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追溯歷史傳奇
-
2 # 探索歷史奇聞
人死如燈滅,多數人死之前都會回想起這一生有哪些得失,有哪些未曾開口的話,最終都會鼓足勇氣在臨死之時啟齒,就好比索尼般,說索尼死前對康熙講述的是懺悔錄,也認可,或者說,為自己家族料理後事,也認可,畢竟,他這一生,在清朝也是赫赫有名。
索尼最大的懺悔錄莫過於當初的走眼肅親王豪格為帝赫舍裡·索尼作為開國功臣,更是順治帝指定給康熙帝輔助的大臣之首,早年其實在順治-康熙這個階段犯過錯,死前我個人覺得最大的懺悔錄不過當初的密謀立肅親王豪格為帝吧。
早年皇太極駕崩,索尼就與圖賴等人密謀自認為心中合適的帝王,但最終的結果卻是,看走眼了,後這場密謀本應判死刑,最終因是開國功臣隨減輕了處罰。
如果當初真密謀成功了,後續也就沒順治親政,康熙帝啥事了,人生有時就是這樣誤打誤撞,方知合適之人。
索尼這一生可能最大的走眼,就是相中了愛新覺羅·豪格,後續順治帝的仁慈不僅寬恕了索尼,還為含冤的豪格昭雪,追諡為肅武親王,這也是後來為什麼索尼對順治的話,說一不二。
後續順治帝讓索尼輔助年少康熙,更是比“親兒子”還親,因為索尼這一生也是跌宕起伏,最終老來由順治帝恢復原職,還世襲一等伯,可以說沒有順治帝就沒有索尼。
不然索尼當初何須立誓於康熙:“索尼等誓死忠於幼主(康熙),四人共生死,不為一己之私,否則上天定會降下災禍,將我們諸除。”言畢後輔佐康熙帝。
索尼的輔佐之道簡單卻引人深思為了讓年少康熙能穩住朝綱,索尼還將自己親孫女赫舍里氏牽線於康熙,後還成為康熙帝首任皇后,從這點看出,索尼因為前期坎坷經歷,哪怕死也要死在康熙這。
臨死之際這位大臣都還在為康熙不斷考慮,告誡他接下來該如何處理朝綱,該如何抑制
鰲拜的結黨營私,以及吳三桂的稱霸一方。
並叮囑年幼的康熙且不可意氣用事,魯莽行事,康熙面對含淚臨死的索尼都還在為自己考慮也是潸然淚下。
對康熙來講,索尼不僅是他人生的導師,更是康熙的老丈人,後半年的人生幾乎全給了康熙,不然早年的康熙早已被四面楚歌,可能陷害。
索尼這一生的治國之道雖說簡單,卻往往看後都能引發深思,他清楚知道哪些人該防,哪些人該如何去應對,而不是讓康熙直面受挫,保下年少康熙讓其緩過年少才是當下最重要之事。
回覆列表
索尼為什麼會有悔意呢?
難道他是良心發現嗎?
當然不可能,沒有無心的柳,沒有無因的緣。
喚醒索尼內心真善美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孝莊太皇太后的“平衡定理”孝莊:自古以來地位要想安穩,必須讓大臣們之間不能穩定,權臣之間必須相互制約,權利伯仲之間,不可一人獨權,恩威兼顧。從順治帝(福臨)登基,多爾袞為攝政王,到孫子康熙帝(玄燁)登基,孝莊一直都是那個必不可少的女人,他從皇太極在位時汲取了深厚的宮廷內外鬥爭的經驗和教訓。
索尼高居輔政大臣之首,三朝元老,其勢力自不必說,但是四個輔政大臣:索尼、鰲拜、遏必隆、蘇克薩哈依然形成內訌,但是鰲拜和 索尼兩人都想在康熙帝未親征前成為康熙帝(玄燁)後期親征的依靠者。
孝莊是個慧眼獨具的女人,知道必須得到索尼這個三朝元老而又“老奸巨猾”的支援,對抗鰲拜,自己孫兒康熙的帝位皇權才能穩定,所以孝莊故意讓皇帝娶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為妻且封為正宮皇后。
孝莊冊封赫舍裡為皇后的好處可以這樣說,如果孝莊是從商,萬三千和她在同一個年代一起經商,兩個不相上下,勢均力敵。
冊封赫舍裡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1,皇帝成婚,從兒皇帝上升為皇帝,從男孩變成了男人,(質變)
2,和赫舍氏裡成婚,索額圖成了國長,索尼成了太國長,(索尼和康熙帝成了一家人)
3,大婚後可親征,(鞏固皇權)
4,間接提升了索尼的權利,削弱鰲拜的氣焰,(“平衡定理”)
索尼既心繫孫女赫舍裡又系大清江山自從康熙帝完婚開始,索尼已真心把自己擺在了太國長的位置上,不論是為了自己的孫女還是大清的江山,又或者是為了對得起在先帝面前的誓言,都要幫助康熙帝(玄燁)君臨天下 ,同仇敵愾,對付內憂鰲拜和外患吳三桂。
索尼臨死前說自己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魂。
歷史上的索尼真相索尼,全名赫舍裡·索尼,赫舍裡·碩色的兒子,滿洲正黃旗人,自皇太極在位時一直受皇室看中,攝政王多爾袞也很是看好索尼,選定九皇子福臨登基的議政中,索尼有參與其中。
清世祖順治帝(福臨)親征時,召回索尼進京,委以重任。
康熙帝登基時索尼已貴為輔政大臣之首。
個人認為從順治帝(福臨)到康熙帝(玄燁)親征不論是鰲拜還是索尼,以及和赫舍里氏成親,一切都是孝莊的計劃,孝莊是個大局觀很強的女人,可以說得孝莊者得天下。(因為孝莊得民心)
以上大家覺得有沒有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