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京味

    三不沾原本的確是河南安陽的小吃,不過進了北京可就升格了,先是成為乾隆爺喜歡的御膳養生食品,現在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哈哈,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三不沾把!三不沾又名桂花蛋,相傳是清代安陽縣令為提振父親食慾研製的養生食品,無意中被乾隆皇帝嚐到,從此成為御膳房的著名佳餚。民國初年,到同和居幫廚的清廷御膳房傳人袁祥福,憑著不粘盤、不粘匙、不粘牙的三不沾,名動京城,一舉奠定了同和居位居八大居之首的江湖地位。

    一份標準的三不沾要用十個雞蛋,同和居真正的損耗率卻是十二個左右,這是咋回事?原來三不沾豔麗的金色來自蛋黃,所用雞蛋全是當天上午郊區定點供應的新鮮土雞蛋,別說散黃,就是開蛋後顏色不夠黃豔也不能入撰,而且當天沒有用完的雞蛋也不能再用於炒制這道名菜。說不出北京八大居的老北京不少,不知道“三不沾”的可少之又少。這道菜當年可是幾可媲美烤鴨的北京美食符號,後來之所以式微,不是因為味道不佳,而是因為烹製難度極高,傳人很少,這才名聲不彰。說了您可能不信,真正會炒制三不沾的廚師,居然要比會做鮑翅的大廚還要少。蓋因一個“難”字。就拿炒制環節來說,大火熬至糊狀後改為中小火,廚師一手攪炒,一手淋油,在四分鐘內需要攪炒五百餘下,才有可能能炒出色澤金黃、不油不板不散的三不沾。

    想來這種烹飪原理其實跟前些年流行至今的分子美食頗有相通之處,都是利用高頻的震盪(翻炒)改變了食材的性狀(蛋黃和綠豆粉經過炒制渾然一體),形成了滑、嫩、香、甜的全新口感。只不過人手不是機械手,所以沒有點真功夫,做不了這道菜。

  • 2 # 靠譜吃貨

    “三不粘”是北京“同和居”飯店的獨家名菜。相傳此萊原為清宮御膳房裡的一道名菜,距今已經有150多年曆史。它是用雞蛋黃、澱粉、白糖加水攪勻炒成的,顏色金黃,口味鮮美,吃時不粘盤、不粘牙、不粘筷,故名“三不粘”。

    此菜製法由宮廷傳出的原因是,“廣和居”有一位姓拿的廚師結識了一位清宮御廚,學到製作“三不粘”的手藝,並稍加改進,便在“廣和居”烹製供應顧客。此菜色澤美觀,吃口鮮嫩,很受歡迎,曾聞名全市,成為該店的一款傳統菜餚。“廣和居”倒閉後,姓牟廚師又到“問和居”掌廚,故它又成為“同和居”的傳統名菜。

    “三不粘”其色之美、質之純、味之香,堪稱妙品,許多國際友人到京,都紛紛慕名前往品嚐。他們說:““三不粘’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日本天皇還曾派人到北京“同和居”購買“三不粘”,坐飛機帶回東京食用。

    原料:雞蛋黃150克,白糖100克,綠豆粉50克,熟豬油150克,麻油少許。

    製法:

    一、將蛋黃打勻,加白糖、綠豆粉和清水200克攪勻。

    二、炒鍋上火,加熟豬油100克,燒至五成熱,將調好的蛋黃液倒人,邊炒邊用鐵句攪拌,並不斷加油少許,以防粘鍋,如此不停地攪炒十幾分鍾,直到蛋黃與豬油融為一體,出鍋裝盤即成。

    特點:色澤金黃,雞蛋絕嫩,鮮美爽口,香甜不膩。

    關鍵:①雞蛋、白糖和綠豆粉加水後必須調和攪勻。

    ②人鍋攪炒時,必須用溫火,不斷轉動炒鍋,並用鐵勻邊炒邊攪拌,切勿粘鍋炒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作十多年,該怎樣改變自己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