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梧桐樹語
-
2 # 黃金稅月
調整以前年度費用,主要透過以前年度損益來調整。
1、發現上一年度多提管理費用跨年後可透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來調整;
2、具體的會計處理方法如下:
借:銀行存款/其他應付款等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未分配利潤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如何做賬?
(一)企業調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潤或減少以前年度虧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調整減少以前年度利潤或增加以前年度虧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增加的所得稅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等科目;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減少的所得稅費用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經上述調整後,應將本科目的餘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本科目如為貸方餘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如為借方餘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
3 # 會計考試草稿
作為會計人員,我們工作中,面對企業頻繁複雜的經濟業務,賬務處理誰也不能保證天衣無縫,不出一點紕漏,特別是在年末結賬時,有特別多的會計憑證需要處理,憑證堆成山,一點也不誇張,這時候就更容易出錯,你有這種經歷嗎?如果不小心出錯了,該怎麼辦呢?
(一)以前年度少記費用先來看我的一個小故事。記得有一年審計人員來查賬時,發現去年賬上漏記了企業辦公樓一個月的折舊費用4千元(計算簡單,更重要的是為了職業操守,調整了資料),想一想確實很丟人(無顏),你是不是也認為很簡單,怎麼辦呢?
先調賬。因為我在的企業執行的是《企業會計準則》,所以調賬用的是“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這個會計科目,針對這項少計辦公辦公樓折舊費用的業務,會計分錄有4個。
第1個,減少辦公樓的賬面價值。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4
貸:累計折舊4
第2個,因為第1個會計分錄增加了費用,所以減少了當年的應交的所得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
第3個,把考慮所得稅後的“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餘額記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3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
第4個,調減按照淨利潤的10%提取的法定盈餘公積。
借:盈餘公積0.3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0.3
後調錶。因為企業會計人員工作的最後結果是財務報表,除了財務報表還是財務報表,4表1注似乎就是會計人員的金箍咒。
對應上面4個會計分錄。資產負債表專案“固定資產”調減4千,“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調減1千,“未分配利潤”調減2.7千。
(二)以前年度多記費用改一下故事,如果去年賬上多記了一個月的辦公樓的折舊費用4千。其實和上面做相反的會計分錄就好,簡單說一下。
先調賬
借:累計折舊4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4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3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0.3
貸:盈餘公積0.3
後調錶
資產負債表專案“固定資產”調增4千,“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調增1千,“未分配利潤”調增2.7千。
最後,如果你的企業執行的是《小企業會計準則》,調整以前年度的費用,採用的是未來適用法,說人話就是,直接調你發現錯賬當期的賬,那會計分錄就簡單了。如果是賬上少記了辦公樓一個月的折舊費用4千。
借:管理費用4
貸:累計折舊4
這時候就不需要調錶了,因為你採用的是未來適用法,影響的是你當期的賬,你還沒有編報表,編表的時候直接按照你賬上的資料就可以了。
當然如果賬上多記了辦公樓一個月的折舊費用4千,還是採用未來適用法,所以會計分錄。
借:累計折舊4
貸:管理費用4
這種情況,還是因為未來適用法,所以不調錶。
總結:首先看你的企業執行的是《企業會計準則》還是《小企業會計準則》,如果執行的是《企業會計準則》,請參照上面的先調賬後調錶,如果執行的是《小企業會計準則》,請看最後。
回覆列表
透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貸,其他應付款,如果調整的年度是有利潤的,那麼需要把多提的公積金衝回,也是透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過度,然後結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至未分配利潤,接下來就是調整報表咯,把當涉及到當年的科目期末餘額調整至正確,再把本年度的期初科目餘額調整至正確,當然如果是當年有利潤並且繳納所得稅的話,如果在彙算清繳前調整的話,屬於所得稅允許稅前扣除的專案的話,還需調整所得稅,當然也是透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過度,如果是在彙算清繳後調整,那麼涉及到所得稅的,需要稅務批准才能作為稅前扣除專案,當然現在稅務一般是要你先自行判斷調整,資料儲存備查,去稅務大廳的話基本都是可以直接給你改表的,會計有很強的職業判斷,多多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