意義上人丁興旺,繁衍傳承了好幾代,可是莫說每一代人與每一代人之間有著的隔閡與觀念的不同,哪怕是同一代家人之間也存在著相互的不理解與埋怨,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活在同一個世界,卻做著各自的事,又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裡,沒有相互瞭解,溝通與交流是那麼的困難……
我覺得,《百年孤獨》書中,孤獨的不僅僅是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百年,而是每一個人似乎心中藏有著百年的孤獨。他們雖活著,但又似乎死去,只有沉醉於“責任”與“工作”、“世俗”之時,才會在心中存有孤獨的時候又那麼清楚的明白自己活著。
正如我們每一個人,心中是否藏著一本早已不知塵封何處的“羊皮卷”,在某一個無月的黑夜裡,獨自描繪中那漫漫人生路上的……孤獨,我們本以為可以逃脫,可是一代又一代,人類依然無法逃脫那埋藏在心裡深處宿命已定的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