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丫影視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多智近妖,曾用過:圍魏救趙 、借刀殺人 、以逸待勞、聲東擊西 、暗渡陳倉、將計就計、隔岸觀火、借屍還魂 、調虎離山、擒賊擒王、拋磚引玉 、釜底抽薪 、 金蟬脫殼、關門捉賊 、遠交近攻 、偷樑換柱 、指桑罵槐、空城計、反間計 、連環計 、走為上.

    其中走為上是他每次北伐無糧時慣用計謀,空城計不用說,反間計是他招降姜維時所用計謀,連環計是也曾多次運用,比如諸葛亮採用調虎離山來引誘司馬懿,司馬懿也想到諸葛會用調虎離山來騙他,於是,假裝被諸葛的調虎離山欺騙,其實是將計就計,而此時諸葛亮也知道司馬懿會假裝上當,於是也將計就計。指桑罵槐也是諸葛亮的慣用計謀比如給司馬懿送衣服就是指桑罵槐。火燒博望坡就是暗度陳倉。

    而,遠交近攻是它的戰略。其他的等等就不一一舉例了。

  • 2 # 咱的生活不容易

    三國中諸葛亮用過瞞天過海、圍魏救趙 、草船借箭、七星壇祭風 、智取華容、火燒博望坡、七擒孟獲、空城計、預伏錦囊計 、上方谷困司馬、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等計謀。

    諸葛亮在三國中都用過哪些計謀

    瞞天過海

    諸葛亮五出祁山時,因軍中缺糧,只得以瞞天過海之計裝神退敵,使魏兵誤以為真有鬼神而不顧防守麥田,瞞天過海是兵法中以假示真策略,製造令人堅信不疑的假象隱瞞自己真正意圖。

    圍魏救趙

    諸葛亮叄出祁山,以王平、張翼引魏兵決戰,當王、張兩將危急並不救援反而另派姜維、廖化直接攻擊司馬懿大本營,如此不但解決危機還大獲全勝。

    草船借箭

    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

    七星壇祭風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借東風,是為了扭轉不利於孫劉聯盟的局勢,當時曹操大舉南下,親率大軍欲踏平江南,統一中國。當時曹強,孫劉弱小,軍隊力量差軍巨大,孫劉雖佔有地形有事,但依然很被動。

    在諸葛亮和周瑜這兩個年輕有為的將領和策士的配合下,精心的籌劃下,才得以扳回戰局,而借東風是這中間非常重要的環節。所以有“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之說。

    智取華容

    赤壁戰前,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且夜觀天象,曹操不當身亡,考慮到曹操與關羽有恩,於是派關雲長把守華容道,留個人情與關羽做。小說又寫曹操果然由烏林向華容道敗退,並在途中三次大笑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未在險要處暗設伏兵。

    然而,一笑笑出趙子龍,多虧徐晃、張郃二人雙敵趙雲,才使曹操得以逃脫;二笑笑出張翼德,又是張遼、徐晃二將抵擋張飛,使曹操再次脫險;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關雲長,且又在有一夫當關之險的華容狹路上,加之曹軍幾經打擊,此時已無力再戰,無奈,曹操只得親自哀求關羽放行,關羽念舊日恩情,義釋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火燒博望坡

    為抵禦劉備的北伐,曹操指派大將夏侯惇、于禁、李典,於博望與劉備交戰,劉備在殺傷一定曹軍後退兵。日後曹操將重心轉移至北方的袁譚與袁尚身上,無暇再顧及荊州的劉備,使其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而劉表亦不願再北伐曹操,中原南部有了數年的和平。

    七擒孟獲

    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

    空城計

    三國時期,魏蜀之戰,魏平西都督司馬懿奪取了要塞街亭。諸葛亮因馬謖大意失街亭正自責用人不當。此時司馬懿大軍逼近西城,不巧諸葛亮已將兵馬調遣在外,一時難以回來,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

    危機之中,諸葛亮自坐城頭飲酒撫琴,一副悠閒自在的樣子。司馬懿兵臨城下,見城門大開,幾個老兵在掃地,耳聽諸葛亮琴聲鎮定不亂,心中疑惑,不敢貿然進城,自退二十里路觀察。及至探明實情返回時,趙雲率大軍已到,司馬懿中了諸葛亮的空城之計。

    預伏錦囊計

    諸葛亮臨終之時,給了楊儀一個錦囊,並對他說:“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時,汝與臨陣,方開此囊 。那時自有斬魏延之人也。”後來魏延果真造反,楊儀則用此計,魏延被馬岱殺死。作者在這裡還用了一首詩來稱讚諸葛亮:“諸葛先機識魏延,已知日後反西川。錦囊遺計人難料,卻見成功在馬前。

    上方谷困司馬

    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由於東吳此時也從東南進軍魏國的合肥等地,司馬懿經過和諸葛亮的數次交鋒深知他的厲害而且魏主也下旨命司馬懿堅守不戰。於是兩軍便在渭南相持很久,由於蜀軍遠道而來不可久戰。於是諸葛亮想用計策把司馬懿引入上方谷,然後用事先準備好的易燃物質把司馬懿人馬活燒在上方谷。

    待魏延把司馬懿等人引入上方谷,上方谷便被蜀軍準備的易燃物質燃得火光沖天,眼看司馬懿等人將葬身火海,誰料此時不期大雨卻從天而降,將大火撲滅。

    司馬懿等人也就僥倖的逃脫了。在上方谷上的諸葛亮看到此情此景不由的深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後人有詩嘆曰:“谷口風狂烈焰飄,何期驟雨降青霄。武侯妙計如能就,安得山河屬晉朝!”不久操勞過度的諸葛亮便病死五丈原,蜀軍不得已撤軍。

    死諸葛嚇走活仲達

    諸葛亮因上方谷之戰失敗而病入膏肓,最後在軍中而死,諸葛亮遺命是全軍後撤,料想到司馬懿會追殺,就令部下在歸途上設下埋伏,並讓部下搬出自己木質雕像來恐嚇司馬懿,結果真把司馬懿嚇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瞄準”嫦娥4號!月球資源爭奪不可避免,印度無人飛船佔坑先下手有哪些意義?你怎麼看印度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