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樂隊主唱的小邁克爾·傑克遜可以說是小有名氣,如果說真正的火遍全美,很多人認為是1982年。這一年的11月30日,邁克爾發行了他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Thriller》。
這個專輯的誕生也是有頗為曲折的一個過程。在發行之前傑克遜接受採訪時就表示對這個專輯非常不滿意,在聽完之後失望透頂,甚至要求唱片公司不要發行,一度想把母帶給毀了。但是在一次外出散步經過一個小學,看到自由玩耍的小孩,心有所感,回到公司改掉了所有的編曲。
然後,這張收錄9首歌曲的專輯發行之後大火,足足蟬聯了美國專輯榜37周的奇蹟,同時在全球的很多國家的音樂排行榜,都是位於首位。據統計,這張專輯在全球賣出了超過1億張,創造吉尼斯紀錄的“唱片史上銷量最高專輯”;
而且,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國家錄音紀錄檔案,成為美國“文化、歷史和審美的紀錄”的一部分。
即使到今天,很多人依然認為,邁克爾·傑克遜是以一己之力,拯救了美國的流行音樂。邁克爾的出現,打破了人們對流行音樂的認知,對舞蹈的想象,令人歎為觀止。
1984年1月27日,《Thriller》獲得了當年美國格萊美獎的12項提名,並最終創紀錄地獲得了7個獎項。可以說,邁克爾憑藉《Thriller》一張專輯就一戰封神,成為了全美乃至全世界最頂級的流行音樂藝人。
當然更難得的是邁克爾不是依靠一張專輯吃老本的藝人,而是不斷引領潮流的超級巨星。
1987年,邁克爾發行了他的新專輯《BAD》——全世界銷量大約為4500萬張。尤其是專輯中的那首《Smooth Criminal》MV,讓當時很多人看得如痴如醉,邁克爾·傑克遜在裡面展現的無視地球引力的45度前傾,一度成為未解之謎。
1991年,他推出了又一張大神級專輯《Dangerous》(全球銷量超過3000萬張)。
此時的邁克爾·傑克遜,早已不是當年的小主唱,他有了一個全世界樂迷公認的稱號:
King of PoP(流行樂之王)。
3
邁克爾·傑克遜在最紅的時候,究竟有多紅?
就引用一個故事來說明一下。
1992年,邁克爾·傑克遜在羅馬尼亞舉行演唱會,當他出現在舞臺時,就那樣靜靜地站著。
一句話也不說著,整個演唱會還沒有開始的時候。
而臺下已經熱情沸騰,很多現場歌迷已經淚流滿面,甚至有些激動的歌迷發生了休克和昏厥,被抬了出去——在邁克爾·傑克遜的演唱會,每次都會有10幾名乃至幾十名歌迷因為太激動而休克被送醫或抬出場外。
原因很多,今天只講兩點:
邁克爾的音樂,他的歌曲、舞蹈、編曲、配樂、MV等組合成的整體視覺,已經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界。
第二就是他音樂展現的思想內涵。
他的音樂,有對貧苦人民的關心,有對種族歧視的控訴,有對社會不公的抗爭,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些種種,引起了人們的強烈共鳴。
他不僅自己唱,還邀請大家一起唱。1985年1月28日,在全美音樂獎頒獎典禮結束後,邁克爾·傑克遜邀請當時美國一線的45位流行歌手來到位於洛杉磯的A&M錄音室,花一整晚錄製他剛花了一夜時間寫好的一首歌曲,為非洲的饑民募捐,最終共募得6000萬美元的善款。
那首歌,就是著名的《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
6
2009年6月25日,一代流行音樂巨星邁克爾·傑克遜因為心臟病發作,在洛杉磯分校醫療中心的一家醫院去世。
而就在前一天晚上,邁克爾·傑克遜還在為他告別演藝圈的演唱會《就是這樣》(This is it)做彩排(計劃在倫敦一共上演50場,100萬張票在訊息出來後4個小時就銷售一空)。
然後,一個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的現象出現了:
許許多多買了《就是這樣》演唱會門票的歌迷,根本就不願意退票,而是願意把這張門票珍藏。
索尼電影公司花6000萬美元的巨資購買了演出公司《就是這樣》的傑克遜彩排片段,重新剪輯後做成一部電影,在全球收穫了2.6億美元的票房,成為了史上最賣座的演唱會電影——而事實上這個演唱會根本就不曾也永遠不會舉辦了。
在傑克遜去世的短短 12 個月內,他的專輯在美國又賣出了 820 萬張,在全球則賣出了 3500萬張。截止到2016年,傑克遜的專輯在他去世後賣出了5000萬張,這個成績甚至超過了阿黛爾等一批最火爆的一線明星。
對許許多多的邁克爾的歌迷來說,這可能是別樣的安慰。
【無心多說兩句】
明人不說暗話,我不算邁克爾·傑克遜的粉絲。
但身邊有很多喜歡他的朋友。
更難得的是他基本沒有槽點,任何一個歌手都能聽到無數的吐槽,但是邁克爾·傑克遜卻是一片讚揚與懷念。
我想這就是一個超級巨星的意義,這也是他與流行歌手獨一無二的所在。
流行巨星和流行音樂依然會不斷出現,但邁克爾再也不會出現了。
其實關於邁克爾·傑克遜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挖掘,比如他的童年,他的膚色,他的焦慮......
