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節節君
-
2 # 節節君
孔子到了晚年,喜歡讀《周易》。春秋時期沒有紙,字是寫在一片片竹簡上,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必須用熟牛皮(韋)繩子把這些竹簡編聯在一起才能閱讀。平時捲起來放著,看時就開啟來。《周易》文字艱澀,內容隱晦,孔子就翻來覆去地讀,這樣讀夾讀去,把編聯竹簡的牛皮繩子磨斷了許多次(韋編三絕)
擴充套件:“韋編三絕”是孔子勤讀《易》書的一則典故。《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傳統說法,孔子晚年喜歡讀《易》,並且撰寫了《彖》上下、《象》上下、《繫辭》上下、《文言》、《序卦》、《說卦》、《雜卦》等,合稱“十翼”,又稱《易大傳》。韋,熟牛皮。古代用竹片寫書,再用皮條編綴成冊。三,指多次。絕,斷。孔子勤讀《易》書,致使編綴的皮條多次斷開。他還說:“如果多給我幾年功夫,那麼,我對於《易》的知識會更加豐富的。”《論語·述而》載:“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加與假意近。如果五十歲就開始學習《周易》,那麼就可以不犯大錯誤了。
宋歐陽修作《易童子問》,提出許多疑問,認為“十翼”、“皆非聖人之作”,“亦非一人之言”。以後,對十《易經》和《易傳》的寫作年代和作者的問題,成為學術界持久爭論的問題。許多人否定孔子與《易傳》的關係,進而否定孔子與《周易》的關係。
一般學者認為《易經》作於殷末周初,而《易傳》則成於戰國時代。《十翼》雖非孔子一人手筆,《易經》、《易傳》與孔子的密切關係卻難以否定。
孔子到了晚年,喜歡讀《周易》。春秋時期沒有紙,字是寫在一片片竹簡上,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必須用熟牛皮(韋)繩子把這些竹簡編聯在一起才能閱讀。平時捲起來放著,看時就開啟來。《周易》文字艱澀,內容隱晦,孔子就翻來覆去地讀,這樣讀夾讀去,把編聯竹簡的牛皮繩子磨斷了許多次(韋編三絕)
擴充套件:“韋編三絕”是孔子勤讀《易》書的一則典故。《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傳統說法,孔子晚年喜歡讀《易》,並且撰寫了《彖》上下、《象》上下、《繫辭》上下、《文言》、《序卦》、《說卦》、《雜卦》等,合稱“十翼”,又稱《易大傳》。韋,熟牛皮。古代用竹片寫書,再用皮條編綴成冊。三,指多次。絕,斷。孔子勤讀《易》書,致使編綴的皮條多次斷開。他還說:“如果多給我幾年功夫,那麼,我對於《易》的知識會更加豐富的。”《論語·述而》載:“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加與假意近。如果五十歲就開始學習《周易》,那麼就可以不犯大錯誤了。
宋歐陽修作《易童子問》,提出許多疑問,認為“十翼”、“皆非聖人之作”,“亦非一人之言”。以後,對十《易經》和《易傳》的寫作年代和作者的問題,成為學術界持久爭論的問題。許多人否定孔子與《易傳》的關係,進而否定孔子與《周易》的關係。
一般學者認為《易經》作於殷末周初,而《易傳》則成於戰國時代。《十翼》雖非孔子一人手筆,《易經》、《易傳》與孔子的密切關係卻難以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