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筆下春風
-
2 # 站在東方看世界
文與字
獨體為文,合體為字,出自
清乾嘉著名文字學家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原文是“析言之,獨體曰文,合體曰字;統言之,則文字可互稱。《左傳》‘止、戈’、‘皿蟲’皆曰文,是合體為文也”。這個論斷為今天文字學者普遍接受,可見於各類關於《說文》的著作,並逐漸簡化稱之為“獨體為文,合體為字併成為學界共識。如此說來似乎問題已經解決了,但仔細閱讀《說文解字敘》原文會發現段玉裁的這個論斷似乎存在好大問題。
段玉裁對“文、字”的解釋脫離了《敘》原文的歷史背景前述段氏對文、字的論斷出自其對《說文解字敘》原文的解釋,原文如下:
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後段氏在原文中加入“文者,物象之本”六個字,改為:
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經過這樣的改動產生了兩個問題,一是暗示了原文中“字”的意義相當於今天“文字”,掩蓋了原文“字”的意思是“孳乳而寖多”。二是抹平了“文”與“字”的代差衍生關係,使兩者成為平行並列關係。據此段氏才得出了“析言之,獨體曰文,合體曰字;統言之,則文字可互稱”的結論。
從時間上來看,如上述混用概念是出於段氏對本段原文中“倉頡之初作書也”這一時間點的忽視。我們知道,中國的文字具有悠久的歷史,僅從有實物證據的甲骨文算起,成熟規範而有系統文字歷史至少有3500年以上。而字形、字義上的變化,《敘》更是用“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於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來加以概括。意思是說同一個字在不同時期,其字義是有變化的。因此當時"字"並不代表"文字"。
從歷史上看,文在秦先,字在漢後段玉裁在對“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作注時說:“《左傳》‘反正為乏’、‘止戈為武’、 ‘皿蟲為蠱’皆言文。六經未有言字者。秦刻石同書文字,此言字之始也。”這段話的意思很清楚,先秦之時,所有書體都稱作文,到了秦始稱文字。根據出土簡帛我們可以判斷,漢初經過了一段時間,原先使用的籀文、小篆等才逐步隸變成“漢字”,也就是“隸書”。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說我們的文字在秦以前用的是“文”,而到了漢以後用的是“字”,這時的字已經是今天意義上的文字了。
-
3 # 漢字谷主
文字,獨體為文,合體為字,即獨體文是刻出來的,如甲骨文、金文,
文
【文】 古時代,還沒有文字,經常在石頭上、骨頭上用刻出縱橫交錯的紋路圖畫,用於記事,所以文字,就象兩紋互動在一起的交錯圖畫,文是交錯圖文,本義是圖文、紋理及花紋。
由文造出的字:
【彥】,在崖石上刻出紋理。
【顏】,指人臉部,眉毛和眼捷毛之間的部分
字,
【字】,宀(mian,)下生子,房屋宀下生出為字,
獨體為文,合體為字,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文生出,二者合稱為文字。
-
4 # 呵呵最愛林妹妹
就“文”和“字”的稱呼上來看,體現了造字的不同方法。獨體為“文”,合體為“字”。“文”本義為花紋,圖畫,因此直接來源於圖畫的象形字或由象形字新增產生的指事字圖畫性較強,稱作“文”。一般的“文”能指與所指具有一種相似性。“字”是合體字,字本身有兩部分構成代表房屋的宀和代表孩子的子。字的本義是在房內生產,同時又代表兩個部件(字)“產生”了一個新字。因此“字”代表合體字,會意和形聲都是有兩個部件組成,只不過形聲字有表音成分,會意字沒有。“字”的能指和所指具有相關性。
回覆列表
獨體為文,合體為字。所以是《說文解字》而不是《說字解文》!關於“文與字有什麼不同”這個問題提的比較有深度,,我真的說不太清楚,瞭解的比較少。
下面我僅談談自己關於文與字,關於文字,關於《說文解字》的一些瞭解:
東漢許慎《說文序》中曾這樣寫道: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從“文”到“字”的進化過程中,首先是“獨體的文”被淘汰,當然這些最先成為“獨體的字”,我們知道字有獨體字和合體字,從“獨體的文”到“獨體的字”,然後慢慢演化產生新的“合體字”,當然這些中間主要以形聲字為主。
‘文’和‘字’兩個概念其實在這個角度下應該都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字’,而現在我們理解的‘文’應該是指由字構成的文章,這個是有所區別的。
我們應該知道,獨體字指一個獨立的單元,不能再次拆分,如“女”字,這個與合體字是不同的,合體字可以拆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分。更多的知識可以參考《中國古文字學概論》等一些專業書籍。
時代在變化:《說文序》中的所有論述也不一定都是完美無缺的,應該以辯證的思維去看待,很多學者對“獨體為文,合體為字”持懷疑態度。
所以多追根溯源,多看一些最原始出處的書籍,也許有一些更好的認識。當下,沒有很多專業訓練的我們,已經很難說出“文”與“字”的區別了!