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謂“散鋒”
我認為所謂的“散鋒”,其實是一種特殊的筆法處理方法。我們一般寫筆畫的時候,都會很謹慎的處理起筆、收筆。但是“散鋒”則不同。
一個筆畫的執行,實際上有三個階段,分別是起筆階段、運筆階段、收筆階段,這三個階段完成了,才算是一個筆畫完成了。
“散鋒”之所以會形成,原因不是別的,正是收筆階段過於匆忙,因此才形成了“散鋒”。收筆階段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之所以會複雜,就是因為人人都想避開“散鋒”,想不形成“散鋒”,但是王鐸偏偏不信這個邪,在他的書法作品中,他大量運用這一處理手法,不僅不會顯得很散漫、倉促,相反的,會產生一種非常老辣、蒼勁、孤傲凌厲的感受。
我們知道,中國書畫講究融合人的性情、品格、才學、涵養於一體,所以,王鐸雖然在有意無意之中採用了這樣的處理方式,但是也顯示了王鐸個人性情、涵養上的某些特質。
而要想深入瞭解這三種特質,我們就需要從王鐸三個特殊的身份說起。
二、王鐸的第一重身份——文人身份
作為文人身份的王鐸,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不僅僅文人這重身份是這樣,作為士大夫和書法家的身份也具有代表性。
古代讀書人的未來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讀書科舉做大官,除了這個之外,再無其他選擇,這是文人的不幸,也是中國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之處。
在宋朝之前,文人們普遍面臨的就是這樣一種困局,他們幾乎沒有什麼選擇,如果考不上科舉,做不了大官,成不了大業,基本上除了造反能讓他們實現自己心中理想之外,就沒有第二條路了。
有些人會說,幹嘛不去搞文學藝術的創作呢?你看李白、杜甫、陶淵明,他們都沒做成大官,卻流芳百世,受到我們後人的惦念和敬仰,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嗎?所以,像王鐸、鄭板橋王羲之之輩,不需要擔心,好好搞文學、藝術創作一樣可以“功成名就”呀!
實際上,這是非常天真的想法。因為在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主導的社會氛圍下,文人們相信這些東西都是“雕蟲小技”,對於大丈夫來說,唯有報效國家,心繫百姓和蒼生黎民才是正道。
這一思想傳統不僅在古代如此,在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的思想邏輯體系中也是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家國一體的宏大敘事,是我們這個民族文化作品裡永恆不變的母題。
所以,你會看到李白沒官可做的惆悵落寞,“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會看到杜甫的幽怨悲鬱,“少陵野老吞聲哭 春日潛行曲江曲”;會看到陶淵明的窮困寂寞,“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他們並非不相信自己沒有真才實學,相反的,他們認為自己的詩文最有真才實學了,是天底下最好的文章、詩句,但是他們也是無可奈何的,他們沒辦法說服自己去做一個詩人吧,去做一個藝術家吧,他們沒有那個概念。
所以,王鐸家裡雖然貧困潦倒,但是仍然是盡力發奮讀書,而且努力考取功名,這幾乎是他擺脫自身窮困厄運的唯一方法,也是他實現自己心中理想抱負的唯一途徑。
三、王鐸的第二重身份——士大夫身份
理解了王鐸作為文人這一重身份之後,我們就可以理解王鐸面臨的困境了,它不僅要靠那臺運作了幾千年的、陳舊不堪的“帝國機器”作為他寄託人生理想、實現人生價值的希望,而且這臺“帝國機器”並不穩定,他還要面臨再一次艱難的選擇,這一次選擇則是他作為士大夫身份時候的選擇。
王鐸作為士大夫的選擇是明末清初的時候,他好不容易考上科舉,做了官,沒想到大明王朝氣數已盡,所以他不得不早日做打算。擺在他面前的又是一個艱難的選擇,要麼去當明朝遺民,要麼去投順清朝。
宋朝之前,文人面臨的艱難選擇是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是做官。但是宋朝之後,文人士大夫面臨的境況就更加糟糕了。因為他們還要面臨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忠於舊朝還是投順新朝.
