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94298725991

    篇:捭闔,反應,內楗,抵罅,飛箝,忤合,揣,摩,權,謀,決,符。

    其中以捭闔術為始。捭闔本義是開合,捭乃撥動,闔乃閉藏。鬼谷前輩認為,事物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不外乎一開一合。掌握開合之道,並且運用於遊說術之中,即與人交談時,有時要撥動對方,使對方bao露出全部的實力和計謀,以此正確地估量和判斷對方。瞭解了實情,方可據以說而服之;而有時卻要適當閉藏,不露聲色,為進一步稅服其做準備。天地一陰一陽,說人一捭一闔,為萬事先,是謂"方圓之門戶"。

    反應術主要講獲取對方情報的一種方法。透過反覆的觀察,對認知的客體實情加以探詢。所謂"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就是根據對方的話語,眼神以及面部表情來了解其思想和內心。如果話中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反過來探求,必然會引起對方的應對之辭。然後透過類比的方式,瞭解下一步的情況,這就叫做察言觀色。察言不失,猶如磁石取針。如此如此方可因其辭,察其事,論萬物,別雄雌。

    內楗術是講進獻說辭和固守謀略的方法。要使稅辭和謀略得到採用,必先拉近與遊說物件的關係,情趣相投方可"遠而親","遙聞聲而相思";倘若意氣相離,就會"近而疏","日進前而不御"。所以說人要採用合理的計策,要掌握分寸,進退有度,如此方可得到主動權,可以進,可以退,可以堅持,也可以放棄,進退自如而不會進退維谷。

    抵罅術是關於彌補縫隙的一種方法。任何事物都會出現裂痕,小的裂痕會釀成大的裂隙,即"經起秋毫之末,揮之於泰山之本","牆壞於其隙,木毀於其節"。所以必須防微杜漸,一察覺裂隙的徵兆就要將其杜絕在萌芽之中,這就是抵罅。抵罅的方法有多種多樣,可以透過抵使裂隙閉塞,可以透過抵使裂隙減小,可以透過抵使裂隙消失,以到達自己的目的。

    飛箝術被鬼谷前輩視作論辯術的一個重要方法。所謂飛是褒揚激勵,箝是挾制。飛箝就是以激勵,褒揚的言語引誘對方,得到實情從而抓住對方的心理。掌握對方的心理後,方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威逼利誘,軟硬兼施,達到箝制的目的。飛箝之術運用範圍廣泛,在運用前必須分析各個方面的情況,即"將欲用之於天下,必度權量能,見天時之盛衰,制地形之廣狹、阻險之難易,人民貨財之多少,諸侯之交孰親孰疏,孰愛孰憎,心意之慮懷。"如此方可"縱橫天下,反反覆覆,不失其度。"

    忤合術主要講述的是對立與順合的方法。世界上普遍存在著"趨合"與"背反",運用到不同的事件上有不同的方法,即使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不同階段也應用不同的方法。"趨合"與"背反"在一定的條件下又會互相轉化,所以運用忤合術必須瞭解自己和估量環境,"用之於天下,必量天下而與之;用之國,比量國二與之;用之身,比量身材能氣勢而與之。"惟有如此,方可靈活運用,以"協四海,包諸侯"。

    揣術是推測對方心理的方法。其要旨在掌握對方的隱情,包括能力,權變,憎惡喜好等等。根據所度量到的各個方面而去權變。在實際交往中也要進行細緻入微的觀察,然後制定謀略計策,方可"符應不失,如騰蛇之所指,若弈之引矢。"

    摩,即揣摩。是指從內心情感變化揣測實情的具體方法。揣摩關鍵要在隱秘中進行,要"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勝而人不畏也。"從內在情感與外在符應得變化中,探究奧妙。猶如善漁者面臨深淵,以餌投之,必得魚焉。摩有許多方法,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然而用之不當,則難以收效。須知,"物皆歸類,抱薪趨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溼者先濡",所以一定要根據切實的情況,合理運用,才可成功。

    權者,權衡、審查也。即審度形勢以進遊說之詞。鬼谷前輩認為,說話是有技巧的,用技巧可以掩飾內容;說奉承話的人,由於會吹噓可以變成"智";說平庸話的人,由於能果斷而變成"勇";說憂慮話的人,由於善於權變而變成"信";說冷靜話的人,由於善於逆反而變成"勝"。因此必須視實際情況隨機應變,遇到什麼人說什麼話,"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言,依於辨;與辨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愚者言,依於銳"。而且有時候"口可以食,卻不可以言。"隨便說話會傷害人,所以說到對方長處時應該加以張揚,而說到對方短處時應該儘量隱諱。說錯話弄不好就會死人,"其身內,言其外者疏;其身外,言其深者危。"可見,必須掌握說話的技巧,然後才能雄辯天下,無有不服。

    謀就是施展謀略計策,即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凡事都需要有謀略,有了謀略計策才能"制於事,制於人"而不是"受制於事,受制於人"。謀略也要因人因事而生,"夫仁人輕貨,不可誘以利,可使出費;勇士輕難,不可懼以患,可使據危;智者達於數,明於理,不可欺以不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說人主,必與之言奇;說人臣,必與之言私"。瞭解確實情況後方可制定謀略,即"摩而恐之,高而動之,微而證之,符而應之,擁而塞之,亂而惑之"。在運用謀略時,還要注意具體的方法,有時公開不如隱蔽,循常理不如出奇計。

    決者,決斷也。善於判斷情況,作出正確的決斷是萬事成敗的關鍵,"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作決斷時,人都希望趨利避害,去患者從福者則可決之,這是人之常情,"出言則欲聽,舉事則欲成"。所以須"度之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可則決之"。勇於決者且善於決者,謀事可成。

    符之篇,實際上指出的是休養之術:安徐正靜,高瞻遠矚,耳聰目明;兼聽不偏,賞罰必正;思維周密,洞察隱微。如此方可達到"神明之術",高深而不可測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鐵樹葉子發黃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