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初,伊麗莎白女王逝世,都鐸王朝結束,1603年詹姆斯一世即英國王位,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斯圖亞特王朝統治的40餘年間,封建貴族統治集團同資產階級與人民大眾的矛盾加劇。英國文藝復興進入尾聲,人文主義的思想與文學,在瓊森與培根之後,也漸次消泯。17世紀初在詩歌方面出現兩個主要派別,一個是“玄學派”。他們的詩歌寫得玄妙隱晦,突出個人感受與思索,描寫山林隱逸或個人愛情,表達空幻宗教意識,脫離生活實際,以奇幻的意象揭示內心奧秘,表現充滿懷疑與嚮往的複雜心情。玄學派反映了一些知識分子對人文主義的失望,顯示了科學對傳統文化的衝擊。玄學派的代表是約翰·多恩(1572~1631),他曾任王室牧師多年,1621年任倫敦聖保羅大教堂教長直至逝世。他寫有愛情詩、諷刺詩、宗教詩和160篇佈道文,批判世俗情慾,宣揚宗教熱情與神秘主義。另一派叫“騎士派”,他們多是貴族青年,在內戰中參加過王軍和王黨。這一派政治上保守,詩歌創作卻不同於玄學派的出世精神,而是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入世思想,寫了許多愛情詩與及時行樂的作品,表現了末世情調,是文藝復興和17世紀詩歌之間的橋樑。騎土派的代表是赫裡克(1591~1674),他也是一位牧師。他留有1200多首詩,收在《雅歌》和《西方樂土》兩個詩集中。他與其他騎士派詩人不同處是還寫了健康抒情詩。17世紀的著名英國戲劇作家,繼本·瓊森和馬斯頓(1575~1634)之後,還有約翰·韋伯斯特(1580~1625),他的悲劇《白魔》(1612)和《馬爾菲公爵夫人》(1623)塑造了反封建的勇敢婦女形象。菲利浦·馬辛傑(1583~1640)是17世紀早期英國編劇技巧最佳的作家。他的諷刺喜劇《償還舊債的新方法》(1633)刻畫了貪財的壞爵士的形象,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嚴肅思想。統治階級與人民大眾的矛盾,導致了40年代爆發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以清教反國教的鬥爭形式進行的。從1642年國王與國會的內戰爆發,到1649年革命成功和把查理一世推上斷頭臺,人民運動也在高漲。不論國會領袖克倫威爾,還是英華人民,都從《聖經舊約》上借用了詞句、熱情和幻想。革命時期的最有力的文章是左翼領袖利爾本(1618~1657)和溫斯坦利(1628~1698)的犀利流暢的政論文。這些傳單和小冊子為廣大群眾的利益而鬥爭。再有就是革命詩人彌爾頓在革命高潮用英文和拉丁文寫的關於離婚自由、出版自由、處死國王的雄健優美的文章。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英吉利共和國結束。復辟時期,政治反動,宮廷驕奢淫逸,文學上風行嘲笑清教徒的諷刺詩,以及反映貴族享樂生活的喜劇。受法國文學影響,英國古典主義興起。它的創始人和代表是約翰·德萊頓(1631~1700)。德萊頓思想保守,是王政復辟時期的桂冠詩人,受封為朝廷史官。他的詩歌頌國王查理二世與天主教,諷刺資產階級和不良社會風尚。他寫過27部體裁不同的戲劇。他的古典主義戲劇美化王權,成為18世紀英國古典主義戲劇的先聲。德萊頓是英國文學批評創始人,他在《論戲劇詩》及其他文章中肯定了喬叟以來的英國文學,強調理性與規律,提倡悲劇創作要遵守“三一律”,對藝術的形式完美也有不少論述。王政復辟時期的戲劇,除了德萊頓,還有威徹理(1640~1716)、康利利夫(1670~1729)、凡布盧(1664~1726)等等。他們的戲既反映了貴族腐化生活,又迎合了他們的庸俗的享樂的趣味。王政復辟時期最偉大的作品是彌爾頓反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精神的3部傑作《失樂園》、《復樂園》和《力士參孫》。此外還有17世紀後半期的著名小說家班揚的作品。約翰·班揚(1623~1688)是典型的清教徒作家。他出生於農村勞動人民家庭,父親是補鍋匠,他沒有受到正規教育。