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頭公民
-
2 # 古姿觀察
3月12日本週二,特蕾莎·梅的脫歐草案以242票對391票,159票之差未獲得議會透過。這也就意味著梅中堂去年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草案基本終結,其所做出的努力全部付諸東流。英國的脫歐程序已經基本陷入了僵局。
特蕾莎·梅是一個人在戰鬥麼?既然將脫歐比作是一場戰鬥,那麼參與戰鬥的肯定不只是特蕾莎·梅一個人,其需要一個支援她的團隊。如果要是他一個人就能決定脫歐的程序,也不至於脫歐草案被議會否決。所以首先你需要知道事情是:參與與脫歐這場政治博弈都是些政治勢力,特蕾莎·梅的對於脫歐持什麼態度。
(特蕾莎·梅呼籲透過投票)
脫歐總共分為這麼三股政治勢力:軟脫歐派、硬脫歐派、留歐派。
軟脫歐派就是以特蕾莎·梅為代表,主要成員基本以保守黨為主,其主張政治上脫離歐盟,但是經濟貿易方面與歐盟保持緊密的關係,主張留在歐盟共同市場當中。簡單形容就是不完全脫歐派。硬脫歐派就是以前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為代表,成員也基本來自保守黨。其主張與歐盟之間斷絕一切政治經濟聯絡,退出一切歐盟經貿協議,希望英國能夠自主決定關稅、經濟政策。留歐派則就很好理解,就是主張留在歐盟。這主要就是以傑里米·科爾賓為代表的工黨。工黨也是英國議會最大的在野黨。其選擇結束脫歐僵局的方式,就是發起留歐公投,並自信一定可以獲得透過。(約翰遜、特蕾莎·梅、科爾賓)
特蕾莎·梅執著什麼,為了什麼?她為什麼執著你就必須的先了解一下她這個人。特蕾莎·梅是一個為政治而生的女人,自幼學習優異,並熱衷於公共事務,在牛津大學聖休學院學習期間就加入了政治家搖籃之稱的“牛津辯論社”,並渴望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在1979年當得知撒切爾夫人捷足先登之後,她竟然遺憾地流下了眼淚。畢業之後的特蕾莎·梅雖然在金融行業工作,但是其卻一直兼職參加各種政治活動,並最終於1997當選國會議員正式開始從政生涯。2016年接替卡梅倫成為英國首相。
(學生時代的特蕾莎·梅)
(如何規劃脫歐)
結語“是否留在歐盟共同市場以及能與歐盟達成什麼樣的經貿協議”,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是這次脫歐協議表決主要障礙。因為其將被留在“政治脫歐”之後21個月過渡期內解決。導致這次脫歐協議流產的原因還是“北愛爾蘭邊界”的問題。特蕾莎·梅對原有邊界協議條款進行稍加改動,即確保在英國和愛爾蘭之間避免出現邊檢站的條款,不會是“永久性”安排。以此換取硬脫歐派(堅持在北愛設定邊檢站)的支援,從而推動脫歐協議透過。現在“脫歐協議被否決”,特蕾莎·梅的表演也就已經謝幕了,接下來英國議會將會就“硬脫歐”和“延緩脫歐”進行表決。可以說現在的特蕾莎·梅已經基本是半辭職狀態了。
(北愛爾蘭邊界標識上的彈孔)
-
3 # 超然視野
英國脫歐事件並非英國首相特蕾莎梅一個人的事情,甚至英國決定脫歐與特蕾莎梅的關係都不大,畢竟那個時候的發起英國脫歐公投的是前首相卡梅倫發起的,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英國在歐盟之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的下降,英國在歐盟中的權利與義務的比例失調,總得來說英華人沒有在歐盟中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但即便如此,英國在歐盟中還是有一定的收穫的,歐洲共同市場讓英國收益匪淺,但由於英國在入歐初期享受了一段新會員的優惠待遇和一定的經濟補償機制,退出歐盟也就需要將這這些權利割捨和支付違約的懲罰性代價!
這對於英華人來說這樣肯定是行不通的,市場不想割捨的同時,還不想為自己的違約行為買單!作為現任首相的特蕾莎梅作為英國現任首相,不得不接受解決這個問題!
一方面,她要與歐盟進行談判,以爭取為英國獲得更為有利的條件和利益,另一方面,她要將與歐盟談判的成果向議會陳述,爭取議會的支援和認可!難度雖然高,但也是作為英國首相的工作職責!
當英華人認識到脫歐可能會造成英國的利益受損後,相當一部分英華人有了猶豫不決的糾結情緒,當然還有一部分人是擔心英國脫歐對自身利益受損!
因此並非特蕾莎梅自己執著,也並非他一個人孤軍奮戰,只是她在特殊的時代處在了特殊的職位而已,身在其位必受其擾!
回覆列表
可以看看近代的歷史,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到19實際中期)開始直到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歐洲一直都是世界的中心。歐洲各國為了爭奪歐洲的主導權,也就是世界的主導權,打的是死去活來。打了一次世界大戰,又打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打的一片狼藉後把美國送上了世界老大的位置。從此美國得到了世界的主導權。
不甘失敗的歐洲各國後來又成立歐盟,想借著統一的歐洲重新奪回世界的主導權。但是歐盟雖然成立了,但是歐盟內部同樣也存在著歐盟主導權的分歧。英華人有過曾經日不落帝國的輝煌,天生就有一種傲慢與不服。英國脫離於歐洲大陸的地理優勢使得英國在多次歐洲主導權之爭中佔有優勢。就是說,英華人對於統一的歐洲有忌憚感。害怕統一的歐洲會削弱英國的實力。所以我雖然加入了歐盟,但是英鎊一直沒有加入歐元區。
包括英國首相在內的這些執著的脫歐派就屬於這些傲慢的,擔心看見英國加入歐盟後被歐盟邊緣化人。目前歐盟的主導權在德國和法國那裡。如果英國徹底加入進來,加上美國在後邊的干預,又是得吵的死去活來。美國的一家獨大是不願意看見強大的歐盟。德法主導的歐盟是不願意看見美國在英國後邊指指點點的。英國現在是脫不是,不脫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