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血管王醫生

    任何不舒服必須先弄清啥病?而不是上來就說怎樣治療。

    治療書上都寫了,小醫院治不了還有大醫院。

    看病最難的是認清疾病,而不是沒認清疾病就開始吃藥打針。

    預防也一樣,只有知道怎麼回事才能預防,而不是說出一些症狀就能預防。

    心跳過速,渾身難受:心跳過速還有一點意義,渾身難受您說讓醫生怎麼理解,難受這個詞太廣義,根本沒有辦法去區別。有人把疼叫難受,把癢叫難受,把熱叫難受,等等等等。

    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給出具體建議,只能從大原則上給出一些建議。

    1、記錄每次發作的時間,比如每次心跳多少時間能好,心跳是不是和活動勞累生氣等等有關係。

    2、具體描述難受,比如出汗嗎?噁心嘔吐嗎?血壓怎麼樣?胸口疼嗎?自己測過脈搏嗎?都做過什麼檢查?這些越詳細越好。

    3、第一感覺不能排除心律失常。

    從描述來看確實不能排除心律失常,比如說室上速,發作特點就是突然心跳快,突然難受,但也會突然好轉。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我們看病必須有證據,就是有客觀的證據,不能僅僅根據心跳快和難受就判斷什麼病。

    4、儘快去做一個動態心電圖,這樣能夠記錄24小時您的心跳,如果在此期間你發作心跳快,就會記錄下來,那樣就會一目瞭然,有的放矢。

    那樣我們也會知道怎麼治療,平時應該注意什麼。

    所以,今天回答的目的不是告訴大家去做一個動態心電圖這麼簡單。

    而是告訴各位:

    1、提問的時候,越詳細越好,比如年齡、性別、既往病史、具體怎麼難受、每次難受多長時間、難受和什麼誘發因素有關、怎麼才能緩解、做過什麼檢查、難受時候自己一定測個脈搏、測量一下血壓更好。

    2、看病是要吃藥打針,但看病首先是認清疾病,診斷明確。

    認準病,看病就一大半工作就完成了!

  • 2 # 超哥5685

    可以去拍個心電圖看看,如果看不出問題,可以看看中醫,把一下脈!平時不要太過激動!現在人生活節奏太快,心腦血管就跟一個皮筋,彈簧似得,總有一天會因為各種原因失去彈性,或者破裂。

  • 3 # 嘟巴拉666

    在成年人當由竇房結所控制的心律其頻率超過每分鐘100次時稱為竇性心動過速。

    指導意見:

    以上是對“心跳過快渾身不舒服怎麼回事”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 4 # 汐煒醫生

    偶爾心跳過速,渾身難受,該怎樣治療?之後該怎樣預防這種情況出現?

    這首先要判斷是否真的存在器質性疾病基礎,如果多次檢查沒能發現異常,可能是精神心理科的疾病。這是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的,難道我心理有問題,難道我是精神病?雖然沒有這麼嚴重,但只有找對地方才能使自己的病徹底緩解。

    首先還是要排除確實沒有軀體疾病,然後才考慮是精神科疾病

    常出現心跳加速、渾身難受的疾病,臨床常見有多種心臟疾病,如心律失常(包括竇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偶發的房顫、早搏等)。這些都可以透過檢查得到結果,而因為某些心律失常偶發,所以,最好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進行監測。

    臨床中這樣的人群很多,大多以40歲以上女性居多,這類人群往往性格過於糾結,要強,遇到事情時難以排解內心衝突,久而久之,焦慮或者抑鬱的情緒就潛移默化的在大腦中形成了。如何理解內心衝突:很多人在面臨某種處境時,認為眼前的狀況無法解決,於是就會產生一種不安。這就是一種“衝突”。比如:某女性感覺和公婆生活在一起不習慣,但說出來又怕和丈夫鬧不和,於是就一直忍著,但內心始終是不痛快的,這就是一種衝突。

    很多時候,她們本身也沒有意識到自身存在焦慮,甚至對於當初誘發的事件也並不能體驗深刻。直到專業的心理醫生挖掘出,並治療後,患者才恍然大悟。

    焦慮、或抑鬱的情緒可能導致軀體症狀。而且,有資料顯示:抑鬱患者伴有軀體疼痛症狀的患病率約為65%,常見的疼痛部位有胃腸道、背部、關節和四肢等。而焦慮往往又和抑鬱相伴隨。我們經常在急診科看到很多病人,出現急性的心慌、呼吸困難,經過檢查卻沒有明顯發現,其實,這些人群會不止一次的去往急診科就診,但每次都不甘心的離開,因為,這些人群大多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治療。

    除了內心某種衝突外,睡眠也是影響軀體症狀的重要因素。通常出現相關症狀的患者,大多共病睡眠障礙(包括早醒、睡眠時間短和多夢,導致睡眠質量差)。

    綜上,如果確實身體難受,經相應的臨床檢查,排除軀體疾病,那麼建議到精神科或心理科進行治療,很可能最終會使疾病得到康復。

    如何預防?

    一、如果確實是心臟實質性疾病,那麼需要我們及時的就醫,而且平時注意生活習慣,避免過重的體力勞動,避免激動、以及快速的蹲起等,都可能誘發心臟疾病;藥物方面可以對症,服用一些降低心率的藥物。

    二、如果排除心臟本身,那麼就更可能是焦慮、抑鬱造成的。首先我們要保持正確的認知,合理解決身邊的衝突事件,如果無法自我調整,可以請求醫生幫忙;

    當然對於很多病情嚴重者,需要服藥治療,而大量的臨床治療證明,透過藥物改善抑鬱,降低焦慮後軀體症狀會明顯減輕。待病情好轉後,可以透過改變心態、生活習慣,廣泛的愛好等維持良好的狀態,在醫生評估後,停用藥物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育心理學中啥叫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