班楊積極參加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王政復辟後,他曾兩次被捕入獄,第一次長達12年。班揚是一位牧師,他妻子也是清教徒的女兒,二人家中一貧如洗,他同下層人民有密切的聯絡。他的創作反對當時的奢侈風尚與逐名追利的惡習,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他對社會的批判,受到讀者的歡迎。班揚作品有在獄中寫的自傳《罪人受恩記》(1666)和《天路歷程》(1678)。還有現實主義的對話體小說《培德曼先生的生平與死亡》(1680)、宗教諷喻小說《神聖戰爭》(1682)和《天路歷程》第二部(1684)。他的代表作《天路歷程》是一部寓意小說,採用了夢幻的形式。它寫作者在夢中遇見一個揹著沉重包袱的人,名叫基督徒,他要去天國之城,於是基督徒經歷了千辛萬苦,跋山涉水,到達了至善的理想國。小說在寫主人公的經歷時,展示了英國罪惡的社會景象,細緻地描寫了“名利場”和鄉村公路上的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小說批判普遍的淫亂與腐化,指出頭銜、國家都可以出賣,盜竊、姦淫、謀殺在橫行,貴族們在驕奢淫逸、貪婪揮霍。小說諷刺的“愚昧無知”、“馬屁先生”、“愛錢先生”雖是概念的擬人化;但個性生動異常。它是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先驅。小說使用傳奇形式,運用人民語言,頗受讀者歡迎。1688年,英國廢黜詹姆斯二世,迎荷蘭親王威廉為英王,史稱“光榮革命”。此後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英國的歷史與文學進入了新的時代。彌爾頓(1608~1674)是此後英國文學史上僅次於莎士比亞的詩壇巨擘。他在藝術上想象豐富,能將簡單的人物故事,抒寫成一萬行的長詩。他描寫的地獄、人間,圖景雄渾壯闊,塑造的人物如撒旦等,性格獨特,形象奇偉。他的長詩既繼承了古代悲劇史詩的傳統,又結合了基督教文學的形式,同時更是他從現實出發的偉大創造。
17世紀初,伊麗莎白女王逝世,都鐸王朝結束,1603年詹姆斯一世即英國王位,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斯圖亞特王朝統治的40餘年間,封建貴族統治集團同資產階級與人民大眾的矛盾加劇。英國文藝復興進入尾聲,人文主義的思想與文學,在瓊森與培根之後,也漸次消泯。17世紀初在詩歌方面出現兩個主要派別,一個是“玄學派”。他們的詩歌寫得玄妙隱晦,突出個人感受與思索,描寫山林隱逸或個人愛情,表達空幻宗教意識,脫離生活實際,以奇幻的意象揭示內心奧秘,表現充滿懷疑與嚮往的複雜心情。玄學派反映了一些知識分子對人文主義的失望,顯示了科學對傳統文化的衝擊。玄學派的代表是約翰·多恩(1572~1631),他曾任王室牧師多年,1621年任倫敦聖保羅大教堂教長直至逝世。他寫有愛情詩、諷刺詩、宗教詩和160篇佈道文,批判世俗情慾,宣揚宗教熱情與神秘主義。另一派叫“騎士派”,他們多是貴族青年,在內戰中參加過王軍和王黨。這一派政治上保守,詩歌創作卻不同於玄學派的出世精神,而是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入世思想,寫了許多愛情詩與及時行樂的作品,表現了末世情調,是文藝復興和17世紀詩歌之間的橋樑。騎土派的代表是赫裡克(1591~1674),他也是一位牧師。他留有1200多首詩,收在《雅歌》和《西方樂土》兩個詩集中。他與其他騎士派詩人不同處是還寫了健康抒情詩。17世紀的著名英國戲劇作家,繼本·瓊森和馬斯頓(1575~1634)之後,還有約翰·韋伯斯特(1580~1625),他的悲劇《白魔》(1612)和《馬爾菲公爵夫人》(1623)塑造了反封建的勇敢婦女形象。菲利浦·馬辛傑(1583~1640)是17世紀早期英國編劇技巧最佳的作家。他的諷刺喜劇《償還舊債的新方法》(1633)刻畫了貪財的壞爵士的形象,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嚴肅思想。統治階級與人民大眾的矛盾,導致了40年代爆發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以清教反國教的鬥爭形式進行的。