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檀紙間

    站在收藏者的角度,喜歡的人肯定有多種型別的,且各自所處的地理位置、資源優劣勢、個性偏愛的風格,都是值得期待的方向。

    硯臺的發展方向,長的時間角度來說無疑是在古代品味的文化點上繼續發揚光大;但是中間的短時間過程,可能會經歷一段以“美觀與製作技藝”為價值點時期。

    從傳統本質收藏的角度來說,更符合硯使用目的之特性與風格,肯定是永恆不變的價值主線,這種價值最終會遠超“附加技藝”的價值。

    一、注重使用價值點構成是個永不過時的方向

    在硯臺的使用性突出的價值上,又有不同的價值點構成,概括如下:

    材料資源的稀缺性

    硯都是用石頭做成的,要想做出更多的硯臺,就得開採出更多的石頭,因此從資源保護的角度來說,這種石頭資源的消耗是不可能無限制的。

    早在上個世紀廣東端硯的場地,肇慶就已經陸續封閉了多個種類端硯石頭的開採洞口(現已成旅遊區),

    現在市面出現的“新制硯臺”,要麼是以前留存下來的硯石,要麼就是非正宗老石脈開採出來的新硯石。

    因此來說,傳統上適於磨墨的正宗材料石頭,則是一種“越來越少的稀缺性”資源了。

    同樣的資源控制也在歙硯、紅絲硯等身上體現或慢慢體現了。

    對於“宜於使用”方向來說,石頭的品質質地、種類特點、外觀形狀、製作技藝等等,都是構建價值的重要因素。

    比如上圖這方硯,非常純淨的老坑仔石質,使用最大的好石質部分,作為磨墨的硯堂,周邊輔以簡潔的古文飾稍加裝飾,整體以整潔大方的古代文人硯風格呈現出來,給人以滿滿藏玩皆宜的舒適感。

    非遺文化的價值

    在硯臺製作技藝上,無疑具有很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對於任何一方以傳統手工技藝製作出來的硯臺,都會有這種價值的體現。

    從這個方向來說,所有與非遺硯臺製作有關的任何“內涵”都是今後的方向,諸如硯銘、發祥地、傳承人(作品)等等,都是值得關注的。

    二、技藝水平的高低代表一種時代偏好的方向

    在十九大“文化興國”的文化倡導中,與之有關的“工藝美術師”作為官方認可的技術職稱,其“含金量”進一步提升,儘管不同風格的大師制硯具有一定程度“為了突出技藝”部分,但不可否認,在這些不同級別、不同風格的工藝美術大師當中,肯定有很多能夠體現“正宗傳統味”的大師作品。

    在堅持傳統韻味的道路上,關注此類“公認”的大師作品,無疑也是今後硯文化發展的一個方向。

    三、時間造就空間的老物件價值點是永恆的方向

    就是現在,有一種非常值得參與的硯文化價值點,那就是:老硯臺的投資價值!

    時間早就空間,是所有收藏品價值投資實現的一個重要要素,我在不止一處提到:當下就是老硯臺投資的理想時刻!

    新老硯臺價格倒掛,這種現象已經持續不少時間了,2020年突如其來的這波疫情,加劇了閒餘資金的小心程度,表現在“非生活必需品”領域方面則是大面積的資產貶值。

    其中老硯臺價格便宜,顯得更為明顯。

    我們說,儘管不是“所有老的都是好的”,但是基於硯臺這種收藏品在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理想的價格這種事實、以及當前老硯臺幾乎普遍都趕不上新硯價的現象,我們完全由理由相信:老舊硯臺的價值發現,越來越近了!

    總結

    收藏是個千人千面存在的領域,而作為文房文化重器的硯臺,其文化與收藏的特點也肯定不止一個方向。

    但無論這種“發展方向上會分出多少支流”,萬變不離其宗的肯定是“傳統味”,圍繞中國傳統文化韻味這個軸心,是走向實用、還是走向工藝、走向傳承……都是值得期待和關注的方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完年,找工作的好多啊,有推薦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