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6513030982

    玫紅色是由大紅加少量雪青色調製而成的。如果沒有雪青色,可以用7份大紅,2.5份白色加0.5份普蘭調和。最基本三原色能調出來什麼記住就可以了。另外粉紅色和大紅色按照等比例混合的話,也會是玫紅色。

    調色的方法

    (1)孟塞爾色彩調和論:在孟塞爾色立體中,確立一個色或一組色後,也同時能從色立體中求出相應的調和色,其方法是從幾何學秩序方向中去選擇的。

    (2)伊登的色彩調和理論:

    a.二色調和:凡是透過色立體中心的兩個相對的顏色(互補色)都是可以組成調和的色組。

    b.三色調和:凡是在色相環中構成等邊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三個色是調和的色相。也可將這些等邊或等腰三角形或任意不等邊三角形使其三點在圖中自由轉動,可找到無限個調和色組。

    c.四色調和:凡是在色相環中構成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四個色是調和的色組,如果採用梯形或不規則四邊形,也可獲得無數個調和色組。

    d.五色以上的調和:凡在色相環中構成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的五、六、八個色是調和色組。伊登認為“理想的色彩和諧就是要用選擇正確的對偶的方法來顯示其最強效果”。

    (3)色彩調和中的主要手段之一。

    a、無彩色系最易調和,但明度在11級明度色階中的間隔中看,近看不需過於對比,可採用小間隔,即弱對比,1、3、5、7、9或1、4、7、10等。如果遠看就不要過於含蓄,需大間隔,即強對比,如1、6、10或1、7等(以圖4為準)。

    b、無彩色系與有彩色系調和最易,不需考慮色相,因為任何有彩色與無彩色都調和,但必須考慮色階明度對比要大些,不要過於微妙,一般要在5度以外。

    c、同色相調和也很容易,但也要考慮色階明度的對比和純度對比,間隔不需過大,可用小間隔法1、3、5、7、9或1、4、7、10等,遠看需大間隔。

    d、鄰接色調和一般變化也十分微妙,需要有主次關係,又要變化純度。明度上也要用小間隔以外的辦法,即弱對比和中對比。遠看需要長對比。

    e、類似色調和,因為它們本身在色相上就有一定的弱對比關係,也就是說具有一定的調和因素,也是比較容易處理的,只要稍注意純度,多注意明度即可。明度處理同前。

    f、中差色在色相中是屬中等對比關係。在色相處理上如果需再柔和些,可在二者之間加一過渡色,如果不需再柔和,只在明度上用短對比和中對比,如果再需強烈些,可用長對比。

    g、對比色的調和是因為它們在色相上屬強對比。調和的方法有:

    ①利用面積調和法,即大面積冷對小面積暖。

    ②用聚散調和法,即冷聚熱散。

    ④利用間色序列推移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上喝多少葡萄酒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