本來這原本也沒什麼。但是宋朝理學家和道學家將這些上升到很高的地步,再加上宋朝之後中國封建統治者、士大夫的夷夏觀念很重,更加加劇了這種選擇的艱難性。
比如宋元之際,著名書畫家趙孟頫出山為元朝效力,結果被明末清初的傅山罵了一輩子,足可見當時的人心中對於這個問題的敏感程度。
王鐸出於種種原因,選擇了歸順清朝,但是這樣的歸順換來的並不是好報。王鐸投降清朝,死後乾隆皇帝秋後算賬,趁著修《四庫全書》之際,查毀王鐸所有書籍,並將其編撰寫入“貳臣傳”。
四、王鐸的第三重身份——書法家身份
上述兩種複雜的身份共同促成了書法史上書風怪誕、奇譎的王鐸。晚年的王鐸處境淒涼,妻子、孩子相繼離他而去,晚景孤獨無依。再加上傳統道德在他人生選擇上的議論和批評,更加劇了他內心的痛苦和煎熬。
因此在他的書法之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非常奇譎、怪誕的書法形態,要麼一大片湮溼的墨跡,要麼是結構形態上的故意扭曲,形成一種奇怪的險態。
前面我們說到的王鐸“散鋒”筆法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散鋒”筆法,實際上形成機制並不複雜,只是在筆畫的首尾階段直接甩出,以一種天然的形態呈現在觀賞者面前。
學過書法的朋友都知道,如果不在筆畫收筆階段做一些小動作,處理,“掩飾”這些筆畫的話,那麼就會給人一種毛毛躁躁的感覺。但是王鐸偏偏就是要這種率性、自然的形態。對於人生已經經歷這麼多風風雨雨,遭受過這麼多謾罵指責的他,還會在意這些小事情,小細節麼?
這恰恰反映了他的心境和心態,也是我們理解王鐸書法的一個很好的入口。
一、何謂“散鋒”
我認為所謂的“散鋒”,其實是一種特殊的筆法處理方法。我們一般寫筆畫的時候,都會很謹慎的處理起筆、收筆。但是“散鋒”則不同。
一個筆畫的執行,實際上有三個階段,分別是起筆階段、運筆階段、收筆階段,這三個階段完成了,才算是一個筆畫完成了。
“散鋒”之所以會形成,原因不是別的,正是收筆階段過於匆忙,因此才形成了“散鋒”。收筆階段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之所以會複雜,就是因為人人都想避開“散鋒”,想不形成“散鋒”,但是王鐸偏偏不信這個邪,在他的書法作品中,他大量運用這一處理手法,不僅不會顯得很散漫、倉促,相反的,會產生一種非常老辣、蒼勁、孤傲凌厲的感受。
我們知道,中國書畫講究融合人的性情、品格、才學、涵養於一體,所以,王鐸雖然在有意無意之中採用了這樣的處理方式,但是也顯示了王鐸個人性情、涵養上的某些特質。
而要想深入瞭解這三種特質,我們就需要從王鐸三個特殊的身份說起。
二、王鐸的第一重身份——文人身份
作為文人身份的王鐸,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不僅僅文人這重身份是這樣,作為士大夫和書法家的身份也具有代表性。
古代讀書人的未來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讀書科舉做大官,除了這個之外,再無其他選擇,這是文人的不幸,也是中國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之處。
在宋朝之前,文人們普遍面臨的就是這樣一種困局,他們幾乎沒有什麼選擇,如果考不上科舉,做不了大官,成不了大業,基本上除了造反能讓他們實現自己心中理想之外,就沒有第二條路了。
有些人會說,幹嘛不去搞文學藝術的創作呢?你看李白、杜甫、陶淵明,他們都沒做成大官,卻流芳百世,受到我們後人的惦念和敬仰,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嗎?所以,像王鐸、鄭板橋王羲之之輩,不需要擔心,好好搞文學、藝術創作一樣可以“功成名就”呀!
