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98895345900

    準備姿勢: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腳趾摳住跳臺邊緣。臀部處於雙腳正上方。膝蓋彎曲到130~140度角,身體重心儘量向前,頭向下,下巴靠近胸部,眼睛看池邊2米的入水點。

    起跳:向前擺手,雙手併攏,頭在兩臂之間稍微向下,造成身體前滾。擺臂動作對於保證跳得遠和動作有力是很重要的,擺臂之後應緊跟著腿部有力的蹬出動作。

    飛行:一旦離開池邊,就要努力將身體伸展成流線型。不過在做飛行動作時,應稍微彎曲身體以獲得良好的入水姿勢。飛行動作應貼近水面,以15~20度角入水。

    入水:手指應首先入水,頭保持在伸展的兩臂之間,使頭頂跟著雙手和雙臂入水,在此階段身體應呈流線型,不能有任何彎曲跳水的壓水花技術身姿曼妙的跳水完全是動態的人體藝術。它需要靈巧柔韌的身體素質,精確細膩的平衡能力,清醒敏銳的空間知覺。一個完美的跳水動作包括優雅的起跳、瀟灑的騰空和輕捷的入水,這3個環節對於裁判來說具有同等的價值和分量。

    運動員的入水是一種美麗的“濺落”,“壓水花”技術幾乎是各國跳水好手的秘密武器。起初人們先驗地認為,將雙手合攏,呈流線型入水會阻力最小,濺起的水花也最小。據說有人在跳水中無意發現不繃直腳尖而用腳掌正對水面效果更好,於是帶來了平掌撞水的壓水花技術。

    實驗證明,楔形物體墜入池中時,由於水的不可壓縮性,便沿著阻力最小的方向尋找出路,楔形物的斜面便是這個方向。而和方形物體碰撞的水主要橫向運動,因受到四周水的壓力無法衝騰而起,這便是掌心向下水花小的原因。

    從10米跳臺入水時,瞬間速度達每秒15米,手部承受相當的壓力,運動員在實踐中創造了不同的手型組合適應不同情況。由於入水時身體在空中的旋轉很難完全停止,手掌就需要正對速度的方向而不能只是平行於水面,這就是精巧微妙、“細節決定成敗”的“揉水”技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量子力學為什麼要選用“波粒二象性”來描述微觀粒子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