從1642年國王與國會的內戰爆發,到1649年革命成功和把查理一世推上斷頭臺,人民運動也在高漲。不論國會領袖克倫威爾,還是英華人民,都從《聖經舊約》上借用了詞句、熱情和幻想。革命時期的最有力的文章是左翼領袖利爾本(1618~1657)和溫斯坦利(1628~1698)的犀利流暢的政論文。這些傳單和小冊子為廣大群眾的利益而鬥爭。再有就是革命詩人彌爾頓在革命高潮用英文和拉丁文寫的關於離婚自由、出版自由、處死國王的雄健優美的文章。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英吉利共和國結束。復辟時期,政治反動,宮廷驕奢淫逸,文學上風行嘲笑清教徒的諷刺詩,以及反映貴族享樂生活的喜劇。受法國文學影響,英國古典主義興起。它的創始人和代表是約翰·德萊頓(1631~1700)。德萊頓思想保守,是王政復辟時期的桂冠詩人,受封為朝廷史官。他的詩歌頌國王查理二世與天主教,諷刺資產階級和不良社會風尚。他寫過27部體裁不同的戲劇。他的古典主義戲劇美化王權,成為18世紀英國古典主義戲劇的先聲。德萊頓是英國文學批評創始人,他在《論戲劇詩》及其他文章中肯定了喬叟以來的英國文學,強調理性與規律,提倡悲劇創作要遵守“三一律”,對藝術的形式完美也有不少論述。王政復辟時期的戲劇,除了德萊頓,還有威徹理(1640~1716)、康利利夫(1670~1729)、凡布盧(1664~1726)等等。他們的戲既反映了貴族腐化生活,又迎合了他們的庸俗的享樂的趣味。王政復辟時期最偉大的作品是彌爾頓反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精神的3部傑作《失樂園》、《復樂園》和《力士參孫》。此外還有17世紀後半期的著名小說家班揚的作品。約翰·班揚(1623~1688)是典型的清教徒作家。他出生於農村勞動人民家庭,父親是補鍋匠,他沒有受到正規教育。班楊積極參加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王政復辟後,他曾兩次被捕入獄,第一次長達12年。班揚是一位牧師,他妻子也是清教徒的女兒,二人家中一貧如洗,他同下層人民有密切的聯絡。他的創作反對當時的奢侈風尚與逐名追利的惡習,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他對社會的批判,受到讀者的歡迎。班揚作品有在獄中寫的自傳《罪人受恩記》(1666)和《天路歷程》(1678)。還有現實主義的對話體小說《培德曼先生的生平與死亡》(1680)、宗教諷喻小說《神聖戰爭》(1682)和《天路歷程》第二部(1684)。他的代表作《天路歷程》是一部寓意小說,採用了夢幻的形式。它寫作者在夢中遇見一個揹著沉重包袱的人,名叫基督徒,他要去天國之城,於是基督徒經歷了千辛萬苦,跋山涉水,到達了至善的理想國。小說在寫主人公的經歷時,展示了英國罪惡的社會景象,細緻地描寫了“名利場”和鄉村公路上的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小說批判普遍的淫亂與腐化,指出頭銜、國家都可以出賣,盜竊、姦淫、謀殺在橫行,貴族們在驕奢淫逸、貪婪揮霍。小說諷刺的“愚昧無知”、“馬屁先生”、“愛錢先生”雖是概念的擬人化;但個性生動異常。它是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先驅。小說使用傳奇形式,運用人民語言,頗受讀者歡迎。1688年,英國廢黜詹姆斯二世,迎荷蘭親王威廉為英王,史稱“光榮革命”。此後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英國的歷史與文學進入了新的時代。彌爾頓(1608~1674)是此後英國文學史上僅次於莎士比亞的詩壇巨擘。他在藝術上想象豐富,能將簡單的人物故事,抒寫成一萬行的長詩。他描寫的地獄、人間,圖景雄渾壯闊,塑造的人物如撒旦等,性格獨特,形象奇偉。他的長詩既繼承了古代悲劇史詩的傳統,又結合了基督教文學的形式,同時更是他從現實出發的偉大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