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來一暑往

    每個季節都有相應的症狀,夏天的主要特點是熱,不少朋友手心腳心開始熱的厲害,這種熱只在夏天出現,其他季節沒事。所謂天人合一,其中的一個意思是人體執行和大自然變化保持一致,出現這種情況,說明身體有異常,因為夏天出汗來調節人體溫度平衡,但仍然手腳持續發熱,說明身體沒有跟上大自然的變化節奏,偶爾一次倒沒什麼,如果長期如此(每年都這樣),就要仔細看下是否體質問題了。根源在哪裡?中醫分析問題的最高指導原則是陰陽,不管是寒熱,虛實,表裡,都可歸於陰陽,此原則同樣適用於這個案例。人體部位也是分陰陽的,就手腳來說,手腳背為陽,手心腳心為陰,這兩個心發熱,說明陰虛了,一塊溼的木頭是不會著火,之所以著火,裡面的水不夠了。當然,這個水主要指津液,陰虛本質是津液耗損過度,陰不制陽,陽盛則熱。為何在夏天發熱,其他季節沒事呢?開頭也說了,夏天大自然陽氣非常充足,陽氣就是火,看不見的火充斥天地間,人就感覺很熱!相當於把人放到一個烤爐裡面,人的氣血,津液就要往外流失,比如出汗排熱釋放陽氣,一方面是調節溫度平衡往外排火,另一方面則是身體要保持陰陽平衡。如果你是陰虛體質,裡面陰不夠用了,失衡了,無法把火往外排了,就感覺熱了!除了手心腳心發熱,通常心煩氣躁,失眠,也就是所謂的“五心煩熱”。這和冬天不同,冬天人體陰陽都藏起來了,潛伏狀態,只要不縱慾,一般不會發生陰過度流失導致陰虛。夏季咱們說重在養心,也是考慮到容易發生陰虛火旺;心靜自然涼,本質上也是針對陰虛的,靜則生陰,動則生陽。所以,有這種情況,大家可以從陰虛體質這個思路調理試試。如何調理?從陰虛體質的形成根源來提幾個調理建議,大家可以參考。1、情緒一定要放鬆。人的氣血跟著情緒走,本來陰虛+夏天的炎熱讓人心煩氣躁,情緒容易失控,所以要有意識的來放鬆,怎麼放鬆?指望自動放鬆不現實,要強迫身體,心靈放鬆,比如深呼吸(節奏要慢),不斷的自我暗示,閉目獨處等等,情緒控制不了,除了加重心火,就是加重陰虛。2、減少津液流失。*陰虛本來津液不足了,還大量去流汗,恩,夏天正常來說要出點汗好,但陰虛體質就不適合大量出汗,過度體力活動悠著點!*節慾。腎精也是津液的一種啊,夏天虛火旺盛,所謂虛火就是季節催生出來的,並不一定是身體真的需要發洩,還是需要人為的節制些,別過火!*用眼。過度用眼耗血過度,導致眼睛乾澀,分分鐘邁向血虛的節奏,血虛本質是陰虛一種,既然陰虛了,肯定要有意識剋制些,看個人自律了。3、食療滋陰。滋陰食材分熱性的,涼性的,本身上火就不宜用熱性食材來滋陰,比如枸杞,滋補肝腎陰,但性溫啊,其陰陽雙補,這個案例不適合,不能聽到滋陰就亂用。老徐為大家挑選了幾個:*一個款代茶飲(玄參+麥冬+甘草+桔梗,3-10克)自己搭配,泡水喝,尤其針對肺陰虛,說話多,嗓子不舒服等。*烏雞湯:性平,味甘,不熱不寒,可以常喝,滋陰補腎。當然不能天天喝,一次也不要喝太多,再好的東西過量有害。*海參:性平(微涼),海鮮大都性涼,滋陰清熱。*生地龍骨湯:生地9-15克,根據龍骨多少搭配,自己在家都能做,簡單滋補。*六位地黃丸:針對腎陰虛,性質溫和,適可而止。*杞菊地黃丸:針對眼睛不舒服,乾澀,陰虛導致的,適可而止。*知柏地黃丸:這個寒性較大,自己勿亂用,針對火特別大,煩躁,應急用,不可長期用。*滋陰茶:專門針對陰虛火旺開發的一款產品,有興趣可以試試(店鋪見底端)大家把握一個原則,用涼性食材來補陰,如果真的是陰虛體質,對症,不用擔心傷害陽氣的問題。4、生活方式是根本。生活方式是體質形成的直接原因,很多朋友說改善,堅持不了幾天又回去了,這不行啊!要從心底裡認可然後才能處處執行,並長期堅持。就提二個原則,能堅持好就行。*凡是辛辣,刺激,油炸,火鍋,重口味的,這一類的,儘量少吃或者不吃。*熬夜這個耗陰不是一點兩點,長期熬夜會熬去很多很多!這個不改,吃藥無法治本!5、一些大坑。這些坑,老徐經常在朋友圈強調,雖然沒幾個人聽,還是要重複下。*按照中醫原則,夏天養陽,不少專家也大力宣揚,很多朋友吃大熱大補的,但陰虛體質不適合補陽氣。*艾灸之類也不適合。*上面所說的過度運動,瘋狂健身也不適合。*泡腳也不適合。總的來說,陰虛體質是體內水不多了,你想吧,一塊土地乾裂了,缺水了,應該怎麼辦呢?或許這樣說比較形象好理解些,調理的目的就是如何讓這塊土地滋潤起來,上面的調理原則就是根據這個來的。下篇文章:夏季養生

  • 2 # 使用者3977671246998

    手足心發熱而未有其它症狀相伴的是極少的,絕大多數手足心發熱的多同時伴有未引起注意的或被看作是正常的表現。中醫將手足心發熱分為疳積脾虛和血虛陰虧兩種。 1、疳積脾虛,手足心發熱 其原因一是飲食不節,即有的飲食無度,食不定時,常吃零食,長期下去可損傷脾胃功能,引起運化失常,形成積滯,積滯日久,水谷精微無能吸收,形成疳積而發熱。 二是患其它疾病後,如吐瀉,痢疾、寄生蟲病等治療不當,遷延日久,損傷氣血,導致營養不良而形成疳積發熱。這部分常見為手足心發熱,面黃肌瘦,毛髮乾枯,腹部脹大,食慾不佳,常食異物,夜睡不寧,大便較稀,有不消化食物,小便黃濁如米泔。 2、血虛陰虧,手足發熱 其原因多由於平素體質虛弱,或大病、熱病後,失於調理,陰血耗傷,正氣尚未恢復而致。這部分常表現為手足心發熱,形體消瘦,精神萎靡,咳嗽少痰,目眩耳鳴,口乾舌燥,午後潮熱,顴紅盜汗,小便頻數,大便秘結。

    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秈米、鍋巴(焦鍋)、薏米、熟藕、粟子、山藥、扁豆、豇豆、牛肉、雞肉、兔肉、牛肚、豬肚、桂魚、葡萄、紅棗、胡蘿蔔、馬鈴薯、香菇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段十八年的婚姻走到頭了,會有什麼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