實際上,這是非常天真的想法。因為在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主導的社會氛圍下,文人們相信這些東西都是“雕蟲小技”,對於大丈夫來說,唯有報效國家,心繫百姓和蒼生黎民才是正道。
這一思想傳統不僅在古代如此,在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的思想邏輯體系中也是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家國一體的宏大敘事,是我們這個民族文化作品裡永恆不變的母題。
所以,你會看到李白沒官可做的惆悵落寞,“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會看到杜甫的幽怨悲鬱,“少陵野老吞聲哭 春日潛行曲江曲”;會看到陶淵明的窮困寂寞,“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他們並非不相信自己沒有真才實學,相反的,他們認為自己的詩文最有真才實學了,是天底下最好的文章、詩句,但是他們也是無可奈何的,他們沒辦法說服自己去做一個詩人吧,去做一個藝術家吧,他們沒有那個概念。
所以,王鐸家裡雖然貧困潦倒,但是仍然是盡力發奮讀書,而且努力考取功名,這幾乎是他擺脫自身窮困厄運的唯一方法,也是他實現自己心中理想抱負的唯一途徑。
三、王鐸的第二重身份——士大夫身份
理解了王鐸作為文人這一重身份之後,我們就可以理解王鐸面臨的困境了,它不僅要靠那臺運作了幾千年的、陳舊不堪的“帝國機器”作為他寄託人生理想、實現人生價值的希望,而且這臺“帝國機器”並不穩定,他還要面臨再一次艱難的選擇,這一次選擇則是他作為士大夫身份時候的選擇。
王鐸作為士大夫的選擇是明末清初的時候,他好不容易考上科舉,做了官,沒想到大明王朝氣數已盡,所以他不得不早日做打算。擺在他面前的又是一個艱難的選擇,要麼去當明朝遺民,要麼去投順清朝。
宋朝之前,文人面臨的艱難選擇是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是做官。但是宋朝之後,文人士大夫面臨的境況就更加糟糕了。因為他們還要面臨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忠於舊朝還是投順新朝.
本來這原本也沒什麼。但是宋朝理學家和道學家將這些上升到很高的地步,再加上宋朝之後中國封建統治者、士大夫的夷夏觀念很重,更加加劇了這種選擇的艱難性。
比如宋元之際,著名書畫家趙孟頫出山為元朝效力,結果被明末清初的傅山罵了一輩子,足可見當時的人心中對於這個問題的敏感程度。
王鐸出於種種原因,選擇了歸順清朝,但是這樣的歸順換來的並不是好報。王鐸投降清朝,死後乾隆皇帝秋後算賬,趁著修《四庫全書》之際,查毀王鐸所有書籍,並將其編撰寫入“貳臣傳”。
四、王鐸的第三重身份——書法家身份
上述兩種複雜的身份共同促成了書法史上書風怪誕、奇譎的王鐸。晚年的王鐸處境淒涼,妻子、孩子相繼離他而去,晚景孤獨無依。再加上傳統道德在他人生選擇上的議論和批評,更加劇了他內心的痛苦和煎熬。
因此在他的書法之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非常奇譎、怪誕的書法形態,要麼一大片湮溼的墨跡,要麼是結構形態上的故意扭曲,形成一種奇怪的險態。
前面我們說到的王鐸“散鋒”筆法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散鋒”筆法,實際上形成機制並不複雜,只是在筆畫的首尾階段直接甩出,以一種天然的形態呈現在觀賞者面前。
學過書法的朋友都知道,如果不在筆畫收筆階段做一些小動作,處理,“掩飾”這些筆畫的話,那麼就會給人一種毛毛躁躁的感覺。但是王鐸偏偏就是要這種率性、自然的形態。對於人生已經經歷這麼多風風雨雨,遭受過這麼多謾罵指責的他,還會在意這些小事情,小細節麼?
這恰恰反映了他的心境和心態,也是我們理解王鐸書法的一個很好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