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花島 朝代:唐代作者:韓愈 蜂蝶去紛紛,香風隔岸聞。欲知花島處,水上覓紅雲。 譯文 蜜蜂和蝴蝶一群群都飛向同一方向,順著蜂蝶飛去的方向,調動嗅覺,頓時感到撲鼻的香氣隔著寬闊的江面傳送過來。想知道開滿鮮花的江中小島在哪裡?隔著寬闊的江水,只是隱約可見遠方似有一片紅色的雲彩。 註釋 1、蜂蝶:蜜蜂和蝴蝶 2、去紛紛:數量多且都飛向同一方向 3、隔岸:這裡指寬闊江面的對岸 4、欲知:想知道 5、處:地方。這裡指花島所在 6、水上:是花島的地理位置 7、覓:找,尋找。 8、紅雲:是指出了花島的隱約所在。因為隔著寬闊的江水,無法看清花島的真面目,只是隱約可見遠方似有一片紅色的雲彩,那就是花島的具體位置。遠望如紅雲,則近處其花之繁盛可以想見。 賞析: 這首詩描寫一座開滿鮮花的江中小島的美麗景色,卻並未正面描繪,而是透過細微的觀察、敏銳的嗅覺以及豐富的想象來加以表達,構思甚為奇特,極具藝術效果。 蜂蝶採花,本為自然現象,但這裡用“去紛紛”極言其多,且都飛向同一方向,可見某一地方對它們的吸引力之巨大,已暗點“花島”的存在和魅力。繼觀察到這一奇特現象之後,詩人順著蜂蝶飛去的方向,調動嗅覺,頓時感到撲鼻的香氣隔著寬闊的江面傳送過來,香氣隔岸可聞,可見花香之濃郁,而由花香之濃郁,則又不難想見繁花之茂盛。一句視覺,一句嗅覺,雖未直接展示花島,卻已足以撩動讀者的嚮往之情,也足以調動人們的想象力了,亟欲一睹美景的人們自然要爭相打聽其具體方位。那麼,這花島究竟在什麼地方呢?詩人給出的答案是“欲知花島處,水上覓紅雲”,“水上”是花島的地理位置,“紅雲”則是指出了花島的隱約所在。因為隔著寬闊的江水,無法看清花島的真面目,只是隱約可見遠方似有一片紅色的雲彩,那就是花島的具體位置。遠望如紅雲,則近處其花之繁盛可以想見。詩以一句輕鬆的指點,給讀者以啟發,從而進一步激發人們的想象,詩的意境也就更為深厚。全詩短短二十字,且平白如話,但卻包含著曲折的心理過程,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和雋永的回味,極見藝術構思的匠心。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花島 朝代:唐代作者:韓愈 蜂蝶去紛紛,香風隔岸聞。欲知花島處,水上覓紅雲。 譯文 蜜蜂和蝴蝶一群群都飛向同一方向,順著蜂蝶飛去的方向,調動嗅覺,頓時感到撲鼻的香氣隔著寬闊的江面傳送過來。想知道開滿鮮花的江中小島在哪裡?隔著寬闊的江水,只是隱約可見遠方似有一片紅色的雲彩。 註釋 1、蜂蝶:蜜蜂和蝴蝶 2、去紛紛:數量多且都飛向同一方向 3、隔岸:這裡指寬闊江面的對岸 4、欲知:想知道 5、處:地方。這裡指花島所在 6、水上:是花島的地理位置 7、覓:找,尋找。 8、紅雲:是指出了花島的隱約所在。因為隔著寬闊的江水,無法看清花島的真面目,只是隱約可見遠方似有一片紅色的雲彩,那就是花島的具體位置。遠望如紅雲,則近處其花之繁盛可以想見。 賞析: 這首詩描寫一座開滿鮮花的江中小島的美麗景色,卻並未正面描繪,而是透過細微的觀察、敏銳的嗅覺以及豐富的想象來加以表達,構思甚為奇特,極具藝術效果。 蜂蝶採花,本為自然現象,但這裡用“去紛紛”極言其多,且都飛向同一方向,可見某一地方對它們的吸引力之巨大,已暗點“花島”的存在和魅力。繼觀察到這一奇特現象之後,詩人順著蜂蝶飛去的方向,調動嗅覺,頓時感到撲鼻的香氣隔著寬闊的江面傳送過來,香氣隔岸可聞,可見花香之濃郁,而由花香之濃郁,則又不難想見繁花之茂盛。一句視覺,一句嗅覺,雖未直接展示花島,卻已足以撩動讀者的嚮往之情,也足以調動人們的想象力了,亟欲一睹美景的人們自然要爭相打聽其具體方位。那麼,這花島究竟在什麼地方呢?詩人給出的答案是“欲知花島處,水上覓紅雲”,“水上”是花島的地理位置,“紅雲”則是指出了花島的隱約所在。因為隔著寬闊的江水,無法看清花島的真面目,只是隱約可見遠方似有一片紅色的雲彩,那就是花島的具體位置。遠望如紅雲,則近處其花之繁盛可以想見。詩以一句輕鬆的指點,給讀者以啟發,從而進一步激發人們的想象,詩的意境也就更為深厚。全詩短短二十字,且平白如話,但卻包含著曲折的心理過程,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和雋永的回味,極見藝術構思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