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tmin4810

    管絃樂曲《藍色狂想曲》(鋼琴與樂隊)  管絃樂曲《藍色狂想曲》是格什溫應保羅·懷特曼之邀作於1924年,格羅菲配器,同年由作者親自演奏鋼琴,與保羅·懷特曼樂隊首演於紐約,獲巨大成功,成為美國音樂史上具有美國特色的第一部交響音樂作品,格什溫也因此成為把爵士樂和交響樂作曲技法相結合的第一人。作品素材以爵士樂布魯斯(Blues藍調)等為基礎,全曲結構非常自由,具有爵士樂即興演奏的特色。後被改編為鋼琴曲、管樂合奏曲等。  這首作品採用了類似鋼琴協奏曲的形式,在結構上,它一氣呵成,由四個比較突出的主題串連起來,構成了一首自由曲式的單樂章樂曲。  樂曲開始由爵士樂隊常用的樂器~黑管(單簧管)吹出快速上行十七連音音階。  這段音樂使用了黑管滑奏的方法及被稱為“布魯斯音”的降第三音、降第七音的音階特點,又有三連音和切分音節奏的更替出現,因而呈現出濃厚的爵士音樂的風格和色彩。當這首作品第一次演出時,吹奏黑管的演奏員興致一來,在吹那上行的十七連音音階時,突然把一個個地吹出的音,改為連續上行的滑奏,使在場的聽眾大為驚歎。當時親自彈奏鋼琴部分的格什溫非常滿意。事後,他將這個奏法寫進了樂譜。  樂曲中第二個常出現的主題最初由鋼琴奏出,而後主要由薩克斯管演奏。  這是由爵士樂中常見一個音型演變來的。格什溫將它搬過來,當作管絃樂作品的“主題”加以使用,凡是熟悉爵士音樂的人一聽就能會意。這個主題多次由各種樂器(加弱音器的小號、鋼琴、全樂隊、銅管等)重複演奏。在加弱音器的小號吹奏時,還特意弄出“哇哇”的聲音效果,這也是爵士樂所特有的。  第三個主題是以半音環繞進行的音型為特點的。  同其它主題一樣,它在樂曲中也多次重複,卻從未加以變化或展開。  樂曲的這三個主題及動機在透過鋼琴和樂隊不斷地交替演奏,將音樂推向高潮。在這過程中,有時樂隊為鋼琴伴奏,有時鋼琴為樂隊作陪襯和裝飾,有時兩者混在一起,它們相輔相成,如同爵士音樂中鋼琴和樂隊的關係一樣。  與前面三個主題形成對比的是第四個主題。  這個主題寬廣、抒情,具有歐洲傳統音調的色彩,呈現出另外一種風格。  同西歐傳統協奏曲一樣,這首作品也有一個華彩樂段,由鋼琴獨自運用前面的主題材料奏出技巧性的音樂。然後樂隊一齊再次重複樂曲的主題。全曲便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整個樂曲透過豐富多彩和經常變化的節奏,給人以生機勃勃、樂觀熱情的感受。正是這種熱情,使得這首作品經久不衰。  《藍色狂想曲》是格什溫創作專業音樂的第一部大型作品。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出他創作上的某些特徵。其中最突出的是旋律:他的旋律非常動聽,富有吸引力;其次,在對主題、動機、短句等材料的處理方面,格什溫基本上沒有進行發展或展開,而是較多地進行重複,在重複中又常使音樂帶有即興的性質;在曲式結構方面,格什溫運用了爵士音樂常用的自由分段的方式,各段之間,界線分明。  《藍色狂想曲》反映了格什溫的音樂同美國民間音樂、爵士音樂的血肉聯絡,表現出格什溫的巨大才華和熱情。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首作品經受了歷史的考驗,成為美國專業音樂的代表作品之一。  還缺點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說新語,可客問陳季方……全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