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浪的小皮卡
-
2 # 貝多芬的夜色
端遊自走棋市場很大的,騰訊不可能不去分這個蛋糕,做遊戲的公司,玩家基數又這麼大,早一天進入市場就早一天盈利
-
3 # 正經的蒔苒
端遊自走棋市場很大的,騰訊不可能不去分這個蛋糕,做遊戲的公司,玩家基數又這麼大,早一天進入市場就早一天盈利
-
4 # 遊影電報
一轉眼騰訊一下有了三款自走棋,不得不承認自走棋的元年爭奪戰異常激烈和刺激。
騰訊控股公司 Riot 在6月份公佈自走棋《雲頂之弈》之後,在7月份又拿下自走棋創始者巨鳥多多與發行商龍淵網路的《多多自走棋》發行權利,而後又在7月3日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公佈了首款自研的自走棋《Chess Rush》並將在7月4日進行雙端首發。
作為國內遊戲行業的龍頭騰訊雖然相比網易,遊卡,電魂等入局自走棋稍晚,但是其發力程度可見並不比任何一家公司差,接連透過控股公司,收購發行和自研等三條路進攻當下最火熱的遊戲型別自走棋,給已經在混戰的自走棋市場詮釋了龍頭的力量。
先聊聊三款遊戲之間的關係,然後再詳細的解讀一下《Chess Rush》。
《多多自走棋》7月2日,作為《多多自走棋》的發行商龍淵網路 CEO 李龍飛釋出微博稱:為了《多多自走棋》更好的發展將與騰訊共同發行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多多自走棋》。
大部分玩家和媒體都在解讀巨鳥多多的打臉行為。因自走棋的創始者此前在網路上曾揚言:永遠不會授權騰訊。結果現在演繹了“真香”。
但是如果詳細的看李龍飛的微博不難看出龍淵和騰訊的合作只是集中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發行工作。而自走棋玩法在 Steam 上線之後不僅國內玩家大肆力捧,國外的很多玩家也對這款遊戲愛不釋手。作為自走棋玩法的創始專案《多多自走棋》自然不會放棄國外發行的計劃。
所以說騰訊雖然拿下了《多多自走棋》的發行權,但這個也只能在國內作數。騰訊依靠其強大的發行力即使真的讓這款遊戲在國內橫行一時,但是能夠分到的利益也是有限的,況且這款遊戲日後對於騰訊的變數還是很大的,算是在短期能夠得到既得利益但是又充滿未知的一款遊戲合作。
《雲頂之弈》這款遊戲是由騰訊控股公司 Riot 根據自身產品《英雄聯盟》衍生出來的!藉助國內國外現今最火爆的 MOBA 遊戲融合新的自走棋玩法,對於這款遊戲的未來自不必過多擔心,依靠《英雄聯盟》龐大的使用者基數就可以讓《雲頂之弈》過得非常安逸。
Riot 雖說是騰訊的控股公司,但是對於公司的內部組成和遊戲的研發以及國外的運營騰訊是完全不干涉,或者說在簽訂控股合同之時 Riot 就將保持獨立的運營理念傳達給了騰訊,而騰訊也是欣然接受。
說回《雲頂之弈》這款遊戲,表面上是騰訊旗下的產品,但是這款遊戲除了在國內的運營權之外也全都不屬於騰訊能夠控制的,這一點和騰訊代理發行的《多多自走棋》頗為類似,對於遊戲完全沒有可控性。
《Chess Rush》對於騰訊來說《多多自走棋》和《雲頂之弈》完全沒有可控性,而為了搶奪今年最火熱的自走棋使用者,騰訊需要一款屬於自己的自走棋遊戲,將騰訊自身的資源全部整合打出最兇猛的一拳,而恰在此時《Chess Rush》的出現就說明了一切。不過有很多違背正常邏輯的東西可以讓我們再次深究和解讀一下。
遊戲為何是英文名?
騰訊自研的遊戲正常來說都是主要面對國內玩家的,但是為何這款遊戲在釋出訊息之後一直使用的是英文名《Chess Rush》而沒有一箇中文名。那麼說明這款遊戲主打發行的區域並不是在國內而更加註重海外。
宣傳片為何全是英文?
上文提到的遊戲注重海外市場也能夠從《Chess Rush》的宣傳片看出,整個宣傳片不論遊戲中的音效和配音還是配備的遊戲註解說明都是英文。在國內發行的話,這樣一部宣傳片是做給誰看那?而這似乎說明了這款遊戲已在多國的 App Store 和安卓商店過審,為了配合《Chess Rush》在全世界的發行,騰訊也是動用了關係迅速取得了國內 App Store 和安卓商店過審,只不過時間倉促沒有時間製作中文版本的宣傳片。
遊戲演示中的玩家國籍
我們可以從這個畫面再一次的驗證《Chess Rush》主攻海外的運用理念。遊戲演示中的玩家都被配上了國籍,而沒有一位是來自中國的玩家。
以上這些不合乎常理的操作也鑄就了這款遊戲未來的走向和命運。
《Chess Rush》將首先立足於海外各國家和地區,在國內的發行和運營暫且避過現在這個時局混亂的時間點。隨後根據遊戲在海外獲得的使用者量決定給予這款遊戲什麼樣的資源支援。換句話說《Chess Rush》如果在海外發行和運營成功,騰訊自然會鼎立支援,給到足夠的支援,讓這款自研遊戲一飛沖天。但是如若不成功,騰訊也不會心疼,畢竟在手裡還有一個《雲頂之弈》作為保底,而且這樣還鍛鍊遊戲在海外運營的能力,並不會造成一無所獲的局面。
《多多自走棋》搶佔國內玩家,《Chess Rush》爭奪海外玩家,《雲頂之弈》全面覆蓋。這或許就是騰訊對於自走棋市場的戰略佈局。不論那一款遊戲的成功都將讓騰訊繼續處在自走棋遊戲市場的第一梯隊。
回覆列表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遊戲可能會很快過氣,騰訊不想投入太多來搞風險的自研遊戲,這時候跟風是最好的選擇,但又怕遭人說,就給遊戲強行加個“自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