非常讓人可悲的是“他是流行樂壇擁有歌迷最多的歌手,卻沒人真正瞭解他”。
我想歌者都是孤獨的吧,但願歲月長流,音樂依然傳遞溫暖,至少在音樂上他沒有獨行吧。
作為樂隊主唱的小邁克爾·傑克遜可以說是小有名氣,如果說真正的火遍全美,很多人認為是1982年。這一年的11月30日,邁克爾發行了他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Thriller》。
這個專輯的誕生也是有頗為曲折的一個過程。在發行之前傑克遜接受採訪時就表示對這個專輯非常不滿意,在聽完之後失望透頂,甚至要求唱片公司不要發行,一度想把母帶給毀了。但是在一次外出散步經過一個小學,看到自由玩耍的小孩,心有所感,回到公司改掉了所有的編曲。
然後,這張收錄9首歌曲的專輯發行之後大火,足足蟬聯了美國專輯榜37周的奇蹟,同時在全球的很多國家的音樂排行榜,都是位於首位。據統計,這張專輯在全球賣出了超過1億張,創造吉尼斯紀錄的“唱片史上銷量最高專輯”;
而且,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國家錄音紀錄檔案,成為美國“文化、歷史和審美的紀錄”的一部分。
即使到今天,很多人依然認為,邁克爾·傑克遜是以一己之力,拯救了美國的流行音樂。邁克爾的出現,打破了人們對流行音樂的認知,對舞蹈的想象,令人歎為觀止。
1984年1月27日,《Thriller》獲得了當年美國格萊美獎的12項提名,並最終創紀錄地獲得了7個獎項。可以說,邁克爾憑藉《Thriller》一張專輯就一戰封神,成為了全美乃至全世界最頂級的流行音樂藝人。
當然更難得的是邁克爾不是依靠一張專輯吃老本的藝人,而是不斷引領潮流的超級巨星。
1987年,邁克爾發行了他的新專輯《BAD》——全世界銷量大約為4500萬張。尤其是專輯中的那首《Smooth Criminal》MV,讓當時很多人看得如痴如醉,邁克爾·傑克遜在裡面展現的無視地球引力的45度前傾,一度成為未解之謎。
1991年,他推出了又一張大神級專輯《Dangerous》(全球銷量超過3000萬張)。
此時的邁克爾·傑克遜,早已不是當年的小主唱,他有了一個全世界樂迷公認的稱號:
King of PoP(流行樂之王)。
3
邁克爾·傑克遜在最紅的時候,究竟有多紅?
就引用一個故事來說明一下。
1992年,邁克爾·傑克遜在羅馬尼亞舉行演唱會,當他出現在舞臺時,就那樣靜靜地站著。
一句話也不說著,整個演唱會還沒有開始的時候。
而臺下已經熱情沸騰,很多現場歌迷已經淚流滿面,甚至有些激動的歌迷發生了休克和昏厥,被抬了出去——在邁克爾·傑克遜的演唱會,每次都會有10幾名乃至幾十名歌迷因為太激動而休克被送醫或抬出場外。
原因很多,今天只講兩點:
邁克爾的音樂,他的歌曲、舞蹈、編曲、配樂、MV等組合成的整體視覺,已經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界。
第二就是他音樂展現的思想內涵。
他的音樂,有對貧苦人民的關心,有對種族歧視的控訴,有對社會不公的抗爭,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些種種,引起了人們的強烈共鳴。
他不僅自己唱,還邀請大家一起唱。1985年1月28日,在全美音樂獎頒獎典禮結束後,邁克爾·傑克遜邀請當時美國一線的45位流行歌手來到位於洛杉磯的A&M錄音室,花一整晚錄製他剛花了一夜時間寫好的一首歌曲,為非洲的饑民募捐,最終共募得6000萬美元的善款。
那首歌,就是著名的《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
6
2009年6月25日,一代流行音樂巨星邁克爾·傑克遜因為心臟病發作,在洛杉磯分校醫療中心的一家醫院去世。
而就在前一天晚上,邁克爾·傑克遜還在為他告別演藝圈的演唱會《就是這樣》(This is it)做彩排(計劃在倫敦一共上演50場,100萬張票在訊息出來後4個小時就銷售一空)。
然後,一個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的現象出現了:
許許多多買了《就是這樣》演唱會門票的歌迷,根本就不願意退票,而是願意把這張門票珍藏。
索尼電影公司花6000萬美元的巨資購買了演出公司《就是這樣》的傑克遜彩排片段,重新剪輯後做成一部電影,在全球收穫了2.6億美元的票房,成為了史上最賣座的演唱會電影——而事實上這個演唱會根本就不曾也永遠不會舉辦了。
在傑克遜去世的短短 12 個月內,他的專輯在美國又賣出了 820 萬張,在全球則賣出了 3500萬張。截止到2016年,傑克遜的專輯在他去世後賣出了5000萬張,這個成績甚至超過了阿黛爾等一批最火爆的一線明星。
對許許多多的邁克爾的歌迷來說,這可能是別樣的安慰。
【無心多說兩句】
明人不說暗話,我不算邁克爾·傑克遜的粉絲。
但身邊有很多喜歡他的朋友。
更難得的是他基本沒有槽點,任何一個歌手都能聽到無數的吐槽,但是邁克爾·傑克遜卻是一片讚揚與懷念。
我想這就是一個超級巨星的意義,這也是他與流行歌手獨一無二的所在。
流行巨星和流行音樂依然會不斷出現,但邁克爾再也不會出現了。
其實關於邁克爾·傑克遜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挖掘,比如他的童年,他的膚色,他的焦慮......
非常讓人可悲的是“他是流行樂壇擁有歌迷最多的歌手,卻沒人真正瞭解他”。
我想歌者都是孤獨的吧,但願歲月長流,音樂依然傳遞溫暖,至少在音樂上他沒有獨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